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04月24日 星期三

财经 > 消费 > 消费警示 > 正文

字号:  

网购十件货 四件非正品 工商总局:平台把关不严

  • 发布时间:2015-01-26 05:33:49  来源:广州日报  作者:薛松  责任编辑:时习

  日前,国家工商总局公布的抽检结果显示,网购商品正品率不足六成,其中淘宝网正品率最低,仅为37.25%。工商总局指出,网络交易平台存在网店准入把关不严、信息审查不力等问题。迫于压力,各大电商平台近期均加大了打击假货力度。

  平台抽查正品率

  90% 京东商城

  85.71% 天猫

  80% 1号店

  37.25% 淘宝

  国家工商总局对网络交易

  商品定向监测结果

  工商总局抽查92个批次的样品,只有54个为正品

  非正品率达41.3%

  行业抽查正品率

  化肥农资正品率 20%

  涉及杜邦康宽和史丹利两个品牌

  手机行业正品率 28.57%

  涉及小米和三星两个品牌

  服装正品率 66.67%

  儿童玩具正品率66.67%

  化妆品行业正品率 66.67%

  上周五,国家工商总局公布了2014年下半年网络交易商品定向监测结果,对淘宝、天猫、京东、1号店等主要网购平台的重点商品进行抽查,在92个批次的样品采样中,只有54个批次的样品为正品,正品率为58.7%,非正品率达41.3%。

  工商总局发布风险警示,指出网络交易平台容易产生违法违规问题。

  1.网店准入把关不严。平台内一些未办照的网店,擅自使用他人企业名称进行经营。如食品、化妆品、保健品等须取得食药监部门的批准后方可经营,但一些网店并没有这些手续。还有一些网店未按规定亮明身份,网络交易平台的资质审查登记流于形式。

  2.商品信息审查不力。一些网络交易平台销售的商品存在侵犯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无合法进口来源证明、国家明令禁止销售等类型的商品信息。平台经营者对商品信息的进入审查、日常监测、违规处置不到位。

  3.销售行为管理混乱。在集中促销期间,一些商家存在“活动前先提价、后打折”“先低价打折吸引消费者关注,以无库存为由不予销售”等违规促销行为。

  4.信用评价存有缺陷。一些网络交易平台信用评价系统无法区别真实交易和虚假交易,给炒作信用留下了空隙。

  观点:假货定义存在争议

  据国家工商总局介绍,在这次监测中,统一将假冒伪劣产品、翻新产品、非授权正规渠道,含量与宣传不符产品、无3C认证,非中国内地官方正品、不符合《消费品使用说明化妆品通用标签》要求的产品列为非正品。有报告认为,广义的假货概念有几十种,不合格产品、水货、山寨、仿品和盗版,都属于侵权产品,但各自的侵权方向和程度不同,存在大量的灰色区域。

  专家:

  抓住线下假货源头

  围绕假货的话题从来就没有消停过,随着电商的兴起,假货从线下开始渗透到线上。

  1月23日,由中国电子商务协会发布的《2014年网络交易平台打假报告》中,不难发现消费者对假货的辨识仍然存在误区,而多项统计数据显示,线下才是假货的重灾区。报告认为,打假必须要从源头打起,而打击假货最有效、最核心的手段,就是电子商务。

  零售行业研究专家张阔表示,假货的源头主要在线下,与电商贡献的GDP相比,线上售假的占比很小,但这不意味着打假电商没有责任,恰恰相反,打假很大程度上需要电商企业参与进来,净化零售环境。

  中国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秘书长姜奇平认为,由于有完善的数据记录、严密的游戏规则、先进的技术手段,网上购物平台应该能够比网下购物平台更好解决假冒伪劣问题。假冒伪劣不是因为断网而减少,而是因为更多人上网购物,环境越来越透明,假的东西无处藏身而减少。

  阿里巴巴首席风险官邵晓锋称,阿里正在考虑,未来定期公布基于淘宝打假数据得出的“全国线下假货分布及流通地图”。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