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公司年底规模冲刺战再度打响。固收类产品往往是基金公司在年底冲规模的“利器”,但今年一些基金公司对规模的追求更加精细化,对ETF等产品持营的力度加大。
不过,一年一度年底冲规模的竞争模式也在逐渐改变,在公募行业愈发着眼长期的背景下,短期规模和业绩的考核逐渐弱化,有多家基金公司明确表示不会在年底冲规模,要通过提升投研能力,为持有人带来更好的收益,在日常的新发和持营中增加管理规模。
规模冲刺战如期上演
距2023年收官只剩下一个多月的时间,每到年底,公募基金行业规模和业绩的排名总是格外惹人关注,规模和业绩的“排名战”也成为了一些基金公司每年年底例行的工作安排。“冲规模的任务还是有的。”北方一家大型基金公司渠道业务负责人说。
事实上,从三季度开始,一些基金公司就开始未雨绸缪,为全年管理规模的排名而努力。一家中型公司旗下某只债券型基金规模在三季度增加近100亿元,但观察这只基金在三季度的表现,只能用“中规中矩”来形容,该基金的收益率在三季度与同类产品平均收益率相当,并没有惊艳的表现。
为什么这样一只表现平淡的产品能出现近百亿元的新增规模?该公司渠道部门人士坦言,这主要是为了维持公司在行业里非货规模的排名。今年由于权益市场波动较大,公司旗下一些主动权益类产品表现不及投资者预期,多只产品遭遇赎回,所以公司通过固收类产品吸引投资者,保持整体管理规模的稳定。
华东一家中小基金公司相关业务负责人介绍,临近年底,公司在货币基金规模的增长上发力,以此来维持整体管理规模的稳定。“虽然大家都看不上货币基金规模,我们为了维持规模增长,还是会通过多个渠道,发力货币基金的营销。”
非货规模是考核重点
年底冲规模的戏码虽然每年都会上演,但想在短时间内让基金公司管理规模再上一个台阶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对于今年而言,年底冲规模就是‘美好的愿望’和‘惨淡的现实’之间的距离。”一位大型基金公司渠道业务负责人说,“年底我们会继续努力持营。持营的方向还是在固收类产品,非货规模仍是各家考核的重点。”
每年基金公司冲规模的方式都有所不同,一般来说,债基等固收类产品是基金公司在年底冲规模的重点对象。
“和往年相比,我们对规模的追求更加精细化。”上述北方基金公司渠道业务负责人说,“在今年的市场行情下,最好冲规模的还是ETF和固收产品,这两类产品我们会发力持营,固收产品冲规模的主战场在互联网渠道和机构,ETF今年则有天然的优势,各个渠道也都喜欢卖。但是主动权益基金,今年确实很难卖。”
南方一家中型基金公司负责人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现在各家基本都只考核非货规模,在今年的市场环境下,冲规模基本锁定在让券商帮忙冲ETF规模,基金公司需要拿出相应倍数的交易量来作为对价;此外,债券基金也会通过分红吸引机构客户来冲规模。
理性看待规模排名
近期,“年底冲规模”这种短期主义行为在公募基金行业得到了一些改变。一位大型基金公司人士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他所在的公司今年明确不会在年底冲规模。他介绍,基金公司在年底找“帮忙资金”冲规模成本相对较高,而且这些申购资金并不是有效管理规模,不会给基金公司带来实质性规模的增长,更不会带来利润,对于基金公司来说是个“赔本买卖”,不利于公司的长远发展。他表示,即便面临大股东的考核,公司也会秉持长期主义,通过提升投研能力,在日常的新发和持营中增长规模。
另一家基金公司也明确表示,不会年底冲规模,而且公司在多年前就已经放弃年底冲规模的工作。该公司市场部负责人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除了业绩方面的考虑,在今年的市场环境下,公司也腾挪不出渠道资源在年底冲规模。虽然今年市场表现并不算好,但新发的产品却不少,尤其是同质化产品同时发行时,能否取得更大的首发规模,或者仅仅“保成立”,都非常考验公司的渠道能力。有些公司甚至会让渡一些利润,比如给券商、银行等渠道更高的销售提成,以此来刺激渠道多卖自家产品。
除了基金公司自身年底冲规模的驱动力不如从前,基金公司股东、基金销售渠道等也越来越理性看待基金公司年度规模的排名。越来越多的基金公司股东对基金公司业绩、规模方面的考核更加看重长期。此外,渠道和普通投资者对基金公司的考察也不再唯规模论,一些以主动权益投资见长的基金公司已经建立起良好的口碑,即使基金管理规模暂未跻身头部,旗下基金产品仍然会得到投资者青睐和认可,银行、券商等渠道会综合考虑中小基金公司的产品,投资风格稳定、业绩持续良好的基金经理管理的产品也会进入他们销售的“白名单”。
(责任编辑:谭梦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