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04月25日 星期四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沪上生态家”变身“最美办公楼”

  • 发布时间:2015-07-05 07:15:00  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赵翰露  责任编辑:罗伯特

  梅雨季节,置身现代建筑设计集团的一栋新办公楼里,丝毫感受不到潮湿闷热。穿堂风徐徐吹过,送来墙上爬藤植物的清香。采光也好,尽管是阴天,靠窗工位不用开灯。这栋楼,说起来并不陌生。它正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区的一座展馆:“沪上生态家”。5年后的今天,“沪上生态家”已经变身成为现代建筑设计集团的创作研究中心,是一栋主打绿色、自然的“最美办公楼”。

  充满灵性的建筑空间

  “沪上生态家”是一栋四层小楼,坐落于上海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区内。当初的设计就很有想法:整栋楼嵌入“生态核”,引入四面八方的风;植物过滤净化系统,令室内空气清新;顶部屋面可以开合,引入阳光。这一美妙设想,如今经过了适应性改造,使办公使用的梦想成为现实。

  走进这栋办公楼,第一眼的感觉是通透敞亮。室内四分之三是一层层的办公空间,还有四分之一,从地下一层到顶层全部打通,缀以餐桌、楼梯、休憩区域,丝毫没有普通办公楼的压抑。顶棚和外墙是透明的,一抬头,就能看到外面满墙的植物。

  在这栋楼里办公的现代集团副主任工程师、美国绿色建筑认证专家瞿燕介绍,整栋楼里的植物,都经过专家精心设计光照角度,附有滴灌或喷灌系统。“像这样的阴雨天,雨水可以收集起来,经过过滤,自动滴灌墙面和屋顶的植物。”顶层的“第五立面”也没放过,当初做展馆时只作为设备层使用,如今设备被集纳起来,多出来的空间,已经变成了“空中花园”。

  从地下室到露台,到处都有充满灵性的空间。就算外面下起小雨,也有设计师抱着电脑来到阳台上,在爬藤植物和“城市最佳实践区”美妙建筑的陪伴下,寻找灵感。

  自然风自然光颠覆“密闭盒子”

  不过,美妙的景观和空间设计,并非这栋“最美办公楼”的核心价值。实际上,正应合它过去的名字“沪上生态家”,整栋楼的设计,与上海的环境、天气,密不可分。

  首先是通风。“实际上,上海的天气,不像北京或者香港,大多数时间,是不需要开空调的,反而要多开窗多通风。”瞿燕介绍。这也是绝大多数上海市民的生活习惯。这个道理,办公楼并不例外。只是,现如今大多办公楼,采用的是美式做法,不管屋外天气,只用空调人为制造舒适环境;而为了节能,又通常做成一个“密闭盒子”。下转◆5版(上接第1版)“最美办公楼”,完全颠覆了“密闭盒子”的传统形态。它不仅有阳台,有用来“拐弯”引入东南风的通风廊道;每个靠窗的工位边,还有一个宽度仅为10厘米的细长条小窗。“这扇窗开着通风,夏天不会带进来太多热量,下雨也基本不怕。”

  采光也一样。“最美办公楼”的设计师们相信,自然光是最舒适的光源。大面积落地窗引入了自然光源。阴雨天,一楼的靠窗工位,没有一个人开灯。阳光太强烈时,则可用电动百叶帘调节。顶棚也是透明的,超大号的百叶帘与玻璃之间有段距离,以确保百叶帘完全关闭时,也有光线进入。

  “被动式建筑”理念再引关注

  让自然风、自然光,代替人为营造的环境,并同样达到舒适的效果――“沪上生态家”在5年前提出的“被动式建筑”概念,今天看来,仍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2013年,现代建筑设计集团决定租用“沪上生态家”作为办公楼。为期近两年的设计改造中,不乏“大刀阔斧”的删改,但“被动式建筑”的精髓理念始终保留。“被动式建筑”通过设计阶段的精雕细琢,充分与建筑所在地的环境气候相结合,最大程度地利用自然条件,最大程度地减少人为影响,以达到舒适和节能的双重目的。

  “沪上生态家”变身办公楼,启用不到2个月,还没有确切的能耗数据。作为印证,现代建筑设计集团的另一所标杆性绿色建筑“申都大厦”,因为采用了多种“被动式建筑”等设计方法,每月耗电量下降了一半以上。环保上的好处也显而易见,尽管开张不到2个月,楼里基本闻不到新装修的味道。“这也是每天开窗通风的效果。”

  以适应在地气候的设计改造为核心目标,并不无谓添加其他“绿色环保设备”,这栋新生“最美办公楼”和它倡导的理念,已经引来了业界关注。“短期来看,可能设计建造上的成本要高一些,空间利用率也要低一点。”瞿燕说,“但长期来看,在运营上可以节能、减少成本,且没有额外的无效支出。形态上也非常适合园区办公。”她透露,开张以来,已经有多家园区业主前来考察。

热图一览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