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业专家:全球奶源价格今年8月会反弹
- 发布时间:2015-01-07 14:48:00 来源:中国广播网 责任编辑:时习
【导读】乳企自建牧场让奶农散户很受伤,杀牛倒奶可能继续。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评论》本期观点:乳业整合调整步入关键期。
央广网财经1月7日消息 据经济之声报道,用鲜牛奶用来喂猪,听着不可思议,但这是最近发生的真事。近日,河北奶农因奶价狂跌每天倒奶,大多数奶农甚至打算卖牛保本,养猪户用鲜奶来喂猪。中国的乳制品行业虽然具有极大发展空间,随着全球奶源价格下跌,加上中澳自由贸易区协议的签订,今年我国乳制品很可能会迎来“降价年”,“倒奶”情况也就出现了。
2014年下半年以来,鲜奶价格进入下行通道,鲜奶收购价格一路下跌到每公斤3.3元,而与此同时,饲料售价居高不下,养殖成本上升,奶牛顿成了烫手山芋。 自11月初以来,国内多地奶价暴跌,山东、河北等地原料奶价格普遍下降。其中山东省原料奶收购价降到每公斤2.6元,部分地区甚至出现每公斤1.5元的收购价格。此外,青海大通、湟中等奶牛养殖主产区今年也出现“倒奶”情况。
奶农散户的原奶市场越来越小,是由于乳企开始“自建自控”奶源,对奶源质量的把控能力大大增强,经历了2013年“奶荒”之后,企业都认识到“得奶源便可得天下”的重要性,加上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整顿监管措施,要求奶企“自建自控奶源”。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各大乳企在去年上半年纷纷响应政府兼并重组的号召,优胜劣汰,将步伐迈向了国际。与此同时,国际各方“势力”也看到了中国市场的强大潜力,进口奶粉大量进入市场,企业纷纷来中国建设大型牧场,乳业整合调整面临关键时期。
如何看待乳业这场整合带来的影响,知名危机管理、企业管理和投融资咨询专家况杰和资深乳品行业人士王丁棉对此解读。
经济之声:数据显示,截止去年,蒙牛乳业已在奶源建设方面累计投入超过40亿元,参股、合建了14座万头以上超大型现代牧场,还将继续参与建设20座到30座超大型牧场,三年内实现100%原奶由规模牧场提供。光明乳业也在武汉投资1.3亿元建设"生态示范牧场",可饲养奶牛3000头,年产鲜乳1.3万吨。这种规模养殖比起奶农散养有什么优势?
况杰:规模化养牛优势,第一是量上比较容易控制,统一的采用一个标准。第二,一般成本都会比较低,比散户散养成本要低,这是最主要的优势。现在各大乳企都会采用规模化养牛。
经济之声:从官方的统计奶牛的存在数来看,2012年是1493万头,2013年是1442万头,2014年可能出现连1400万头都很难达到的情况,面前规模养殖奶牛我们的散户奶牛市场不但出现萎缩,其他的牧场比如说养鸡业也有这样的规模养殖,那么规模养殖会不会是一种趋势?这种趋势是不是会必然经历乳业整合这样一个浪潮?
况杰:产业集约化发展是必然趋势。大乳业公司以后主要会采用规模化养牛,但也不能说散户养牛就没有可能持续下去了。它有几个原因,第一,不是所有地方想规模化就能规模化,不可能找到那么多合适种草养牛的地。第二是土地相对比较紧张,成片养殖会受到一定限制。第三是散养也不是能说一定不好,小规模定制化这一特色的养殖方法。第四散户养牛以后也会采用类似国外的农业合作社形式,用统一的货统一的养殖标准也能够控制质量,同时降低成本。所以,散户养牛也不是说以后就没有发展了,但可能要采用合作社形式会更加理想。
经济之声:散户并不是一棒子打死了还有空间。但是从目前情况来看的话,规模养殖已经对散户养殖有了很大的冲击。除了规模养殖这样一个因素之外,还有哪些因素会造成我们的散户养牛,我们的奶农出现了倒奶杀牛卖牛的现象?
况杰:第一是原材料成本上涨是比较大的原因。养殖资料成本逐渐在增加,人工成本都在增加,这个是非常大的原因。第二是关于奶源质量的控制。三聚氰胺事件以来,整个社会对乳品质量抱有大的戒心,基本上还是比较信赖大的品牌。大品牌也特别注重质量,一般散户养牛质量上确实不太容易控制,即使采用一些标准或者采用一些监控手段,可能也是不太容易控制的。第三是比较多的乳企在海外进口或者从海外建养牛场,这也会对国内造成一些冲击。但也要看到整体乳品市场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很多农村人口现在也开始喝奶牛,包括老人孩子,乳品整个市场在扩大。所以,散户养牛不是死路一条,只要自己控制质量,采用一些合作社的方式,能够适当降低成本还是有帮助的。
经济之声:来自全球乳制品企业的采购数据显示,全球奶价自2014年3月开始就持续下跌。全球奶源主要供应地新西兰、欧盟的原奶价格跌幅已经达30%-40%。2014年12月上旬,占全球乳品贸易三分之一的新西兰恒天然下调其对2015年产奶季原奶价格的预期,国际乳业低迷的原因是什么?
王丁棉:全球奶业出现这几年的行业危机,主要原因是供大于求。国际背景有两个,第一是东南亚包括中国的市场比较萧条,对奶源的去库能力有所下降了。另外,俄罗斯那部分原来是欧盟出口的,因为乌克兰事件双方在方面产品中断了,多出来了全球3%的增量,实际上就是市场萧条总量增多造成供大于求。第二是2014年3月底4月初就开始执行欧盟配额制的解禁。这几个因素造成现在供大于求这种关系。整个全球牛奶从全年2013年三块二,降到最近两块二了。进口到中国的产品,奶粉最高的时候是5万7一吨,现在已经一万八、一万九了。所以,现在河北、山东甚至内蒙等等几个地区已经出现奶农倒奶的现象,这也跟国际奶粉价格下调有很大直接关系。
经济之声:这也是乳制品还难像原油一样,在价低的时候我们可以囤货,这是很难实现的一个现象,这样的趋势还不会延续?
王丁棉:我预计今年全球奶源价格超跌走势会维持到7月份左右甚至到8月份,到8月份之后会有所反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