奇瑞:为民族汽车工业铸造中国“引擎”
- 发布时间:2014-10-11 14:58:18 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孙业文
“为中国民族汽车工业添砖加瓦,是奇瑞发动机发展、前进的动力。”奇瑞汽车发动机工程研究院院长朱航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近日,朱航代表奇瑞汽车发动机研发创新团队赴京领取“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荣誉。
作为汽车最核心部分,发动机被称为汽车的“心脏”。然而在我国,很长一段时期内,以动力总成为代表的汽车制造核心技术被外国企业垄断,即便合作,中方也难以涉及关键领域。
奇瑞汽车董事长尹同跃感到,没有自己的发动机,就不能真正参与到国际汽车行业的竞争中。正因如此,奇瑞创业之初,选择从最艰难的发动机研发开始起步。
1997年10月,刚成立不久的奇瑞汽车的第一个发动机厂房投入使用。没有成功的先例,没有设备、经验,靠着几位专家和刚走出学校的年轻人,从几间小草房中起步,一次次试验,在挫折和碰壁中艰难摸索。
业内很多人都认为凭借奇瑞当时的条件,自主研发发动机简直是“异想天开”。然而,仅过了1年多,奇瑞第一台发动机于1999年5月顺利下线并一次点火成功。
奇瑞首台发动机的顺利下线,成为这家自主品牌车企初期发展史上的标志性事件,为奇瑞汽车的长远发展提供了坚实动力。
从2002年开始,奇瑞联合世界著名发动机公司奥地利的AVL进行了从0.8到4.0升的18款发动机的研发工作。到2003年底,基本完成了这批发动机的研制,全部达到了欧洲4号排放标准,技术上属于世界先进水平。从此,奇瑞拥有了完全的自主知识产权。
为了保证发动机研发与国际同步,奇瑞公司进行了大规模投入:投入约2400万元购买开发软件;投入3.5亿元建立发动机开发试验室;累计对团队投入经费42480万元,包括产品开发、设备购买等。针对发动机开发项目整个投入达10亿多元。
据了解,奇瑞发动机研发创新团队自成立以来,共开展重大科技项目15项,发动机新产品开发项目39项。共发表论文60篇,申报专利近780多项,其中申报发明专利220多项。
今天的奇瑞已成为具有整车、发动机及部分关键零部件自主研发能力、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的车企,年整车生产能力40万台,发动机年生产能力40万台。
过硬的发动机研发、制造实力,让奇瑞发动机打开了国际市场的大门。2006年,奇瑞首次打破了国外汽车核心技术垄断,并向现代汽车工业的发源地——美国出口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发动机;到2010年,奇瑞发动机的出口国增加了俄罗斯、德国、印度、西班牙等国家。截至2013年底,奇瑞发动机已累计出口已超过10万台。
发动机系列产品也为企业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到目前为止,该团队开发的发动机共生产150多万台,直接经济效益超过人民币100亿元。
在整个研发过程中,奇瑞最看重的,是创新能力的培育。
“过去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多是逆向研发,不知道问题产生的真正原因,”朱航说,“而通过正向开发,现在奇瑞发动机的主要数据指标已经与外国先进发动机质量同一水平。”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以奇瑞汽车为代表的自主品牌车企发动机大量新技术的运用,将大大提升国内整个发动机产业的研发水平、增强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加速上下游产业链的发展;同时,车企在和高校、供应商联合技术攻关中,为内燃机行业培养了大量的人才,有力促进了汽车行业的整体技术水平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