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5年01月28日 星期二

什么是地方债?

    地方债:凡属地方政府发行的公债称为地方公债简称地方债,它是作为地方政府筹措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而发行的,其收入列入地方政府预算,由地方政府安排调度。

    地方融资平台:地方政府发起设立,通过划拨土地、股权、规费、国债等资产,成立可达融资标准的公司,主要表现形式为城投公司,此类公司从银行取得贷款,称为地方融资平台贷款。地方融资平台贷款是地方债务的一大类。

地方债存量清理框架初定 明年1月上报余额

    国家财政部门日前初步拟定了对地方政府性存量债务的一揽子解决方案,数十万亿存量债务余额的清理处置有望进入具有可操作性的实质阶段,存量债务余额应在明年1月上报。[详细]

国务院出台地方债新规 地方融资模式迎大变革

    《意见》指出,要修明渠、堵暗道,赋予地方政府依法适度举债融资权限,加快建立规范的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同时,建立"借、用、还"相统一的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机制。[详细]

地方债的主要形式:

    地方政府主要的融资渠道包括融资平台贷款、信托融资、城投债等。在平台贷监管收紧之后,一些地方变相融资的行为愈演愈烈,不少地方通过信托贷款、融资租赁、售后回租、发行理财产品、垫资施工等方式变相融资。

谁是地方债的债权人?

    与国外深陷债务危机的国家不同的是,中国的地方政府债务是内债,债权人主要是国内机构和个人。审计署全国地方政府性债务审计和36个地区地方政府性债务审计显示,地方政府债务"债权人"主要有三方:银行、地方债券、其他单位和个人。

地方债务暗藏巨大风险

规模巨大 地方债规模或超30万亿

尹中卿表示,国内外对地方债规模有不同评估。但与一些地方官员座谈时了解到,审计署两次审计只是摸清了地方债的"底数"而不是"实数",许多地方往往还有一些比较隐蔽的债务并没有全部审计到,地方债的实际规模有可能比审计数据多一倍左右,目前地方债的实际规模很可能超过30万亿元。 [详细]

4.2万亿地方债务 牵绊银行存量资金

专家认为,经济新常态下,小企业融资对于金融机构而言是一片蓝海,但是银行信贷风险正在暴露,这种情况下,盘活存量资金就有必要发挥资本市场的作用,推进资产证券化,并且推动债市扩容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当前债务的期限错配问题,尤其是要解决今明两年内陆续到期的巨量地方债务。[详细]

前任借钱后任还 地方债风险增大屡现小锅烙大饼

审计署公布的36个地方本级政府性债务审计结果显示,已经有16个地区债务率超过100%,地方债局部风险凸显。专家认为,地方政府举债频现"小锅烙大饼",就其根本而言,仍然是体制性原因,以及GDP增速为导向的政绩观,因此要从地方债的控制和管理上下手,处理好中央和地方在财政体制和金融体制上的关系。[详细]

用途混乱奢华浪费 地方频曝举巨债建奢华形象工程

有的地方在高额负债之下,上马项目并未考虑资金的使用绩效,大量举债发展却未形成优质资产。有的地方投资建设全凭"拍脑袋",甚至打着"改善民生"的旗号建设一些形象工程、奢华工程、浪费工程。这些工程并没有带来形象,反而招致群众不满,严重损害党和政府形象,一些工程还成为滋生腐败的温床。[详细]

化解地方债务举措

限额控制 分类纳入预算管理

要规范政府举债融资制度。开明渠、堵暗道,建立以政府债券为主体的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剥离融资平台公司政府融资职能。对地方政府债务实行限额控制,分类纳入预算管理。[详细]

万亿融资平台债务剥离

管清友表示,未来政府债务发展方向一是在举债限额控制下,允许地方政府自主发债,同时通过剥离融资平台的政府融资职能,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建设。[详细]

政府债券成唯一举债渠道

截至2014年底的存量债务余额应在2015年1月5日前上报,2016年起只能通过省级政府发行地方政府债券方式举借政府债务。专家表示,如能够真正落实到位,地方债将被关进预算的"铁笼",彻底切断地方政府债务蔓延的后路。[详细]

建立地方债风险评估和预警机制

发改委表示,下一步,要坚决刹住地方政府性债务无序扩张势头,区分债务情况实行差别化管理。要尽快出台债务风险预警机制,按照不同地区信用水平、负债规模和债务率等风险指标的不同,实施差别化分层次监管 。[详细]

地方债纳入政绩考核

把政府性债务作为一个硬指标纳入政绩考核。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要对本地区地方政府性债务负责任。地方各级政府要切实担负起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防范化解财政金融风险的责任,政府主要负责人要作为第一责任人。[详细]

确保在建项目后续资金

一是要求地方政府要统筹各类资金,优先保障项目续建和收尾;二是允许申请发行政府债券置换高利短期债务;三是合规在建项目,有融资协议的允许继续按协议融资,鼓励采用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或地方政府债券解决后续融资 。[详细]

专家观点

贾康:阳光化有利于控制地方债风险

    允许地方政府在一定条件下发行债券,是否会引发风险也为社会关注。贾康认为,允许地方发债就是把原来潜在的隐形债务风险加以抑制,阳光化更有利于控制地方债风险 。[详细]

王朝才:预算法修正将地方债装入笼子

    新预算法增加了政府预算透明度,重点解决了地方政府债务问题, 将地方债装进制度的"笼子"里,对于中国建立现代化财政制度具有重要影响 。[详细]

袁钢明:卖地空间小 化解地方债难度大

   房价趋于下落,地方土地越卖越难卖,越卖越少,地方现在还债的能力下降。像以前靠卖土地还债的情况,可用的空间不大了,所以可能地方债的问题就比过去要严重得多。[详细]

张茉楠:须强化财政金融协同性

    解决地方债务问题必须协同财政和金融两方面,因为中央和地方的财权博弈影响两者的金融资源博弈。地方财政不能拨款支持地方国有企业,只好从其他渠道展开资金争夺。[详细]

出品:中国网财经频道 日期:2014年10月
分享到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