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泊尔的中国元素
- 发布时间:2015-05-08 11:32:34 来源:中国质量报 责任编辑:罗伯特
□ 王娅莉 文/摄
去一个国家旅游,怎样才叫有亲切感?能够使用人民币,随处可见汉字,能通过汉语交流,更重要的是当地人无论老幼见到你招手微笑,各商铺里明码标价的商品,对中国游客优惠半价。这就是中国游客的圣地——尼泊尔。
去尼泊尔旅游,根本不用担心语言沟通困难,汉语在这里很“管用”。我们同行的一位刘姓游客没来得及在国内办签证,只好落地签。一到加德满都国际机场,刘女士就到处找签证窗口,好容易找到签证窗口,等了半天也不见人影,她便向旁边的一位尼泊尔工作人员询问。当她用磕磕绊绊的英语说了半天后,人家却用标准的汉语告诉她,签证官下班了,换另一个窗口办理。办完签证后,刘女士心里直乐,敢情汉语在尼泊尔也好使啊。
事实上,汉语在尼泊尔“普及率”相当高,不仅机场工作人员、导游、宾馆老板会说,就连深山里的娃娃,见了中国游客都会说:“你好!”“谢谢!”当然,汉语说得最流利的还属那些商贩,见到中国游客就用汉语热情打招呼:“进来看看,不买没关系,看看不要钱。”“这里都是批发价,老板也很帅。”让人感觉仿佛身处国内的批发市场。
人民币在尼泊尔很“吃香”。去尼泊尔旅游之前,一直担心换货币的问题——尼泊尔使用的货币是卢比,在国内无法兑换,只能等到尼泊尔后,跟当地导游兑换。我们到达尼泊尔后已经是半夜12点多,又是取行李又是折腾宾馆,所以也没有来得及跟导游换当地货币。我们的宾馆正位于加德满都的一条小巷里,一出门就是一个热闹的早市,看到一个推着自行车买新鲜水果的小伙儿,价格很便宜,小芝麻香蕉,100卢比1公斤(相当7元人民币每公斤)苹果价格稍高些,150卢比1公斤。我挑了几个苹果,小贩儿也没称秤,直接放到食品袋里,说是一公斤,我发现他好像也没有带秤,看来他们的街头计量都是大概估约。买完苹果才发现,自己手里根本没有当地货币。见我面露难色,小贩儿马上掏出一张美元,一张人民币,示意我这两种货币都可以使用。连小贩儿都收人民币,可见人民币在尼泊尔多有人气。
尼泊尔是农业大国,商业欠发达,根本也没有什么免税店,购物都是在街头巷尾的小摊铺或流动小贩儿那里。但无论是摊铺还是流动小贩儿,都挂有一个小牌,上书汉字:“便宜,收人民币”“人民币好用”,印象特别深的是,有家卖当地特产手工围巾的店铺,门前立了一块大牌子,写有“围巾400元,中国游客200元”。看后,让人心头一热,忍不住一拥而进,大肆抢购。
其实,在中国“流行”元素的背后,是中国与尼泊尔两国友谊的源远流长。中尼之间有着上千年友好交往的历史。无论是晋代高僧法显、唐代高僧玄奘都曾到过佛祖释迦牟尼诞生地兰毗尼(位于尼泊尔南部),还是尼泊尔公主尺真与吐蕃赞普松赞干布联姻。更有元朝时,尼著名工艺家阿尼哥曾来华监造北京白塔寺。这些都成为中尼友谊的历史见证。
如今,尼泊尔最好的公路是中国修建,加德满都最豪华的建筑——国际会议大厦,还有砖瓦厂、造纸厂、水电站、纺织厂、制革厂、水利灌溉工程、糖厂都是中国建设的。这次强震发生后,中国的援救队的旗帜最先飘扬在尼泊尔上空。这些又为中尼友谊谱写新篇。
亲如兄弟,骨肉相连,尼泊尔,中国。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