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05月20日 星期一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农网改造畅通农民用电“末梢神经”

  • 发布时间:2014-11-05 04:34:07  来源:大众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 本报记者 张誉耀 本报通讯员 李 军

  现如今空调、冰箱、彩电、电磁炉等各种现代化电器进入农家,农村用电需求猛增。但许多村农网改造过去了十几年,电网线路老化,负荷增加,电压太低,早已跟不上农村居民的用电需求。

  为保障农村、农民安全方便用电,今年,济宁市供电公司继续把农网改造作为重点任务来抓,截至10月份,公司全部完成2014年农网改造升级工程项目,完成投资63827万元,完成新建、改造10千伏线路1269.94公里,0.4千伏线路1487.4公里、更换及新装配电变压器1440台。

  小村庄用上“国标电”

  10月的邹城市香城镇郭桃村格外美丽,一户户居民院落整齐排列,青砖绿瓦白墙,新铺的柏油路延伸到各家各院,路旁,梧桐树在阳光的照射下泛着光,高高竖起的电杆和纵横的电线格外规整。

  “现在村子治理得好看了,住起来舒服了,但俺们感觉变化最大的还是电路改造好以后,用电安全了也方便了,真不孬。”村民付守旺如是说,原来空调、冰箱这些大功率电器根本带不起来,“用电高峰时100瓦的灯泡只能当40的用,天冷、天热时都觉得用电紧张,停电也是常有的事。”

  村党支部书记蔡宪国解释,上次农改还是在1998年,10多年来,全村只有一个100千伏安的变压器,在村西头、位置较偏,而且杆塔矮、供电线路长、线径细、耗损大,近300户居民,户均容量很小。

  而这次农网改造,村里换上两台200千伏安的变压器,所有用电问题全解决了,原来很多人有钱都不敢买冰箱、空调,怕成了摆设,现在都买齐全了。更让蔡宪国高兴的是,郭桃村被列入重点农网改造建设项目,全部按照国家电网的典型,高标准设计、高标准投入、高标准材料、高标准施工,成为“国网百佳农网工程”,也是全省工艺示范台区,“很有面儿”。

  该村农网改造施工队负责人盛春亮告诉记者,“国家级”台区在平时合格标准的基础上要求精益求精,在安全实用的基础上追求美观整洁,更坚固耐用。比如铜排连接采用双拼沟,避免接点出现问题,这是他从业近20年来的最高标准。

  农电“太给力”

  农网改造后,生活用电无忧了,生产用电也让农民直呼“太给力”。

  在嘉祥县疃里镇前张村村民高香芝的编织袋厂内,机器轰鸣,打包好的编织袋如小山丘一样堆积,它们是订单货品,不愁销路。

  “我做这个十来年了,但因为用电困难,一直用的小机器,而且白天不能用,只能晚上10点以后,村里用电的少了,我们再熬夜开工。在电负荷不宽裕的情况下,还得和村里其他作坊商量,今天你用,明天我用,产量一直上不去。”高香芝说,“有时候订单要得急,用柴油机发电带动机器,‘噔噔’响,周围邻居不乐意。”

  而农网改造以后,村里原本一台50千伏安的变压器换成一台100千伏安和一台200千伏安的,高香芝便上了几台大机器,随时能用,不用再晚上赶工,产量从每天七八千条增加到如今的五六万条,销往全国,她非常满意。

  另一边,该县卧龙山镇姚坊村的奶牛养殖户姚绪华也“望电而动”,他又加租了5亩地,打算养上八九十头奶牛。他对记者说,从最开始养奶牛到现在,有十五年了,每年玉米棒子下来的时候,都得用粉碎机打上几万斤的草供牛吃,差不多是一整年的量。“前几年还行,养了不少头,但后来生活好了,各家各户用电量都上去了,我这要紧要忙的时候,电就没法用了,还越着急越停电,打草跟不上,牛饲料不够吃,没办法多养,就把牛卖出去了,只剩下十多头。”

  “农网改造完用电就能满足了,打草快了,一天能打20多亩。”姚绪华说,现在他家的奶牛每天能产200斤牛奶,主要供嘉祥县,等新地方养上牛,可以往济宁市的奶站送,一年预计能收入三四十万元。

  他还告诉记者,线路整改以后,村里浇地也快了,个把小时一亩,很给力,“这几天忙完,我得去给供电所送个锦旗,农业生产电出了大力,真是太感谢了。”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