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璐    工银理财党委书记、董事长

中共党员,1997年7月加入中国工商银行,历任中国工商银行总行金融市场部副总经理,工银瑞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等职务,在债券、外汇、衍生品、公募基金等专业领域积累了丰富的投资和交易经验。

继往开来  开启工银理财新征程

工银理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海璐于近日在接受中国网财经记者专访时表示:“功崇惟志,业广惟勤。现阶段我们确实面临各种困难挑战,但工银理财必将展现工行担当,发挥工行智慧,传承工行使命,继往开来、持续奋斗,开启大有可为的新征程与新时代。”

撰稿|曾蔷

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市场深化改革、资产配置多元的今天,资产管理行业前景广阔,大有可为。自资管新规之后,资管业务在去通道、破刚兑、限错配、降杠杆等方面成效显著,业务模式逐渐回归本源,产品结构发生迭代式转型,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用显著提升。与此同时,各银行理财子的陆续成立标志着我国资管行业进入新发展时期,而迈入新发展阶段的同时也将面临公司治理、同业竞争、监管要求等一系列的压力。

面对挑战,工银理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海璐于近日在接受中国网财经记者专访时表示:“功崇惟志,业广惟勤。现阶段我们确实面临各种困难挑战,但工银理财必将展现工行担当,发挥工行智慧,传承工行使命,继往开来、持续奋斗,开启大有可为的新征程与新时代。”

始终坚持居安思危 下好“先手棋”

随着国家重大战略部署、社会居民财富累积、人口结构面临挑战等一系列形势任务发生变化,我国资管行业不断深刻变革、向前发展,这也对新时期的理财业务提出了更高要求,特别是在往哪去、何时去、怎么去等问题上尤为突出。

在王海璐来看,面对时代潮流,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工银理财只有不断强化忧患意识,始终坚持居安思危,在谋篇布局过程中保持战略定力、投研定力、经营定力,坚持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才能进一步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发挥行业引领作用,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和人民群众。

据介绍,作为头部银行理财子公司,工银理财在2019年6月开业以来的两年多时间内积极打造自身绝对差异化优势。在布局绿色金融方面,7月15日,工银理财联合中证指数公司共同发布首只“碳中和”主题指数,聚焦于高碳减排与深度低碳板块超过30个细分领域的股债资产。同日,还推出了业内首个以绿色金融命名的主题理财产品,充分表明工银理财积极承担绿色发展历史使命、坚决助力经济社会低碳转型的美好意愿。

在布局对外开放方面,在金融对外开放的大背景下,工银理财主动拓展全球视野,不仅首批获得QDII投资额度并率先在同业中发布了首只美元理财产品,而且积极参与研发“南向通”主题产品,进一步丰富金融产品供给、满足投资者资金配置需求,强化多元配置、增厚投资收益;同时,工银理财积极响应政策号召,与高盛资管强强联合,协同筹建合资理财公司。

在布局养老市场方面,为顺应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工银理财抓紧布局养老第三支柱,出资10亿元同其余16家公司共同发起筹建国民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并于9月10日获准在武汉和成都两地开展养老理财产品试点工作。

“面对新趋势新方向新阶段,工银理财的做法卓有成效。但也要清醒地认识到,今后的竞争将会愈发激烈,变数将会愈加复杂,提前布局、抢抓机遇,将有利于工银理财在行业中占据有利先机。”王海璐如是表示。

坚决贯彻集团战略 紧扣“共振点”

从国际经验来看,母行丰富的客户资源、完整的账户体系、全面的业务平台以及强大的品牌公信力都是助力其资管机构在全球市场占据优势地位的重要因素。同时,资管业务的迅速发展又会反哺母行,进一步满足客户多样化需求,提高客户粘性,增加综合收入贡献。

王海璐认为,这种关系在国内更为紧密:一方面,母行将自身在渠道客户、资产创设、风险管理、金融科技等方面的优势赋能于工银理财,助力加速发展和快速成长;另一方面,工银理财作为母行金融体系里贯通资金、资产、客户、渠道的关键支点,以战略一致性为前提,错位经营、补位发展,充分协助推动母行战略执行、经营转型以及重点工作开展。因此,找到并紧扣工银理财和母行之间的共振点,从而实现二者的同频共振、同向同行,是工银理财成立以来的初心和使命。

王海璐告诉中国网财经记者,一直以来,工银理财都是集团大资管业务的核心平台和旗舰品牌,在集团大资管战略的引领下,定位为集团的产品中心、轻资本的创收中心、客户经营的稳定器。而围绕这样的功能定位,工银理财充分借助母行优势,从多个维度持续发力。

具体而言,在渠道协同方面,上半年工银理财在新拓100万新规理财个人客户的同时,服务2600万个人客户和82万法人客户,通过发行理财产品、定制理财方案,拓宽客户广度,延伸客户深度,巩固母行资管业务市场份额和规模优势。截至2021年9月,工银理财自主发行并管理的理财产品规模已突破1.8万亿元,保持同业领先,以实际行动助力集团做大AUM (管理资产规模)蓄水池和MAU (月度活跃客户)活化器。

在风控协同方面,母行坚持风控强基,多措并举防范交叉性、输入性风险,因此工银理财在保持业务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传承了母行审慎的风控合规文化,建立上下贯通、目标清晰、权责明确的风险治理体系,持续加强全面风险管理,将风险管理工作嵌入投资流程,实现全流程管理和全风险覆盖。

在投教协同方面,工银理财始终践行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联合母行持续推进投资者教育工作。积极开展内部培训,助力一线销售人员做好投资者教育。主动举办理财沙龙,协同分行进行知识宣讲。不仅如此,还根据自身业务特色和投资者特点,打造具有针对性的差异化投资者教育体系,将投资者教育贯穿销售、产品和服务的全过程。此外,工银理财从产品布局、项目推荐、系统运营、考核评价、区域理财、境外发展等方面对标集团,建立健全联动发展机制,发挥“1+1>2”协同效应,打造双向双赢协同文化。

全面提升投研水平 释放“原动力”

“对工银理财而言,投资者的信赖和口碑是始终如一的追求与目标,是自成立以来重点把握的关键所在。而若想在母行奠定的坚实基础上百尺竿头更进一步,那么就需要长期聚焦于投研水平的打造、积累、转化和提升,实现由点到面,由量变到质变的突破。” 王海璐指出,投研能力的提升要从两方面着手。

一是持续增强硬实力。客观而言,工银理财在大类资产配置、固定收益、非标投资等领域具有相对优势,但与资管同业相比,投研能力特别是权益类投资方面仍有较大潜力和提升空间。因此,工银理财不断强化投研领域资源配置,逐步建立涵盖“本币+外币”、“股权+债权”、“基础+衍生”、“公募+私募”等各类工具的全覆盖、专业化投研能力,稳步形成以大类资产配置为核心、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特色化研究体系,持续构筑以现金管理、“固收+”、多资产组合、另类4大基础产品线与权益、量化、跨境3大特色产品线为主的“4+3”产品体系。截至2021年8月末,工银理财自主发行并管理的非现金管理类产品规模占比较年初提升8%,固收+及混合类产品规模突破5600亿元,产品结构不断优化。

二是全面提升软实力。工银理财成立以来,打造了“勤勉、专业、规范、互信、协作、高效”的投资文化,构建了“以投资引导研究,以研究驱动投资”的投研体系,投研互信和一体化进一步增强。特别是在人才队伍培养上,工银理财坚持认为专业尽责人才支撑是获得差异化竞争优势的根本保障。因此,工银理财立足资管行业人才驱动特征,持续强化高素质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优化人才引进模式,细化培训体系设置,深化核心人才储备,突出投资业绩挂钩考核机制导向,不断提升市场化和公司化经营程度。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展望未来,王海璐坚定地说道:“站在理财业务转型发展的历史新起点上,工银理财将不断夯实基础、练好内功,以专业的投资能力、优质的客户服务、严密的风控合规、稳健的系统运营助推工银集团理财业务高质量发展,全面提升市场竞争力和集团综合贡献,在支持金融供给侧改革、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满足居民财富管理需求和促进全社会共同富裕中发挥更大作用!”

随着2018年4月资管新规颁布实施,资产管理行业转型发展的序幕由此被拉开,银行理财子公司应运而生并实现快速发展,已积蓄成为资管领域的重要力量。作为大资管行业的新贵,脱胎于商业银行的银行理财子公司,如何依托母行的资源与渠道优势,从产品转型、业务发展定位、人才招募等方面进行差异化布局,形成自身核心竞争力,实现突围?未来发展又面临着怎样的机遇与挑战?中国网财经重磅推出《走进银行理财子公司》高端访谈栏目,聆听前沿智慧,见证资管行业巨变,共迎财富管理新时代!

统筹:孙朋浩   曾   蔷

撰稿:曾   蔷   王金瑞   蔺壮壮

设计:栗   宁

开发:梁   迪

中国网财经头条号

中国网财经客户端

中国网财经微信公号

中国网财经微博

中国网财经一点号

中国网财经百家号

中国网财经大风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