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精神疾病需要长期持续治疗

  • 发布时间:2014-10-30 02:32:22  来源:科技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玩魔方特别快的小张看起来像个大男孩,感觉很腼腆,但是,他去年“很疯狂”。

  小张是去年生的病,当时被朋友骗去传销,他们叫做“资本孵化”。“在传销团伙里好几天没有睡觉,幻想自己能当国家领导人,把传销组织当成了国家领导人选拔的一个过程。”小张回忆说,当时特别膨胀,没法工作,而且比较无助,我的所作所为没人能理解。“那时候的体验就是感觉他们都在选拔,都围绕着我在转,感觉是为了选拔国家领导人的一个测试。”

  已经意识到小张有问题的舅舅看在眼里急在心中。“当时想到最坏的是焦虑症。因为传销、因为压力,有一种反常的行为,其他的没有往更深去想。” 经过痛苦决定之后,舅舅决定把小张送到医院。

  小张第一次犯病,住院周期比较短,恢复得也快,就把药停了,结果很快就犯了。

  第二次住院,一个月基本上恢复正常了。家人误认为他确实好了,又想出院,跟北京回龙观医院副主任医师王宁教授“斗智斗勇”。但是王宁大夫坚持不让他出院。接受了王宁教授的忠告,住了将近四个月,经过有一个巩固期,小张的治疗效果相当好。

  数据显示,世界各地约有2100万人患有精神分裂症,这种疾病影响到感知、认知、行为和情感。精神分裂症等严重精神疾病患者的平均死亡年龄比一般人早10至25年,主要原因之一是生活方式不健康,如吸烟、酗酒、饮食不当和缺乏日常活动。世界卫生组织指出,精神分裂症患者患有心脏病、超重和肥胖、糖尿病、肺病等疾病的比例高于常人。

  我国精神疾病负担已超过心脑血管、呼吸系统疾病以及恶性肿瘤,位居首位。我国的精神疾病如精神分裂症患者数量约为1000万。在一年一度的“世界精神卫生日”上,北京回龙观医院携手西安杨森制药公司共同主办了“关爱心灵,携手同行”主题活动,呼吁公众改变对精神疾病的歧视或偏见,帮助患者及其家属坚持治疗预防复发,改善功能,早日回归社会。

   复发现状不容乐观

  精神分裂症患者中断药物治疗,非常容易复发,从而进一步导致患者大脑生物学改变,认知和社会功能受损,加重家庭和社会负担。通过干预降低复发率和复发风险,是改善患者预后的重中之重。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精神疾病,复发现状不容乐观。”北京回龙观医院院长杨甫德教授介绍说,美国精神医学学会对精神分裂症的描述是“在没有维持治疗的情况下,60%—70%的患者将在1年之内复发,大约90%的患者在2年之内复发。”我国研究显示患者出院后平均复发时间为6个月,出院后6个月内复发的患者高达1/3,出院后1年内复发率高达40.8%。

  杨甫德教授表示,反复发作导致患者疾病恶化,控制症状难度增加,生活和社会功能受损,复发致使患者再次住院,不仅给患者带来更多痛苦,而且给家庭和社会造成更为沉重的经济负担。

   中断治疗为首要危险因素

  “歧视和偏见常让精神疾病患者及其家人有一种病耻感。患者擅自停用治疗药物会使病情复发,认知和社会功能进一步受损,加重患者、家庭和社会的负担。”杨甫德教授说,影响精神分裂症复发的相关因素包括是否坚持药物治疗、患者对疾病的自知力、生活压力事件、经济状况及家庭支持等,各因素之间相互关联并相互影响,而中断治疗、服药依从性差是导致复发的首要危险因素。“只有对导致疾病复发的因素进行有效干预,才是患者获得最佳治疗效果的关键。”

  杨甫德教授表示,精神分裂症是可以治疗的,患有精神分裂症并不注定意味着终身与世隔绝和健康不良。妥善的精神和身体保健,加上定期监测和心理社会扶助,可以带来很大的改变。如果整个社会认识到,精神分裂症和其他严重精神疾病患者享有平等权利,理应得到理解和援助,也会带来很大的改变。

  努力减少“旋转门效应”

  “精神分裂症是一个长期的慢性的反复发作的疾病,用我们医学的术语叫做迁延性的疾病。”李晓白教授解释说,通常精神分裂症的发病时间是在青春期和青年期的前期,比如说一个患者在年轻的时候,就开始进入了一个相对比较漫长的治疗轨道,经过首发的治疗,逐渐的维持治疗,我们希望这些患者能够有更好的康复,症状能够得到减轻,并且回归社会。

  李晓白教授认为,这是一个理想状态。但是,事实上不尽人意,就是因为精神分裂症这个疾病本身的特点,以及现在治疗的状况决定了有相当一部分患者,他们会在好了以后就会停药或者是有其他的问题。“小张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

  本来已经好了以后又有一个复发,然后再回到原来的治疗模式,然后再进行治疗,有可能会进入到下一个比较好的长期治疗过程中,也可能重新回到原来的情况。李晓白教授透露,在医院内部把这种现象称之为“旋转门效应”。也就是患者从这个门进去以后推那个门又出来了。实际上我们把很多的时间、精力以及美好人生都浪费在疾病循环的过程当中,如何避免这个事情的发生?“我们希望建立一个整合治疗的理念模式,能够尽最大的可能减少‘循环旋转门效应’。”

  协同创新治疗模式

  干预复发需要做什么?李晓白教授说,“我们在引进国外治疗联盟模式的基础上,正在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复发干预联盟’,通过评估患者的复发风险,针对高复发风险的患者进行被称之为治疗决策沟通的技术进行干预,选择优化治疗模式包括长效抗分裂症针剂治疗,加强医患长期互动提高治疗依从性,确保患者能够持续治疗,降低复发率和复发风险,实现患者的功能恢复,促使其早日回归社会。”

  据介绍,“复发干预联盟”项目自今年4月份在全国启动以来,已在国内30余家学术领先的专科和综合医院实施。截至目前已经以共同决策、干预复发为主题进行医患沟通患教会达300余场。

  健康小贴士

  精神障碍病人吃什么好

  多食海产品。一项开放性实验证实,海产品包括藻类植物、软体动物及鱼类,都含有ω-3脂肪酸,ω-3脂肪酸参加磷脂膜合成,对精神分裂症有益无害。

  多吃蔬菜和水果。早期精神障碍以及精神分裂症患者很可能已有氧化应激和细胞损害,新鲜水果和蔬菜富含维生素C,能够有效预防这种神经氧化损害,改善预后。而且,水果和蔬菜产生的五色胺能起到催眠和减轻焦虑的作用。

  多吃奶制品。奶制品中富含优质蛋白,中奶营养成分齐全,是钙,维生素A、维生素B2,维生素B3,蛋白质,尼克酸的良好来源,并且脂肪较少。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