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06月02日 星期天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中经网友参观北京南水北调工程

  • 发布时间:2014-09-15 14:35:00  来源:中国经济网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中国经济网9月15日讯(记者邓浩)2002年正式启动建设的南水北调工程,是缓解我国北方水资源严重短缺局面的重大战略性基础设施。中线一期工程即将全线通水前夕,在北京市南水北调办公室的支持协调下,中国经济网于2014年9月11日上午组织20余名网友来到北京南水北调工程一线,先后参观了团城湖调节池、南水北调工程展室和水质监测中心等场所,实地感受南水北调这一伟大工程的价值所在。本次活动为预约参观。

  

  中经网友与北京市南水北调办工作人员合影(中经网友“大厨”摄)

  造福首都民众的“大水缸”

  登上东面的观水台俯瞰,团城湖调节池形似蝙蝠,与一墙之隔的昆明湖寿桃形水面相呼应,赋予了“福寿双全”的寓意。历史上,这里曾是已干涸近百年的高水湖、养水湖、泄水湖所在地。而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终点,这个目前已建成水面面积33公顷、调蓄量127万立方米的“大水缸”,承担着容纳南水北调来水、满足首都自来水厂供水变化、水源应急切换要求和分配水量、回补北京密云水库等多项重任。

  据工作人员介绍,该工程自2012年10月26日动工,目前主体已经建成,将于近日组织蓄水验收。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将于汛后10月份正式通水。通水后,调节池将逐渐取代颐和园内的团城湖,成为新的京西供水枢纽。据了解,当需要紧急切换水源时,调节池还将承担临时供水的任务,预计可紧急供应北京市民用水12小时。

  网友“浪花飞渡”表示,能在现场亲眼看到这一造福首都老百姓的重要工程,非常难得。作为新华社签约摄影师,网友“大中国”曾在今年6月份深入北京房山区南水北调PCCP管道内,对工程检修情况进行了实地拍摄报道。看到调节池南边为迎接10月份全线通水正在紧张施工的工人们,他发出感慨:“每一滴汇聚到这里的水都来之不易,可钦可敬的建设者们!”

  

  工作人员王冰向中经网友发放北京南水北调工程资料册(中经网友“七彩世界”摄)

  “感恩南水北调,节水从我做起”

  对于全长1276公里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来说,团城湖调节池只是其中的一个缩影。在展室,讲解员向网友们全面介绍了南水北调工程的历史沿革,并重点讲解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特别是北京段的建设情况。

  中线工程起自长江支流汉江的丹江口水库,沿京广铁路西侧北上,跨越河南、河北、天津、北京四省市。规划分两期实施,一期工程年均调水95亿立方米,将于2014年10月汛后全线通水。其中北京段工程全长80公里。通水后,北京年均可接收丹江口水库来水净水量10.5亿立方米,届时北京水资源严重短缺形势可望得到有效缓解。

  据悉,北京市南水北调配套工程设施也于09年4月启动。到2020年,北京将形成以两大动脉(即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和密云水库至第九水厂输水干线)、六大水厂(即第三、第八、第九、第十、郭公庄、田村水厂)、两个枢纽(即团城湖调节池和大宁调压池)、一条环路(即以北五环、东五环、南五环以及西四环构成的供水环路系统)和三大应急水源地(即怀柔、平谷和张坊应急水源地)构成的“26213”供水格局,进一步完善北京城市供水系统,实现本地水、外调水、地下水的联合调度。

  尽管如此,北京市用水压力依然较大。北京南水北调办公室工作人员表示,将继续努力构建多元化外调水保障体系,到2030年,实现外部调水有通道、水源储备有空间、水系河网有连通、供水安全有保障,为首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稳定可靠的水源。对此,网友们发出倡议,要以饮水思源、护水节水的实际行动来感谢和支持南水北调工程。网友“七彩世界”的话语代表了大家的心声:“让我们铭记水源地父老乡亲的深情厚谊,以感激之心善用水资源,传播节约理念,保护工程沿线生态环境。感恩南水北调,节水从我做起!”

  

  中经网友观看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北京段沙盘(中经网友“大厨”摄)

  水质监测预警 防患于未然

  随后,网友们参观了北京市南水北调水质监测中心,该中心早在2011年12月就已通过国家计量认证评审,成为南水北调系统第一个拿到国家级资质认定的实验室,目前有仪器90多台(套)。据中心工作人员介绍,为防范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质污染,除国家在丹江口水库和中线总干渠进行水质监测外,北京市也采用了实验室监测、自动监测和应急移动监测相结合的方式,对水质进行严格监控,模拟水质变化趋势,进行水污染预警。同时与相关部门的水质监测系统对接,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建成全面覆盖、快速反应的水质监测预警体系。

  此外,为应对上游渠道可能发生的突发性污染事件,北京市专门设立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当上游来水水质出现污染时,关闭总干渠北拒马河暗渠进口节制闸,开启退水闸,将来水排入拒马河,避免污染水进京。第二道防线,当永定河以西水质突发污染时,关闭永定河倒虹吸进口闸,将来水排入滞洪水库或永定河,避免污染水进城。第三道防线,当自来水厂水处理工艺无法消除超标污染物质时,停止取水,将来水排向有接纳能力的河道,避免污染水进厂。

  

  南水北调水环境监测车(中国经济网记者邓浩摄)

  据了解,北京目前已在永定河大宁调压池等来水关键地段设立了水质自动监测站,每小时进行来水监测。当监测站利用网络平台发出预警时,监测中心将采取应急移动监测方式,工作人员开着移动监测车去现场实地监测,并取样回实验室进行复核监测。根据远期规划,至2020年南水北调北京段及其附属工程将建成27个自动监测站。同时,江水进京后,监测实验室的监测指标有望从目前53项扩至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109项,监测断面将达34个,可更全面反映取样区水质情况。此外,在水质监测中还将增加生物预警等措施。

  活动结束前,网友们向陪同大家参观的王冰、侯丁、姚博士及其他北京南水北调办的工作人员表示了感谢。在接受中国经济网记者采访时,网友“夏日之冰”感言道,南水北调战略工程建设过去的十几年,也正是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十几年。现在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而南水北调工程,也和其它许多利国利民的伟大工程一样,成为了中国发展成就的重要篇章。“看南水北调欢喜,思建设路途艰辛。我们要向那些在各自岗位上辛勤奉献的南水北调工作者们说一声:你们辛苦了!”

  更多内容请点击: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