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到,为了服务好地方经济,有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开始成立自己的“招商办”。清科研究中心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人民币基金募资数量和规模占比均超过市场九成,国资、政府引导基金等国资背景管理人持续活跃,是人民币基金崛起的主要原因。
近两年“募资难”成为私募股权创投行业绕不开的话题,业内人士表示,目前市场不缺钱,但是缺少愿意参与投资的资本。行业“募资难”的症结在退出环节,畅通产业并购等交易类型的退出通道,是当下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人民币基金强势崛起
近日,清科研究中心发布《2023年前三季度中国股权投资市场研究报告》显示,前三季度,私募股权市场募资规模达13521.53亿元,同比下降20.2%。
分季度来看,募资市场呈现出缓慢回升态势,第三季度募资规模在大额基金的拉动下达到4906亿元,环比上升9.5%。据统计,前三季度14只募集规模超百亿元的大额基金中,有7只基金于第三季度完成募集。
一般来说,划分资金来源,私募股权基金分为人民币基金和外币基金两类,人民币基金近年来强势崛起。
今年前三季度,人民币基金募资规模12603.98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4.2%;外币基金延续下降趋势,前三季度募资规模约为917.55亿元人民币,同比降幅达到了59.0%。
无论从募资基金的数量和规模来看,今年前三季度,人民币基金占比均超过市场九成,而这一比例在近几年持续攀升。其中,人民币基金规模占比是自2018年以来,首次超过90%。
国资出手缓解“募资难”
近两年,“募资难”成为私募股权行业的热门话题,今年前三季度行业募资规模同比持续下降的数据,侧面印证了“募资难”这一问题的客观存在。
“今年募资确实很难,我们募资进展大概比往年少了20%的水平,市场上出资大部分来自政府、国企。”海通开元董事长张向阳表示。
确实如此,国资、政府引导基金等国资背景管理人持续活跃,是人民币基金崛起的主要原因。数据显示,前三季度,人民币基金中,国资背景管理人的活跃度仍然较高,除新募集金额不足1亿元的基金外,其余各规模区间的新募基金中,国资背景管理人所管基金的总规模占市场整体比例均超过五成,且这一比例随着基金规模的增大逐渐上升。
此外,今年前三季度,新募集金额在100亿元及以上的大额人民币基金均由国资背景管理人发起设立并管理。
张向阳表示,投资机构拿到国资的钱后为地方招商引资的压力比较大,因为要服务好当地的经济,据了解,行业里有一些投资机构甚至已经开始建自己的招商部门了。
行业挑战在退出环节
“市场总体上并不缺钱,目前比较难的一个问题在于,国资进入到市场以后,如何引起市场社会资本的跟进,而这其中最大的问题在信心上。”华盖资本董事长许小林表示。
天图资本创始合伙人、CEO冯卫东也表示,目前市场上不缺钱,但是缺资本,愿意投出去的钱才叫资本。
对此,张向阳表示,机构募资过程中,很多LP(投资人)现在主要看GP(投资机构/管理人)的DPI(现金回报率),并不看IRR(投资内部收益率),LP主要考虑的是GP如何真正把钱赚到,因此,投资后如何退出成为GP主要考虑的问题。
“行业目前最根本的挑战在退出环节。”冯卫东表示,除A股外,行业还有很多其他退出通道,尤其是作为离岸市场的香港市场,近两年,无论是港股还是A股,很多赛道调整很大,影响了投资者信心,也进一步影响了一级市场的估值,导致募资难、投资也很难。
鼎晖投资高级合伙人李磊表示,投资时不论是并购阶段的项目还是成长期的项目都需要考虑多元化的退出渠道,过去退出渠道较为单一,集中以IPO上市退出为主。如今,企业通过IPO上市的周期逐渐变长,那些排队上市的企业经营现金流和业务增长所需的融资或可以通过产业并购等交易类型退出机会实现。
(责任编辑:谭梦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