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治局4月30日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会议指出,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个重大国家战略。
● 北京已拿出首都经济圈规划初步方案,正在反复论证,需要相关省市和部委充分沟通,最终拿出一个综合性的方案,分年度实施。 |
● 天津在京津冀一体化中更看重滨海新区,在一体化过程中,滨海新区的定位就是要成为三地要素交汇、产业融合、互动创新的空间载体和实践平台。 |
● 到2020年,京、津、石三个中心城市之间将均有3条高速路线连接。按规划,环京津周边县(市、区)与京津之间至少有一条一级公路连接。 |
战略的核心是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调整经济结构和空间结构,走出一条内涵集约发展的新路子,探索出一种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的模式,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形成新增长极。[详细]
在交通一体化方面,即将出台的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将从“对接”入手,提出建设高效密集轨道交通网络的目标,计划到2017年客运专线覆盖所有地级以上城市,实现京津保地区1小时交通圈。[详细]
概况:京津冀都市圈包括北京市、天津市以及河北省的唐山、石家庄、秦皇岛、廊坊、保定、沧州、张家口和承德,涉及到京津和河北省8个设区市的80多个县(市)。2012年地区生产总值约为67598亿元。
京津冀都市圈,由京津唐工业基地的概念发展而来,京津冀位于东北亚环渤海心脏地带,是中国北方经济规模最大、最具活力的地区。
战略定位:强调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面向未来打造新的首都经济圈、推进区域发展体制机制创新的需要,是探索完善城市群布局和形态、为优化开发区域发展提供示范和样板的需要,是探索生态文明建设有效路径、促进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需要,是实现京津冀优势互补、促进环渤海经济区发展、带动北方腹地发展的需要,是一个重大国家战略。
京津冀一体化已经成为中国社会热词,这个以首都为核心的经济圈也被外界解读为:中国经济改革新程的"一号工程"。然而,"城市病"与贫困区并存,利益藩篱与经济潜力同在,环境危机与发展诉求两难……京津冀的发展矛盾似乎已是中国城镇化进程的问题缩影。如今,在问题倒逼与国家战略下,京津冀"抱团"破题再迎新契机。 [详细]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听取京津冀协同发展专题汇报时,将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一周之后,在中国总理李克强所作的首份施政报告中,“加强环渤海及京津冀地区经济协作”写入2014年重点工作。
在专家看来,在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启程之际,中国新领导层力推京津冀区域协同,有问题导向的原因,也有国家战略的考量。 [详细]
记者从国家发改委地区经济司获悉,今年河北将新增2亿元奖补资金支持环京津地区承接优势产业项目转移。此外记者还从国家发改委了解到,有关京津冀一体化的相关规划正在紧密制定当中,将尽快对外公布。[详细]
科学合理地布局多个产业和休闲中心,使民众就业和休闲的半径缩短在三五公里之内,方是人口密度很大的城市化可持续发展之路。京津冀一体化进程中,产业布局被置于优先位置,将改变北京"睡城"不断外延、甚至外延到河北的局面。[详细]
河北当地官员表示,此前中央定保定为政治“副中心”的传言并不属实,仅为保定一厢情愿表达热情,最终首都功能如何疏散尚待中央拍板。 "保定这事还没定。疏解部分行政功能,这事也没定。这是中央的事。关于京津冀一体化,很多事情都还是未知数。"河北省发改委一位相关人士告诉记者。 [详细]
自国家将京津冀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之后,关于保定将被确定为首都副中心,以承接北京部分行政功能的传闻便成为了人们热议的焦点。虽然,后来国家相关部门辟谣称,该消息不实,但是这并不影响人们对保定的关注。据相关媒体报道,近日,有四个来自北京的购房人,一口气把保定某个项目的整个B区给包了。[详细]
北京持续受困的"首都病"是不争的事实,但是保定即将变身"副都"的消息目前仍只停留在资本市场上。近日有媒体称,京津冀三地已经达成共识,初步确定将河北省保定市作为"政治副中心"的首选地,一些部委的下属事业单位及教育机构将率先搬至保。[详细]
近期出台的《河北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意见》明确提出,保定将承接北京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等功能疏解。在相关消息刺激下,保定等地楼市迅速升温,甚至出现了疯狂涨价。专家指出,京津冀一体化须防房价"一体化",防止疏解地成为新的"睡城"。[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