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03月29日 星期五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字号:  

下一站,国际!

  • 发布时间:2014-12-04 08:33:07  来源:中国民航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罗伯特

  □本报通讯员 王战兵 宋中朝 吴双桐

  2014年11月24日,随着一封由EASA(欧洲航空安全局)官网邮箱发送的电子维修许可证证书被传送到东航工程技术公司西安维修基地质量经理的邮箱之中,东航西安维修基地正式成为东航直属维修单位中首家获得空客A320机体大修、APU修理、IDG修理和NDT特种作业4个类别的EASA维修许可的综合性飞机维修企业。

  所谓EASA145部维修许可证,是欧洲航空安全局针对飞机维修机构实施的法规和相关审定规范的认证许可。经过EASA批准的维修企业所提供的维修产品和服务将适用于整个欧洲,而无须再取得各国的批准。这就意味着,取得认证的维修单位,也就获得了进军欧洲民用航空器维修市场的资格,走上了国际舞台。

  打开国际市场大门的敲门砖

  在基地刚开始论证进行EASA取证工作的时候,存在不少质疑和反对的声音。他们认为进行EASA认证是劳民伤财的事情,因为要符合欧洲航空安全局的维修认证许可,必须在原有的维修手册、人员资质、硬件工装设备、厂房设施以及运行体系等多个方面进行大量的、细节性的整改,以保证自己的维修系统符合EASA的规定要求。既然基地已经拥有了国内的维修许可,按照相关维修规章和适航法规开展自己的维修工作即可,没必要再进行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

  但这样的观点其实是经不起推敲和实践的。从长远看,一个维修单位如果仅满足于在国内的发展,而不转换模式着眼于未来,那么面对未来20年年增长率高达10%的民用航空机队市场,无论是其生产管理体系,还是安全质量控制体系,都将出现力不从心的局面。而从维修成本控制方面来考虑,每年各大航空公司包括东航在内均有租赁时间到期,需要办理退租手续的飞机。为了确保飞机的可用性,多数租赁公司都会要求航空公司在退租前将飞机送至具有EASA或FAA(美国联邦航空局)认证的维修企业进行定检维修。将这些飞机送至国外具有认证资质的维修企业进行维修,其维修成本是十分高昂的。但假设自身拥有EASA维修资质呢?在这个想法被提出后,只需简单计算就会发现,这将为企业节省大量的维修费用。

  显然,如果从发展和节约的角度来看,EASA的取证工作对于东航西安维修基地而言,已经是势在必行了。但宏观的对比和微观的个体数据分析,并不能成为一家国有大型企业开展一项重大工作的理由。为了评估EASA取证工作对于东航西安维修基地乃至整个东航发展的作用与意义,基地派出人员开展了大量的走访和考察工作,针对基地本身特点和航空维修市场进行了量化的可行性分析。最终,在东航股份公司和东航工程技术公司的支持下,正式开始了取证工作。

  五大支撑一个都不能少

  事实上,对于国内的航空维修企业而言,获得EASA认证,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它需要从体系差异对标、取证项目符合性评估、EASA手册编写、关键人员培训、差异问题整改五个方面进行综合性的、细节性的改变。任何一个方面出现任何一个细节性的问题,都无法取得认证。

  为了达到EASA对飞机维修实施法规和相关审定规范的认证要求,基地首先要做的就是将现有的生产运行体系和安全质量管理体系同EASA体系进行对比,找出二者之前的差异,然后以“两标相校取其高”的标准,来完善自身体系。

  这样的对比,要从安全质量管理的每一个细节着手,从生产运行的每一个流程展开,不要说定检深度维修的每一个细节,仅基地所拥有的710项2076个件号的附件维修项目能力,都要一一核对,其中的工作量和工作难度可想而知。自2012年12月认证工作正式开展以来,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内,基地就完成了体系差异对标的全部工作。

  在完成对标之后,基地又组织精兵强将,由精通EASA规章的管理人员牵头,根据基地具体情况开展了对取证项目符合性的评估工作。而在这项工作中,又包括评估完善器材报废程序、航材标签挂签及外委程序、根据EASA规章及相关要求形成系统差异评估报告、制订整改计划等多项具体内容。

  为了进行充分有效的评估,仅由骨干人员和部门关键人员协同召开的例会就多达28次。而每一次的会议都意味着每一位相关责任人要进行大量的对标和整改工作。同时,在评估过程中,与取证工作有关的骨干人员和部门关键人员还会在现场协同办公,有针对性地编写与安全质量体系、生产运行体系相关的维修手册文件和法规性手册。

  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无数工作人员主动放弃休息时间,对着全部由英文写成的适航法规和维修手册进行刻苦钻研。最终,他们完成了200多万字的手册编写和修订工作。而在其中,为了达到EASA对人员资质的相关要求,基地共举办了5期104人次的英语培训班,并派驻相关人员到具有资质的培训企业进行探伤、机体和维护等项目的培训。同时,他们还组织基地所有人员进行了相关的手册差异培训。

  此外,为确保硬件设施达到要求,基地除了继续深入开展由“5S”工作现场管理工作派生出来的“7S”管理工作之外(增加了安全和服务两个“S”),还投入大量资金对厂区道路、厂房、工具设备和安保设施等进行了整改,使基地的整体软件与硬件设置达到相关要求。

  好似雕琢一块“美玉”

  经过开展大量的基础工作,2014年7月,基地迎来了EASA审核官员的初次审核。为了迎接现场审核,基地又在初审前夕对关键岗位进行了强化训练,并对维修现场进行了英文模拟审核。在为期3天的审核过程中,审核官员围绕符合性、追溯性、逻辑性和真实性“四大关键词”,重点对基地的质量管理体系、生产计划体系、生产保障体系、维修实施体系、培训体系“五大体系”构建和运作情况,以及厂房设施、工具设备、器材、资料、人员等“五个要素”进行了严格审核,并提出了具体的整改意见。

  在发现问题后,就一定要整改。要想自己成为美玉,就不能没有雕琢。为了按照EASA规章和标准尽快完成整改,针对审核官员提出的问题和改进项目,基地又迅速召开了EASA审核问题专题分析会,对需要整改的内容从实际细节入手,逐一进行分析研讨,并制订了整改计划。在这之后的3个月中,一次次地修订,一次次地改进,为每个问题都提供了完整的整改方案。最终,所有整改情况均得到了审核官员的认可,东航西安维修基地的EASA取证工作顺利完成。

  相关负责人指出,东航西安维修基地EASA认证,是在东航工程技术公司“专业化、产业化、市场化”的背景下,在“东方航空技术有限公司”即将挂牌前夕取得的,更是在基地走向市场、面向未来的形势下取得的,对基地实现公司“三化”目标以及落实东航机务系统由保障型走向经营型的战略,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从短期看,这将有效提高基地的维修品牌知名度,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节约公司的运行成本;从长期看,将促进企业管理能力和质量体系建设品质的提高,从根本上提高企业的综合实力。

  根据计划,未来,东航西安维修基地将积极、持续、严格地将EASA的理念和标准真正体现在维修管理及维修行为中。下一步,他们还将为获得FAA维修许可认证作准备。

  视点

  国内维修企业的国际化步伐正在加快

  伴随着民航业的发展,我国MRO(飞机维护、维修与大修)业在维修能力、人才建设以及行业法规和监管建设等多个领域,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国内很多MRO企业已构建了由航空器机体定检、发动机翻修以及相关部附件维修组成的较为完整的维修产业链,成为保障我国民航安全运行的基础。在此基础上,随着全球化进程的逐步加快和国内民用航空维修市场的加速发展,不断发展中的MRO企业开始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

  在他们面前,一边是广阔的国际和国内第三方民用航空器维修服务需求;一边是仍与国际标准存在不小差距的自身安全质量体系,以及亟待完善和健全的维修体系。对于国内的MRO企业而言,摆在面前的路有两条:要么满足于取得国内维修许可,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里继续耕耘;要么积极健全和改善自身,下大力气完善整体维修系统和安全质量体系,从本航空公司走向第三方市场,从国内走向国际,进入国际民用航空维修市场,走“产业化、市场化、专业化”的道路。

  像东航西安维修基地一样,当前国内不少MRO企业在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面前,积极迎接挑战,加快了迈向国际市场的步伐。具有EASA、FAA维修资质,是很多国际第三方客户对维修厂家提出的具体要求,而这也成为了国内MRO企业国际化进程中须首先解决的问题。为敲开进军国际航空维修市场的大门,国内很多MRO企业纷纷开展了相应的取证工作。对于他们来说,取得认证意味着其在维修管理等方面已经达到了国际公认的水平。同时,也意味着一种经营模式的转变。这使他们获得了承接国外民用客机机体维修项目的资质,不仅有利于其拓展第三方市场,而且能为企业带来巨大的技术和市场发展空间。

  当然,在不断发展自身的前提下,国内MRO企业要想更好地迈开国际化步伐,仅取得国际维修资格认证还是不够的。综合服务能力的需求带动能力范围的扩大,国内MRO企业还应具备国际化的视野和管理理念,采用专业化的运作方式,积极塑造自身的品牌形象,提高市场营销水平,加强与国际客户间的沟通与联系,营造公平、诚信的商业氛围。同时,寻找企业间、产业间的合作机遇,将以市场带动合作变为以资源带动合作。

  此外,随着机队规模的不断扩大,基于成本考虑,航空公司会要求MRO企业充分利用短期停场的时间进行低级别的维护,或将站点维修服务全部委托出去。而大趋势是航空公司之间互相进行委托异地航线维修。从国际维修市场的需求变化来看,MRO供应商的综合维修能力和整合维修服务将愈来愈被市场看重。我国国内MRO企业也应顺应其中的趋势。

  国际知名咨询公司TeamSAI曾预测,全球MRO业的规模将从2011年的469亿美元增加到2022年的690亿美元,年均增长率为3.9%。在广阔的国际维修市场上,相信取得“国际通行证”的国内MRO企业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王芳)

热图一览

高清图集赏析

  • 股票名称 最新价 涨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