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1日,中国环境新闻工作者协会与北京化工大学联合发布《中国上市公司环境责任信息披露评价报告(2018)》(下称《报告)。这是该报告连续第七次向社会公开发布。
报告显示,2018年中国沪深股市上市公司总计3567家,已发布相关环境责任报告、社会责任报告及可持续发展报告的企业共928家,其中,发布环境报告的企业共18家;未发布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相关报告的企业共2639家。
《报告》显示,在国家重点监控企业排名前20家企业中,钢铁上市企业有6家,分别是太钢不锈列第4位,宝钢股份列第5位,马钢股份列第6位,柳钢股份列第9位,南钢股份列第11位,鞍钢股份列第14位。
国家重点监控企业排名前20名的企业名单

《报告》发现,2018年已发布报告的企业数量共928家,比2017年增加了71家。 其中,沪市为555家,深市为373家。 发布报告的上市公司环境责任信息披露度明显提升,总体平均得分约33.14分,相比2017年指数分数提升6.32%。 已发布报告的928家上市公司中属于国家级重点监控企业的有76家,总体平均得分为40.69,各项指标得分均高于总体企业平均得分,但仍为二星级水平,处于发展阶段。 其中四星半级为10家,比2017年增加2家; 四星级为21家,增加1家; 三星半级为59家,增加18家; 三星级为66家,增加4家。 2018年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评价排名前10的“先锋”企业为: 复星医药、科伦药业、景兴纸业、恒邦股份、粤桂股份、京东方A、中集集团、驰宏锌锗、中国铝业、海亮股份,评级均为四星半级。
2018年未发布上市公司环境信息责任披露报告的企业中,山西三维(违法倾倒工业废渣)、先河环保(环境监测数据造假)、沙钢集团(工业固废污染土壤水体)、蓝丰生化(固废污染)、罗平锌电(重金属污染)、辉丰股份(有害废水偷排)、华自科技(超标排放污水)、安纳达(废气污染)、渤海股份(超标排放污水)、武进不锈(固废污染)等公司均因环境污染问题被国家、省、市各级生态环境部门处罚。

中国环境新闻工作者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李瑞农介绍,从区域来看,京津冀地区企业环境责任信息披露指数总体分数略高于全部样本平均水平。在928家样本中,属于京津冀地区的企业有157家,占比16.92%。
“披露信息的公信力仍有待提升。”李瑞农说。报告称,第三方机构对报告信息披露的审验是提升环境信息披露质量的一个重要促进方式。2018年,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报告经过第三方机构审验的数量为101份,占比10.88%。虽然较2017年有所上升,但总体仍然偏少。
“上市公司是资本市场的基石,在落实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方面责无旁贷。建立强制性环境信息披露制度有助于提升上市公司质量,也是资本市场稳健发展的重要制度、促进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的重要举措。”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胡军表示,目前,一些上市公司披露环境信息不完善、不规范、报喜不报忧,披露信息不实的案件也在增加。应保持上市公司强制性环境信息披露的高压态势,制定具有行业特色的中国企业环境责任信息公开分步提升战略。
(责任编辑:李冰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