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家庭幸福感调查:与父母临近但不同住最幸福
- 中国网 www.china.com.cn 2013-01-11 11:34
打印 |
转发 |
评论
制图:宋嵩
【核心阅读】调查显示,影响中国家庭幸福感的因素,按相对作用大小依次为:家人健康、夫妻和谐、有自己的住房、子女成才和心态好。
调查表明,家庭幸福感较高的人群特征为:
老年、女性、初婚、受教育程度较高、家庭经济状况良好、家庭和邻里关系良好者。
“2012年中国家庭幸福感热点问题调查”结果在京发布。结果显示,现代人的幸福之源在于家庭,影响中国家庭幸福感的主要因素,按相对作用大小依次为:家人健康、夫妻和谐、有自己的住房、子女成才和心态好。
家庭幸福感较高的人群特征为“老年、女性、初婚、受教育程度较高、家庭经济状况良好、家庭和邻里关系良好”。
该调查由中国人口宣传教育中心等单位举办,700多名调查员历时7个月,走访了北京、浙江等7个省(市)的123个村和社区,采用直接入户方式进行现场调查。
农村家庭幸福感
略高于城镇
调查发现,农村居民感觉幸福的家庭比例略高于城镇。在农村,婚龄越长家庭越幸福;在城市,婚龄越短幸福感越高。
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研究员王广州认为,这折射出城市生活更大的压力。城市的生活环境、工作压力、子女的教育压力等均大于农村。更多的情感诱惑,也使传统意义上的“七年之痒”变为“三年之痒”,甚至更短。
夫妻关系也是影响家庭幸福的重要因素。调查表明,初婚人群最感幸福,离婚者的家庭幸福感最低。
清华大学玉泉医院性医学科主治医师杨大中说,结婚除了可以满足夫妻双方的性需求,还可以为彼此提供强有力的精神慰藉,进行情感与经济的支持,缓解生活压力。夫妻双方身心健康程度、结婚年限、性生活质量、日常互动频率都对家庭幸福感有显著影响。
调查显示,家庭幸福感随年龄递增,年龄越大,家庭幸福感越高,40后的家庭幸福感最高,90后的家庭幸福感最低。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教授杜鹏分析认为,这与年纪越大,对家庭投入越多,从中得到的满足越高有关,也与80后、90后群体面临就业、购房等巨大压力,及其对于“婚姻”带来的角色转变还在适应、磨合阶段等有关。
与父母临近但不同住
幸福感高
调查表明,受访者住房状况“很好”的家庭幸福感高。对居住小区评价越高,家庭越幸福。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陆杰华认为,住房条件和社区环境,与家庭幸福感亦有着正向相关的关系。能否拥有满意的自有住房,仍在较大程度上影响着中国家庭的安全感和幸福感。
调查显示,“与父母临近但不同住”的家庭幸福感最高。
王广州认为,随着中国人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父母与子女普遍希望拥有独立的生活空间,但新时代的“家距离”又不能过远。
“与父母临近但不同住”的选择则能够兼顾解决独立生活空间与享受亲情温暖之间的矛盾。另一方面,分开居住也有利于缓解因生活方式不同而引发的“婆媳关系”、“翁婿关系”紧张。
-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李晓宏 李丹
- 编辑:马珂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