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源 财富源

2024年03月19日 星期二
更多企业家

创业十年致青春 归来仍少年

完整版

认准方向迈出创业第一步.

合伙人离开 面临发展“阵痛”

开辟B端行业新赛道

“天气+” 开启气象服务新模式

中国气象服务千亿蓝海市场

专访墨迹天气CEO金犁:创业十年致青春 归来仍少年

2019-12-30    中国网财经《中国力量》 记者/李春晖

  今年是墨迹天气上线十周年,也是金犁创业十年。

 

  十年来,金犁无论外貌还是工作风格,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从一个面白无须的微胖青年,变成了短髭劲瘦中年;从一个因为产品设计方案与同事争执不下、敲开陌生邻居的门“评评理”的工程师思维创业者,变成了给予员工足够空间、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和创造性的企业管理者。

 

  十年来,金犁创业的初心没有变,依然是希望产品能“服务很多的人”,只不过现在这个愿望的范围由国内扩展到世界、由个人拓展到各行各业。

 

  创业十年致青春,归来仍少年。

 

  一个年轻程序员的野望

 

  辞职创业通常需要一个强烈的内在动机。金犁创业念头的兴起,带有一些理想主义色彩。

 

  大学毕业后,金犁加入塞班,成为一名软件工程师。当时塞班是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机操作系统,金犁梦想着会有10亿人用上自己写的代码,对未来充满期待。

 

  但世事难料。过了一年半,塞班被诺基亚并购。诺基亚有做同样工作的小组,于是金犁所在小组开发的程序没有了用武之地。金犁在诺基亚又写了一年半代码,等来的是诺基亚决定不再做塞班系统。

 

  “我写了三年的代码,没有被任何人用到,很沮丧。”这使金犁有了辞职创业的想法,“希望能写一款很多人会使用的产品。”

 

  按当时2008年的国内收入水平,外企的薪资非常有竞争力,放弃这样一份工作需要很大决心。金犁辞职创业的想法遭到了家人朋友一致反对,大家觉得在大企业稳扎稳打、升职加薪才是正途。

 

  金犁自己也犹豫许久。他把辞职创业的利弊列了一个清单,风险、收获……反复比较、反复权衡。

 

  “在大公司里面,我们是被分配指定任务,因为公司战略已经定下来了,我们需要去承接战略。”金犁称,“但是我有一些自己的想法想去尝试。我希望有一个舞台,能把自己的想法真正的去展现出来。”

 

  最终,金犁不顾家人朋友的劝阻,离开了诺基亚。

 

  虽然怀揣着“做一款很多人会使用的产品”的抱负,但当时金犁并没有把握能够成功。“我想的是至少在年轻的时候试一次,就算失败了也没关系,再找工作。”

 

  这一年他26岁。

 

  起始于“秋高气爽的五四青年节”

 

  对于创业方向,金犁希望他做的产品具备三个特征:一是大众普遍需要,二是使用频次较高,三是必须联网才能使用。“因为只有联网我才能知道到底有没有人在用、有多少人在用。”

 

  在创业方向确定的过程中,一方面金犁做了很多调研,发现天气是一个在国内还没有被很好满足的品类,他判断自己能很快做到行业领先;而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一条新闻:南方某地气象灾害来临前,当地政府通过短信进行预警通知。由于短信覆盖和接收范围有限,很多家庭没能及时防范,遭受严重的生命财产损失。受到这条新闻的影响与启发,金犁想能不能研发一款可以及时报告精准气象信息的APP,让更多人能够提前预知灾害。于是,金犁决定做天气类产品。

 

  拿着全部3万多元积蓄,金犁和两名大学同学一起,开始了创业历程。

 

  “生活费骤减,一年多没有买过衣服,那时候最主要的消费就是吃饭和坐地铁。”金犁回忆道。最开始三人连办公场所都没有,就只是各自在家工作,线上沟通,一周碰一次头。

 

  金犁找了个大学宿舍里常见的小折叠桌,架在床上,就坐在床上写代码。“每天和用户交流,然后写程序,非常投入。”金犁称,“从早上起床一直工作到睡觉,每周工作7天,一直写到动不了、无法起身,有几次写到身体扛不住了。”

 

  非常累,但也非常充实。“虽然说那个时期物质上没有什么满足,但精神上得到很大的满足还有磨练。”金犁称。

 

  墨迹天气第一版软件是在2009年上线的。金犁和两位创业伙伴选择了五四青年节这一天,在圈子内非常知名的塞班论坛发布。

 

  这个标题为“在秋高气爽的五四青年节,动画效果打败iPhone天气的APP——墨迹天气上线了!”的贴子短时间内浏览量迅速飙升。金犁他们还来不及击掌相庆,就发现点击进去的网友都在回帖里吐槽“秋高气爽的五四青年节”这一表述。

 

  三个小伙伴一边懊悔犯了如此一个常识性错误,一边又发现这个错误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流量,进而哭笑不得。

 

  墨迹天气上线第一天过得一波三折。帖子发布半个小时后,金犁三人发现他们在论坛各个板块发的帖子都被删除了,相熟的网友说可能是因为帖子看起来像商业广告,而且他们又是新注册用户。

 

  这可怎么办?塞班论坛是金犁三人在当时所拥有的资源下能找到的最大推广渠道。正当他们一筹莫展时,塞班论坛一位ID为“进化者”的“军长”级别高级用户将墨迹天气的帖子重新发了一遍,站在用户的角度向其他网友推荐。又过了15分钟左右,新的一批用户发布的墨迹天气帖子出现在论坛。

 

  就这样,新生的墨迹天气最大的推广渠道总算保住了。当时塞班论坛每天能给墨迹天气带来1000-2000左右新增用户。

 

  从程序员向企业管理者蜕变

 

  2009年到2019年,是我国移动互联网从无到有、从萌芽到井喷的十年。面对每年亿级新增用户的巨大人口红利,一款好产品真的可以包打天下。

 

  与同类产品相比,墨迹天气的动画效果更炫,同步一次消耗的流量最低只有同类产品十分之一。要知道当时还是2G时代,网费非常贵,消耗流量小是重要竞争优势。

 

  墨迹天气上线一年左右,就做到了同类产品中用户规模第一。2011年,墨迹天气第一个iPhone版本发布,用户规模首次突破1000万。2012年,上线时景社区功能,用户规模突破1亿。2013-2015年,用户以每年1亿左右的增量快速增长。2019年,墨迹天气已经拥有6.5亿用户和1.49亿月活。

 

  随着企业规模越做越大,金犁不再需要亲自上阵写代码,转而面对更多管理、调度工作。

 

  不少互联网行业大佬都是程序员出身,随着企业规模扩大,转换角色成了必须要迈过的坎。

 

  程序员的思维是直接的,面对的事物是0和1,但管理往往是“0.1-0.9”的问题。管理者需要容忍员工的缺点,允许员工犯错,考虑员工情绪变化,调动其积极性,要与喜欢的人、不喜欢的人打交道。

 

  越是热爱编程的人,转型起来越痛苦。周鸿祎花了三年时间才把程序员的心态调整过来,雷军则是遭遇了市场当头棒喝之后,被逼无奈转换角色。

 

  金犁的角色转换是在“阵痛”之后完成的。

 

  墨迹天气规模做大之后,金犁与两位创业伙伴之间的分歧逐渐显现。“我们在经营理念、管理方式等方面有分歧,产生了很多争论。我们也曾引入一些投资人去做调和,但最终在配合上仍无法做到1+1>2的效果。”金犁回忆道,“我们互相尊重各自的想法,后来就决定各自发展。”

 

  两个创业伙伴的离开,对墨迹天气、金犁个人影响都比较大。“主要的设计和技术负责人离开了,当时发展的节奏一下就慢了下来。”金犁称,“工作重点就变成了怎么去搭建团队、怎么去招募新的负责人。我也把很多工作下沉下去,去做了一些以前合作伙伴做的一些事情。经过了大概三个月到半年左右的一个调整,增长数据才持续地恢复回来。”

 

  这之后,金犁开始主动改变管理风格。“以前是要高执行力,按照我的方法去执行。现在就是把大家积极性调动起来,吸引更多人才,有一个好的治理架构、激励体系等等,让整个组织发展得更好。”

 

  在金犁的办公室,四个大书架并排而立,占据了几乎一整面墙。金犁说这些都是“需要看的书”。

 

  诚然,企业生存需要什么,企业人就必须会什么。

 

  加深场景化服务探索 明年将有许多“大动作”

 

  墨迹天气APP近期刚刚发布了新版本,改版后的墨迹天气对界面设计和交互方式进行了再次升级,同时增加了40天晴雨预测和全球经纬度天气查询服务,“即使你到了南极,打开墨迹天气,当地的所有气候条件马上尽收眼底。”金犁表示。在产品和技术方面,金犁从未有过一丝放松。

 

  除功能上的优化外,墨迹天气在场景化服务方面也在逐步加深探索,在许多和天气强相关的使用场景中,打开新版墨迹天气相应模块,就能够快速解决相关需求。

 

  比如钓鱼板块,用户会看到相关渔场的天气状况,几点钟的温度最适合垂钓,结合季节和当天气候情况精准给出的钓鱼建议,省去诸多前期准备的麻烦。再比如出行,进入出行板块输入目的地,除了可以看到该地点近期气候变化外,还能看到与出发地的温度对比、湿度对比、紫外线情况等,方便出行前的准备。墨迹天气将这些碎片化需求进行整合,将其延伸到场景化服务中,既是对自身服务能力的升级,也是在连接人与环境方面的探索与尝试。

 

  在商业化气象服务领域,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市场已经比较成熟,但在我国仍处于发展初期。这也意味着天气服务与气象经济有望成为下一个“蓝海”。

 

  2015年时中国气象局发布《全国气象现代化发展纲要(2015-2030年)》,提出“鼓励和支持各种所有制气象服务企业和非盈利性气象服务机构发展,保障其在设立条件、基本气象资料使用、政府购买服务等方面享受公平待遇。”自此,商业化气象服务迎来了政策机遇期。

 

  中国气象服务协会曾经预测,2025年我国气象服务产业规模将达3000亿元。“墨迹天气在这10年里已经积攒了大量的气象技术和品牌价值,我们希望在未来to B端的蓝海市场里面有很大的一个发展。”金犁称。

 

  2016 年,墨迹天气提出“天气+”战略,组建企业服务团队,通过深入气象数据、气象咨询和气象服务的挖掘,为企业端客户提供气象数据服务、企业级软件产品服务、全面解决方案服务。目前墨迹天气在企业端的解决方案已经覆盖农业、航空、物流、电力、保险、高速公路、铁路、网约车、物联网等行业。

 

  金犁认为,“天气+”的最终呈现方式,是让气象服务越来越多的渗透到每一个行业领域,最终达到赋能世界的目的。“除了提供更多、更好的行业解决方案外,标准化、规模化的to B产品将是墨迹天气重点努力的方向之一。”

 

  金犁透露,在to B端,墨迹天气明年将有许多“大动作”。“墨迹天气明年会加大在B端的产研投入,我们已经着手接洽了一个十分有意义的项目,由于尚未公开,我暂时不能在这里提及,但可以确定的是,我们在B端的气象服务能力正在不断提升,我们的用户规模在不断扩大,在未来,企业气象服务收入将会是墨迹天气总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金犁称。

 

  在墨迹天气即将跨入下一个十年之际,金犁有了新的野望:“希望未来我们能成为一个全球领先的气象服务企业。我们的使命是通过气象赋能世界。”

 


出品人:张世福

制片人:陈晓芬

监  制:杨  威

统  筹:张少雷  策  划:李春晖 畅帅帅

编  导:刘津池

摄  像:刘津池 赵金博

设计制作:崔志梅 杨雪 畅帅帅


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