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息了,存款利率非全一浮到顶
- 发布时间:2015-03-04 06:33:47 来源:深圳特区报 责任编辑:罗伯特
■ 金融行业记者 陈丹淳
新年新气象,刚开工没多久,央行动作迅速,自去年11月宣布降息、今年2月降准后,决定自2015年3月1日起下调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面对央行降息,银行存款利率调整方案不一,有别于上次降息时多数银行选择“一浮到顶”的情况。华夏银行研究员杨驰认为,存贷款利率仍然有一定的下调空间,预计今年根据经济形势变化和流动性情况,还会有1-2次左右的降息和2-3次降准政策出台。
进一步推动利率市场化改革
2月28日,央行宣布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2.5%,同时结合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将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由存款基准利率的1.2倍调整为1.3倍。
记者从各大银行官网上了解到,各家银行调整方案显示出更明显的差异化定价。
江苏银行、包商银行、渤海银行等依旧选择“一浮到顶”,三个月、半年、一年、两年、三年期存款利率分别为2.73%、2.99%、3.25%、4.03%、4.875%。江苏银行五年期存款利率高达5.2%。
相较前次许多银行选择“一浮到顶”,这次20%的上浮度成为主力。大部分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选择上浮20%。例如,平安银行三个月、半年、一年存款利率分别为2.52%、2.76%、3%,华夏银行、宁波银行、杭州银行等都采取相同利率,只是在两年期、三年期和五年期后各行或高或低,又有所不同。
五大行中,中行、农行、工行、交行步调一致,只有建行与众不同。前面四大行调整最高上浮利率是三个月定期存款上浮11.9%,为2.35%。其余半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上浮10.8%、一年期上浮10%、两年期上浮4.8%,三年期并无调整。建行较为“给力”,最高为三个月定期存款利率上浮19%,为2.5%。其余半年期定期存款上浮17.4%、一年期上浮16%,两年期和三年期的调整与其他四大行一致。
央行有关负责人表示,金融机构自主定价能力持续提升,已初步形成差异化、精细化的存款利率定价格局。尤其是在存款保险制度即将推出,相关配套改革取得重大突破的背景下,进一步扩大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条件基本成熟。存款利率浮动区间扩大后,金融机构的自主定价空间进一步拓宽,有利于促进其完善定价机制建设、增强自主定价能力、加快经营模式转型并提高金融服务水平,同时也有利于健全市场利率形成机制,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加大力度缓解实体经济融资难
此次采取对称方式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其中,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由2.75%下调至2.5%,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由5.6%下调至5.35%;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及个人住房公积金存贷款利率相应调整。
央行有关负责人表示,由于央行公布的基准利率仍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再次下调贷款基准利率可望直接对金融机构贷款实际利率产生一定下拉作用。同时存款基准利率的进一步下调,也有利于降低金融机构筹资成本,带动各类市场利率和企业融资成本继续下行,对于进一步缓解企业融资成本高问题具有积极作用。
受此消息影响,本周一即降息后第一个交易日,LPR(贷款基础利率)下跌21BP,1年期贷款基础利率为为5.30%。
华夏银行研究员杨驰认为,当前,受金融脱媒、影子银行影响和互联网金融冲击,资金流出银行体系的趋势日益明显,市场利率上升使得银行和企业成为高成本的共同受害者,银行的贷款定价下降空间有限。要解决实体经济融资难的问题,一味加大信贷投放并非最佳选择。融资渠道过于依赖信贷资金不利于企业的资产负债管理,利息支出过高导致企业现金流枯竭是当前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的原因之一。长远之策还是要发展直接融资市场,鼓励企业通过股权融资来解决资金问题。此外,利用人民币适度贬值,增强企业出口竞争力也是解决当前企业生产经营不景气、库存较高的对策之一。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