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5年01月06日 星期一

财经 > 消费 > 商业案例 > 正文

字号:  

日韩企业"撤离"中国:山东日企比10年前少一半

  • 发布时间:2015-02-28 08:18:00  来源:中国青年网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谢凌宇

  “中国游客赴日抢购电饭锅、马桶盖,致日本商场马桶盖断货”的消息成为了羊年春节假期热议的话题,就在人们关心“到底是中国制造出了问题,还是中国消费者的层次提高了”的同时,一部分外商在华投资的制造企业已经或是正在悄然“撤离”。

  2015年的第一个月刚刚结束,松下电器发布了一份“山东松下电子信息有限公司事业终结通知”。该通知称,山东松下电子信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山东松下电子”)的生产事业已于1月30日终止,并将开始企业清算手续。

  一组公开数据显示,韩国企业正以每年减少500家的速度“撤离”山东,日资企业与10年前相比,数量减少了50%。

  锐财经网首席分析师王政认为,此举意味着松下电器电视机生产业务全部撤离中国,也是日资企业撤离山东的一个缩影。据了解,近年中国劳动力、土地等成本上升,经济发展速度放缓,外商投资企业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

  不过就全国而言,2015年1月日本对华投资新设立企业数和实际投入外资金额均为增长。商务部发言人认为,跨国公司在实施全球化战略过程中,经常采取兼并重组等措施,对其全球业务进行调整和布局,属于企业正常经营活动。

  松下退出

  2015年2月5日,山东松下电子厂区所在地已处于停产状态。来自其内部职工介绍,2月2日,公司公布了停产消息,目前正在整理资产,处理职工离职等相关事宜。“在这之前没有一点停产的迹象。”职工们坦言。

  松下电器发布的一份“山东松下电子信息有限公司事业终结通知”称,由日本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松下电器(中国)有限公司以及济南高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3家企业出资设立的超薄型电视机生产企业—山东松下电子信息有限公司的生产事业已于1月30日终止,并将开始企业清算手续。据山东松下电子官网介绍,山东松下电子成立于1995年,1996年开始生产显像管电视机。

  关于山东松下电子解散的原因,通知如此解释:在超薄型电视机价格竞争愈发激烈的过程中,松下电器作出难以继续自行生产的经营判断。今后,松下电器将开展委托生产等业务,继续销售松下电器品牌的超薄型电视机。当地媒体报道称,据初步估算,截至2015年1月底,山东松下电子约有300名员工。此举被业界解读为松下电器在中国境内的电视机生产业务终结。

  当然,这并不是松下电器第一次退出中国市场。

  公开信息显示,松下电器是进入中国内地的首家日资企业,以其为代表的日本电子企业曾经在中国家电市场上攻城略地。然而,此前2009年、2013年,松下电器先后两次转让了北京松下彩色显像管有限公司股权,2013年,关闭了在上海的等离子电视工厂。

  就在几天之后,2月5日,日本西铁城集团在华重要生产基地—西铁城精密(广州)有限公司突然通知和全体员工解除劳动合同,并宣布清算解散。该公司1997年9月开始生产,至今已有十余年历史。

  一份公开资料介绍,截至2013年年底,中日韩三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的1/9和亚洲的70%。2012年山东与日本、韩国进出口额达525.7亿美元,日韩在山东的直接投资合计18.3亿美元,山东共有超过7000家的日韩投资企业,日韩已成为山东最重要的投资贸易伙伴。

  日韩企业数递减

  “投资成本越来越大。”烟台一家韩资企业负责人坦言,仅人工成本而言,中国地方政府在2014年确定最低工资上升幅度为16.9%,中国政府计划每年平均上调最低工资13%,“钱不再那么好挣了”。

  相对于韩国企业,日本企业在山东面临的挑战则更为明显。王政分析称,除外企在山东生产成本近年不断提升外,其国内经济环境不景气,特别是进入2015年以来,在华日企资本动荡更加明显。公开数据显示,2014年1月至11月,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实际使用外资金额,不含金融业)比前年同期减少39.7%,降至40亿8000万美元(55亿1657万新元)。来自中国商务部2014年8月发布的数据介绍,当年1月至7月,日、美、欧盟、东盟对华投资均大幅下降,其中日本对华投资28.3亿美元,同比下降45.4%。

  山东省社科院有关人士介绍,山东在对日韩贸易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曾一度是两国企业趋之若鹜的投资对象。仅距离而言,中国山东和韩国基本处于同一纬度上,两地相距最近处只有90海里。该人士说,以烟台为例,其与韩国之间的经贸往来与民间交流频繁,并成为一个“传统”,烟台来往韩国的航班最高峰时一周曾达到54个,平常为每周4个。

  与此形成反差的则是韩国贸易投资振兴公社(KOTRA)和韩国进出口银行在2014年11月16日发布的一组数据:在中国新投资的韩国企业2006年为2294家,2008年为1301家,2010年减至901家,2013年减至817家,2014年上半年进一步锐减到368家。前者对此解释称,这一数据说明,近来山东省韩资企业每年平均减少500家。

  锐财经网提供的数据介绍,山东省的韩企总数为4800家,而过去的总数一度超过1万家。青岛作为韩国企业在中国最先进入的地区、投资金额最大的地区,其韩企数量为2200家。

  上述韩企负责人直言,相对于10年前,如今无论在华生存环境、招商政策,还是日韩国内自身经济形势,都发生了根本变化,在华投资“遍地是黄金”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王政对此印证,这一切让日韩企业必须重新作出选择。来自韩联社公开报道,韩国大企业在中国的业绩也不尽如人意。

  据相关报道,2005年,山东省的日本企业近2000家,截至2014年11月,这一数字变为1000家左右。

  不过,商务部则对“日韩企业撤退”观点予以否认。2月16日,商务部发言人沈丹阳在商务部例会上介绍,近年来受到我国劳动力、土地等成本上升,经济发展速度放缓,以及一些外商投资企业经营不善等因素的影响,有少数跨国公司对其在中国的业务进行调整,包括关停个别工厂,像日本企业确实关停了个别工厂,但是总体上看数量是有限的。沈丹阳认为,跨国公司在实施全球化战略过程中,经常采取兼并重组等措施,对其全球业务进行调整和布局,属于企业正常经营活动。

  就山东而言,公开信息显示,2014年,山东新批总投资过亿美元项目50个,引进16家世界500强企业投资设立22个项目,实际到账外资152亿美元,增长8.1%。

  转战东南亚?

  就在日、韩等外资企业撤离山东时,其却加快了布局东南亚的脚步。

  早在2013年4月,松下电器称,该公司将在越南兴建生产插座等线路配线工厂;三星电子已有三家下属生产工厂位于越南;优衣库、耐克、富士康、船井电机、歌乐等企业也纷纷在东南亚、印度等地开设新厂。其中,越南新工厂是松下继印度尼西亚和泰国之后在东南亚地区的第三个生产基地。

  “日韩企业撤离山东,开始转战越南、泰国等东南亚国家。”王政介绍,众多日韩企业撤离山东后,选择转移上述国家,用以维持原有利润率。上海市锦天城(成都)律师事务所李桂云律师告诉记者,自2008年爆发金融危机后,在中国从事纺织、鞋类、珠宝加工行业的韩企竞争优势大大削弱,很多企业迁移到越南和缅甸等东南亚国家,以弥补其在中国失去的劳动力、政策等优势。

  官方资料显示,2010年,中国政府取消了提供给外企的税收、就业、选址优惠;2011年取消了免除职工社会保险费用的政策。

  李桂云认为,外资进入中国,归根到底是为了盈利,无利不起早。环境的变化,对于中小日韩企业而言,抗风险能力差,有的不得不面临倒闭,与此同时,本国经济持续低迷,进一步制约了其在国外投资的能力。

  早在2013年7月25日,中国商务部外资司副司长曹宏瑛表示,“外资企业向中国周边国家转移是个别现象,并没有形成外资大规模撤离中国的趋势。”

  2月16日,沈丹阳公布了这样一组数据:2014年日资企业的终止和减资情况比较平稳,终止企业数基本和2013年持平,减资的企业数下降了3.2%;从今年1月份最新数据来看,日本对华投资新设立企业数增长3.5%,合同外资大幅度增长46.9%,实际投入外资金额增长3.2%。他分析认为,从上述数据看,整体上日资企业对华投资仍处于增长趋势,并没有出现日资企业全面退出的情况。

  商务部1月21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吸收外资的结构在进一步优化,“服务业吸收外资占比上升,达到55.4%,高出制造业22个百分点,达662.3亿美元,成为吸收外资新增长点。资金密集度进一步提升,2014年新设企业平均合同外资金额812万美元,比2013年(713万美元)提高13.9%。外资区域布局日趋合理,在外向型产业转移的带动下,中部地区吸收外资增长7.5%,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占比升至9.1%。中西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占比为18.1%,比2013年提高了0.5个百分点。”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