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原上海申银证券公司和原上海万国证券公司于1996年7月16日合并组建而成,是国内最早的股份制证券公司,也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经营业务最齐全、营业网点分布最广泛的综合类证券公司之一。[详细]
中国第一家上市证券公司,是经中国证监会批准的全国性、综合类、创新类券商,全国首批保荐机构之一。截止2012年年底,公司总资产319亿元,净资产148亿元,净资本108亿元。[详细]
深交所1月21日下午发布公告称,申万宏源人民币普通股股票将于2015年1月26日在深交所上市。[详细]
昨日晚间,申万宏源发布公告称,申万宏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将于1月26日在深交所正式挂牌上市,证券简称为“申万宏源”,证券代码为“000166”,首日开盘价为14.88元/股。[详细]
如果仅以“1+1=2”的逻辑推算,申银万国和宏源证券合并之后,无论是规模、营业收入还是净利润都可以在同行业中挤进前五。“合并之前申银万国和宏源证券仅仅只是第二梯队,合并之后就可以视为第一梯队的券商,就规模来说有望与中信证券相提并论。”一名北京的券商高管表示。[详细]
证券行业整合并购已不是新鲜话题。但近期证券公司之间的合并逐渐增多。
相关人士透露,“预估证券行业的整合潮势在必行,今年110多家证券公司中,规模超过100亿的只有47家,预期未来券商数量可能只有现在的一半左右。”[详细]
市场分析认为,伴随着宏源证券和申银万国两大券商的合并,又催生了新的巨头公司,不排除合并或推升一波对券商股的炒作热潮。[详细]
分析师表示,从业绩和股价表现上看,在经济下行期,治理结构优异、明星业务突出、市场化彻底、成本费用控制出色的券商将脱颖而出。业务牌照全面、资本充实、融资渠道和融资能力强的券商更有望在行业整合过程中获得更高估值溢价。 [详细]
分析认为,1+1<2的问题在多次合并中已经显现出来,“两家券商合并之后,唯一能在短期内迅速提升的就是市场占有率,合并之后经纪业务板块可以快速增加交易量。但投行业务、固定收益类业务是很难在并购中得到好处的。这些业务的拓展主要是依靠其核心团队,部门本身就较为独立,在合并中几乎很难获益。”上述北京券商高管如是说,“并购的效益至少需要2~3年时间才能真正体现,而申银万国和宏源证券在合并之后是否能跻身一类券商也是需要时间的考验。” [详细]
上海一名券商高管更是直言不讳,“按照以往国内大股东主导下的证券公司合并案例来看,几乎都是失败的,目前券商之间同质化极为严重,合并根本达不到1+1=2的效果。并购对投行、债券业务没有任何意义,而在此前并购中较为值钱的经纪业务板块合并即营业部的合并,现在来看,价值也在不断缩小。现在营业部的业务已经全面开放,在这个节点来说,是否合并对营业部的业绩提升起不到太大效果。”
此外他还透露,“我们可以将并购理解为大股东的资产证券化,换句话来说也就是实际控制人的套现行为。在我看来,这次并购弊大于利。” [详细]
方正证券发布公告,证实8月27日停牌以来,已与民族证券及有关各方推进重大资产重组的相关工作,初步确定将通过发行股份的方式吸收合并民族证券。分析人士认为,如果重组溢价过高,也可能会在短期内侵蚀方正证券的业绩。[详细]
9月25日,海通证券发布晚间公告称,公司旗下子公司海通国际控股以约7.15亿美元购得恒信金融集团100%股权。本交易交割后,恒信金融集团将成为海通国际控股的一家全资子公司和本公司的一家间接控制全资子公司。[详细]
广发证券7月25日发布公告,称其孙公司广发期货(香港)有限公司从法国外贸银行手中收购了NCM期货公司100%股权,初步对价3614.21万美元,占公司2012年底经审计净资产的比例约为0.67%。[详细]
5月22日,中信证券发布公告称,公司拟以不超过20亿元的价格受让华夏基金10%的股权,并注明5月21日股权挂牌截止时,仅中信证券一家向无锡产权交易所递交了举牌申请,举牌价格为人民币16亿元。至此,中信证券回购华夏基金10%股权落定。[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