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11月15日 星期五

财经 > 消费 > 正文

字号:  

打造全国一流的标准化“人才特区”

  • 发布时间:2014-10-28 10:35:39  来源:中国质量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 本报记者 张 东

  近日,以“市场践行标准化”为主题的第十一届中国标准化论坛在成都市高新区举行。作为本届论坛的重头戏,2014年标准化杰出人物奖和“中光防雷杯”全国标准化优秀论文奖正式揭晓。作为目前全国国家级高新区中唯一集国家高新技术标准化、全国知名品牌、国家知识产权于一身的示范区,成都高新区再拔头筹——高新区质监局局长张建忠荣获中国标准化十佳管理者,该局起草的“抢占标准制高点、引领产业升级路、实现品牌世界梦”调研文稿荣获本届中国标准化论坛优秀论文特等奖,成就了西部地区首个特等奖。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近年来,成都高新区以人才强区战略为统领,大力推进标准化人才队伍建设,积极探索标准化工程师制度,不仅打造出一大批在全国颇具影响力的标准化领军人物,也让越来越多既精通标准化知识,又熟知国际规则和产业政策的复合型标准化人才纷纷扎根高新,为打造全国一流的标准化“人才特区”、推动该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深入实施人才强区战略 打造标准化人才聚集培养基地

  成都高新区是全国第一家以技术创新为核心内容、以标准创新为重要支撑的国家高新技术产业标准化示范区,也是中国自2008年成为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常任理事国后,国标委重拳推出的第一个寄望于“在国际标准化舞台上有所作为”的示范区。近年来,成都高新区围绕“加速人才集聚、助推产业发展”的人才强区战略目标,在大力推进标准技术创新示范基地建设的同时,着力打造标准化人才聚集培养基地,为标准创新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

  “继续深化以‘大人才观、大孵化器观、大平台观、大服务观’为核心的大孵化体系建设,面向全球聚集高端创新资源和要素,让高新区成为资本、产业和人才的首选之地,引领区域新一轮创新发展。”2013年3月5日,刚刚履新的成都市委常委、高新区党工委书记刘超亲自向中光防雷董事长王德言颁发了标准创新突出贡献奖;而成都市市长助理、高新区管委会主任韩春林则在不同场合多次表态,“只要将标准化工作干好,区里在政策、资金等方面的支持都不存在问题。”掷地有声的话语,充分展示了高新区党工委、管委会大力支持标准化人才队伍建设的信心和决心。

  随之而来的是愈加坚定的行动和步伐。高新区从加大政策、资金支持力度入手,先后建立了《高新区人才发展中长期规划纲要(2011~2020年)》、标准创新激励政策、标准化资助政策、标准化工程师执业资格制度等一整套相对成熟和完善的标准化人才建设政策体系。该区还每年斥资数百万元重奖一批取得突出成果的标准创新企业和优秀人才,目前已落实各项标准化奖励资金近千万元。

  为了搭建标准化人才“孵化器”,高新区还率先建成了国家标准科学数据成都备灾中心、高新技术标准孵化工程中心、高新区标准化服务中心等33个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成为全国示范区建设中最完整的技术服务保障体系,被四川省质监局认定为“全省标准化人才学习教育培训基地”。

  与此同时,高新区不断加大标准化人才培训力度,着力构建政府引导、企业主导、科研院所积极参与的标准化人才培养模式,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等多种方式,广泛学习借鉴国内乃至国际标准化建设的成功经验和先进成果,不断提升标准化工作水平。邀请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原院长郑卫华在高新区举办了全国首场“标准与创新”大讲堂,30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参加讲座、受益匪浅;邀请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程虹为高新区50多家重点优势企业负责人举办了高层次人才质量战略研讨班。目前,该区先后召开了制冷器具国际标准修订国际研讨会、英特尔国际标准质量研讨会、“面向创新的标准化与专利管理战略”国际研讨会等一系列重量级的国际标准化会议,累计培训部门、街道和企业标准化人员3000多名,区机关干部和重点企业的负责人标准化知识培训率达到100%,培养出标准化工程师138名,并为10名坚守标准化岗位30年以上的高级工程师颁发了《标准化工作荣誉证书》。

  该区还根据重点产业领域标准化工作的需要,聘请了30多位国内外知名专家建立标准化专家库,形成“高新标准”的高级智库,为标准化战略的实施提供智力支持和决策参考。

  积极探索标准化工程师制度 争做标准创新大潮的“中流砥柱”

  近年来,标准创新不仅是跨国公司和发达国家维护自身利益的法宝,更成为其谋求竞争优势、遏制竞争对手的利器。努力掌握更多的标准话语权和主动权,直接关系我国产业竞争力的提高,是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内容。

  为了培养一支适应并胜任未来标准化发展要求的复合型标准化人才队伍,成都高新区积极发挥机制体制优势先行先试,在全国率先开展了工程技术标准化专业初、中级职称评审工作试点,由此开启了四川省标准化工程师制度的“破冰之旅”。

  2011年8月11日,经过反复酝酿和科学论证,成都市职称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了《关于同意在成都高新区开展工程技术标准化专业初、中级职称评审工作的批复》,此举不仅标志着高新区标准化工程师制度迈出了关键一步,也为高新区创建国家高新技术标准化示范区再添强大动力。

  随后,高新区组织成立了标准化工程师职称评审专家小组,并先后制定了《成都高新区标准化工程师资格制度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成都高新区标准化专业人员资格考试实施办法》、《成都高新区标准化工程师考试培训教材》等配套制度和培训资料。2011年12月上旬,高新区成功举行了首届标准化工程师资格考试,经过专家评审和认定,12月下旬,高新区正式向首批获得标准化工程师的专业技术人员颁发了证书。

  高新区在标准化工程师制度上的大胆探索和成功实践赢得了国家标准委的充分肯定。“随着这一制度的落地实施,标准化人才队伍的壮大必将成为企业占领行业制高点的强大内力,必将为区域经济的腾飞发挥重要的助推作用,必将加快四川打造‘标准大省’的坚定步伐。”国家标准委工业二部主任戴红对此高度评价。

  目前,高新区已经拥有138名标准化工程师,他们不仅在各自领域发挥着重要的标准支撑作用,还影响和带动了一大批优秀人才投身到标准创新之中,成为高新区方兴未艾的标准化浪潮中最富激情、最具活力的“中流砥柱”。

  大力培育标准化领军人物 勇摘标准金字塔上的“皇冠明珠”

  成都高新区深知,标准化事业的蓬勃发展,离不开领军人物的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勇于创新。为此,该区近年来积极营造有利于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制度环境,不断加大对标准化领军人物的培养和扶持力度,一大批标准化领军人物开始在国内乃至国际标准化舞台上崭露头角、大放异彩。

  中光防雷董事长王德言是中国西部第一个荣获“中国标准化榜样人物”大奖的民营企业家。作为我国著名的防雷专家,王德言在创业之初就将“标准制胜”作为企业发展的核心战略。在他的带领下,中光防雷不仅在标准化建设上成绩斐然,还成为了全国第一家将企业标准上升为国家强制性标准的民营企业。2000年,王德言担任《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主编,先后参与了《雷电防护 第1部分:总则》、《军用地面电子信息系统防雷通用要求》、《电子避雷器通用规范》、《插座中的防雷装置技术规范》等多项国家标准、国家军用标准的制修订工作。这些由他主导的标准在中国防雷史上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为全国防雷产业的蓬勃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近日,王德言还获得了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十佳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提名。

  作为中国西部第一个“中国标准创新杰出十佳人物”,菲斯特科技副总裁吴庆福多年来坚持不懈创建微结构光学功能材料产业的标准化体系,先后参与起草制定国家、行业、地方标准40余项,获得发明专利及实用新型专利20余项。由其直接起草编制的我国唯一的菲涅尔透镜国家标准,满足了国际国内众多机构对微结构超精密加工光学功能材料的现实需求,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标准支撑,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扎根于创新的土壤,高新区的标准化领军人物还在不断涌现:大唐线缆质量部部长彭媛入围“中国标准创新优秀青年奖”,前锋集团总经理杨刚荣获“全国质量工作先进个人”,大唐电信副总经理黄堃荣获中国通信科学技术突出贡献二等奖,高新区质监局局长张建忠当选全国标准化原理与方法技术委员会委员……据统计,截至目前,高新区已经成为中西部地区拥有国家级标准化领军人物最多的地区,他们正向着摘取标准金字塔上的“皇冠明珠”大步迈进。

  人才强,则标准强;标准强,则高新强。随着标准化人才建设步伐加快,一大批依靠标准创新实现产业升级的强势企业脱颖而出:英特尔(成都)公司获得美国政府IQA质量奖,九洲公司荣获中国首个RFID标准创新贡献奖,大唐线缆、硅宝科技一举囊括成都市政府首届标准创新2个“一等奖”,通威股份入列首届“中国质量奖提名奖”候选名单,大唐电信荣获中国通信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金网通电子等7家企业被评为第十一届四川名牌,四川虹视等10家企业进入首届成都市政府质量奖现场评审名单……标准的“翅膀”,引领高新区经济社会发展不断迈入快车道。2013年,全区GDP达到3160亿元、产业增加值达1039.7亿元,财政收入达到321亿元,分别是实施标准化战略前的5倍、6倍、5.3倍。与此同时,标准化战略助推了高新区在全省率先迈上创新驱动的质量效益型发展轨道,实现了企业效益全国第一,可持续发展能力全国第二,孕育创新能力全国第三,产业化与规模经济能力全国第三,综合实力在国家级高新区中列第四,中西部第一。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