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小丽:
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下午好!欢迎出席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今天下午举办的第二场新闻发布会,我们邀请到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宣昌能先生,请他向大家介绍2022年金融统计数据情况,并回答大家感兴趣的问题。出席发布会的还有:中国人民银行新闻发言人、调查统计司司长阮健弘女士,货币政策司司长邹澜先生,金融市场司负责人马贱阳先生。
下面,首先请宣昌能先生作介绍。
宣昌能:
各位媒体朋友,大家好!2022年,面对国内外超预期因素冲击,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人民银行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国务院金融委各项要求,加大稳健货币政策实施力度,扎实落实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政策,切实服务实体经济,坚决支持稳住经济大盘。今年1月10日,人民银行向社会发布了《2022年金融统计数据报告》。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金融体系运行平稳,金融为实体经济提供了更有力、更高质量的支持。
一是流动性合理充裕,信贷总量增长稳定性增强。2022年,人民银行两次降准,为实体经济提供超一万亿元长期流动性,上缴结存利润1.13万亿元,运用再贷款再贴现、中期借贷便利、公开市场操作等多种方式投放流动性,为稳定宏观经济大盘提供了适宜的流动性环境。广义货币供应量M2同比增长11.8%,比上年末高2.8个百分点;人民币贷款增加21.31万亿元,比上年多增1.36万亿元;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长9.6%,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32.01万亿元,比上年多增6689亿元。
二是加大对实体经济重点流域和薄弱环节的信贷支持力度。信贷结构持续优化。2022年,人民银行及时推出多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精准惠及受困群体和重点流域,助力稳住经济大盘。全年投向制造业的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36.7%,比各项贷款增速高25.6个百分点。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4.3%,比各项贷款增速高13.2个百分点。“专精特新”企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4%,比各项贷款增速高12.9个百分点。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3.8%,比各项贷款余额增速高12.7个百分点。普惠小微授信户数为5652万户,同比增长26.8%。同时,人民银行指导政策性、开发性银行投放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资金7399亿元,用好用足8000亿新增信贷额度,重点发力支持和带动基础设施建设。2022年末,投向基础设施领域的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3%,比各项贷款增速高1.9个百分点。
三是实体经济综合融资成本明显下降。在欧美主要经济体大幅快速加息的情况下,我国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红利持续释放,全年1年期LPR和5年期LPR分别下降15个基点和35个基点,促进降低实体经济综合融资成本。2022年,新发放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4.17%,比上年低34个基点。同时,人民银行建立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稳定银行负债成本。2022年,新吸收定期存款加权平均利率比上年低11个基点。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人民银行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聚焦扩大有效需求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实现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贡献金融力量。
谢谢大家!
寿小丽:
下面进入答问环节,提问前请通报所在的新闻机构。
路透社记者: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到货币政策今年要精准有力,要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在这种背景下,今年进一步降息降准还有没有空间?今年会不会加大结构性工具的使用?谢谢。
宣昌能:
正像在开场白中提到的,稳健货币政策将在更好统筹扩大内需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结合点上发力。一方面,着力支持扩大国内需求。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引导金融机构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合理把握信贷投放力度和节奏,适时靠前发力,积极配合财政政策和社会政策,加大对企业稳岗扩岗和重点群体创业就业支持力度,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在总量上确保社会总需求得到有力支撑,但也要合理适度,不搞“大水漫灌”,平衡好稳增长、稳就业和稳物价的关系。另一方面,发挥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引导作用。继续用好碳减排支持工具,科技创新等专项再贷款,支持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落实好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等优惠政策,有力支持能源、交通、水利等重点基础设施和重大项目建设,强化乡村振兴金融服务,推动有效供给和有效需求高水平动态均衡。
当前,随着疫情防控措施优化和经济循环恢复,微观主体的信心将逐渐恢复,活力逐渐释放,我们将继续采取措施提振市场信心,激发微观主体活力。一是推动降低企业综合融资成本和个人消费成本,降低微观主体的债务负担,增加居民消费和企业投资能力。二是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引导金融机构切实加强和改进金融服务,加大向制造业、服务行业民营小微企业的倾斜支持力度,继续推进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三是鼓励住房、汽车等大宗消费,围绕教育、文化、体育等重点领域,加强对服务消费的综合金融支持。四是保持房地产融资平稳有序。坚持“房住不炒”的定位,因城施策实施好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用好保交楼专项借款、保交楼贷款支持计划等政策工具,维护好住房消费者合法权益。实施好改善优质房企资产负债表计划,有效防范化解优质头部房企风险。完善住房租赁金融支持政策,推动房地产行业向新发展模式平稳过渡。谢谢。
邹澜:
我补充几句。刚才提到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社会各方面都特别关注。这两年人民银行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发挥好货币政策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使用比较多,特别是去年以来出台了多项工具。总的来看,结构性货币政策“聚焦重点、合理适度、有进有退”。截至去年年底,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余额大约6.4万亿元,在引导金融机构合理投放贷款,促进金融资源向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倾斜,保持货币信贷总量稳定增长,稳定宏观经济基本盘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我国的结构性货币政策主要围绕支持普惠金融、绿色发展、科技创新等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具体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人民银行官网定期发布,大家可以保持关注。最近我们在研究推出另外几项结构性工具,主要重点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运行,包括保交楼贷款支持计划、住房租赁贷款支持计划、民企债券融资支持工具等,届时出台后我们会另外再作一些详细披露和发布。谢谢。
上游新闻记者:
数据显示,12月份的社融同比少增。请问,年末影响社融表现的因素是什么?如何评价2022年社融整体表现?谢谢。
阮健弘:
记者朋友问了两个问题,一是关于12月社会融资规模情况,二是关于全年社会融资规模表现。我先回答12月当月的情况。
2022年12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31万亿元,同比少增1.05万亿元。少增1.05万亿元,主要是受债券融资减少较多的影响。一方面,当月政府债券融资2809亿元,同比少8865亿元,主要是今年政府债券发行的节奏比较靠前,前11个月已经新增6.84万亿元,已经同比多增近1万亿元,财政也提前加大支持实体经济的力度。另一方面,债券市场有所波动,企业债券融资受到一定影响,12月企业债券融资净减少4887亿元,同比少7054亿元。虽然当月社会融资规模同比少增,作为社会融资规模的重要组成部分,12月当月金融机构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了1.44万亿元,同比多增4051亿元,银行信贷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继续加大。
下面看全年的社会融资规模。从2022年社会融资规模整体情况看,全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量32.01万亿元,比上年多增6689亿元,金融体系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较大。再看结构上的数据:
一是金融机构对实体经济的信贷支持有所加强。2022年,金融机构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20.91万亿元,同比多增9746亿元。
二是政府债券净融资保持平稳增长。2022年,政府债券净融资7.12万亿元,同比多增1074亿元。
三是表外融资少减较多。请记者朋友注意是“表外融资少减较多”。2022年,委托贷款增加3579亿元,同比多增5275亿元;信托贷款减少6003亿元,同比少减1.41万亿元;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减少3411亿元,同比少减1505亿元。
另外,企业债券有所少增。2022年,企业债券净融资2.05万亿元,同比少增1.24万亿元。股票融资1.18万亿元,与上年大致持平。
谢谢。
香港紫荆杂志记者:
请问2022年全年房地产信贷增长情况如何?日前召开的信贷座谈会提出将实施改善优质房企资产负债表计划,接下来还会新增哪些稳地产政策?谢谢。
邹澜:
谢谢你的提问。房地产业的良性循环对经济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要确保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满足行业合理融资需求,有效防范化解优质头部房企风险,要因城施策,支持刚性、改善性住房需求,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推动房地产业向新发展模式平稳过渡。针对房地产市场出现的一些调整,人民银行会同有关部门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从供需两端发力,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运行。随着相关政策效果逐步显现,我们观察到,近一段时间房地产行业尤其是优质房企的融资环境明显改善。这里说两个数据,去年9月到11月,房地产开发贷款累计新增1700多亿元,同比多增2000多亿元。去年四季度,境内房地产企业债券发行1200多亿元,同比增长22%。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明确部署,近期人民银行会同有关部门提出改善优质房企资产负债表计划,前期人民银行和银保监会联合召开了信贷工作座谈会,这是座谈会的一个重要内容,人民银行官网也有发布。从企业公开披露信息看,过去十年间,我国房地产业资产负债表经历了快速扩张,十年时间全国前50大房企资产规模增长了10倍,还有个别企业增长了23倍。同时行业负债结构高度多元化,这其中金融负债只占到31%,包括银行开发贷款占14%,境内外债券占9%,非标融资占8%;其余的主要是上下游企业垫资占30%,预收个人房款占32%,延迟缴交的税费、土地价款占7%。
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部署,防范风险从问题房企向优质房企扩散,有关部门起草了《改善优质房企资产负债表计划行动方案》。《行动方案》聚焦专注主业、合规经营、资质良好,具有一定系统重要性的优质房企,重点推进“资产激活”、“负债接续”、“权益补充”、“预期提升”四个方面共21项工作任务,综合施策,改善优质房企现金流,引导优质房企资产负债表回归安全区间。这些任务中既包括抓好已经出台政策的落实,也包括设立全国性资产管理公司专项再贷款、设立住房租赁贷款支持计划等一系列新举措。《方案》中关于优质房企的条件并没有具体名单,由金融机构自主把握。
针对大家关心的“三线四档”规则,《方案》明确要完善针对30家试点房企的“三线四档”规则,在保持规则整体框架不变的基础上,完善部分参数设置。
我先回答这些,谢谢。
日本经济新闻记者:
从2022年12月起,金融统计数据将数字人民币数据首次纳入M0统计口径。请问,此次将流通中数字人民币包括在M0中的目的是什么?和未来的正式发行有关系吗?
宣昌能:
谢谢您的提问。数字人民币是人民银行发行的数字形式的法定货币,它与实物人民币一样,本质上都是货币组成部分。从统计和管理角度看,有必要对二者进行一并统计、合并分析、统筹管理。近年来,随着数字人民币试点的逐步深入,数字人民币的应用场景稳步扩大,交易金额、存量也不断增加,相关管理和统计制度不断完善。将数字人民币纳入流通中货币即M0统计,能更准确反映流通中货币总体规模。到2022年底,流通中数字人民币存量是136.1亿元,纳入M0以后,M0同比增速是15.3%。
按照“十四五”规划“稳妥推进数字货币研发”要求,人民银行将有序推进数字人民币的研发试点,持续完善顶层设计和生态体系建设,强化产品和应用创新,逐步建立健全管理框架,不断深化试点成效。金融统计也会关注未来数字人民币发行情况,并及时向社会发布相关数据。
谢谢。
天目新闻记者: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到要切实落实“两个毫不动摇”,在政策和舆论上支持和鼓励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人民银行在支持民营经济方面有什么考虑?谢谢。
马贱阳:
非常感谢你的提问,这也是近期社会各界比较关心的话题。近年来,受疫情反复冲击,国际形势不稳的因素,我国经济面临较大下行压力,民营企业经营更加困难。人民银行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创新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完善信贷支持政策、拓宽多元化融资渠道等,持续改善民营小微企业融资环境。关于普惠小微贷款数据,宣昌能副行长作了详细介绍。我补充两个数据,普惠小微贷款增速连续四年保持在20%以上,去年11月新发放的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是4.9%,处于历史较低水平。受疫情影响,普惠小微企业有效贷款需求、还款能力都受到影响,但我们保持这么高的增长,这种结果来之不易,金融支持为小微企业提供了重要支撑和保障。比如,对市场化的延期达到30%。
下一步,人民银行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坚持问题导向,聚焦社会关注,引导金融机构对各类所有制企业一视同仁,为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营造更好的金融环境。一是进一步加大对民营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刚才邹澜司长已经对结构性工具的优化进行了介绍,我们继续用好这些工具,加大力度。二是进一步扩大民营企业债券融资规模。去年11月份对民营企业融资的“第二支箭”进行了优化,进一步加大力度,一个多月支持了民营企业发行债券169亿元,下一步将进一步优化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机制,扩大民营企业发债融资规模。三是进一步提升民营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水平。现在很多银行都线上数字化,有的银行基本是秒贷,100万以内的贷款一分钟就可以一键成交,这也会进一步提高未来民营企业融资服务能力和水平。四是进一步促进平台企业规范健康发展。前一段时间,大型平台企业的金融业务整改取得了积极成效,大多数问题已经基本完成。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推动平台企业善始善终完成整改工作,提升常态化监管水平,支持平台企业加强技术创新,在引领发展、创造就业、国际竞争中大显身手。谢谢。
封面新闻记者: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确保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人民银行将出台哪些措施确保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有观点认为,应该通过降息,特别是降低按揭贷款利率等手段稳定房地产市场。请问对此观点,人民银行怎么看?谢谢。
邹澜:
关于第一个问题,刚才在回答上一个问题时基本有涉及。我重点回答第二个关于利率的问题。
房贷利率政策会影响到商业银行和客户之间通过协商确定的具体利率,具体利率直接关系到月供的多少,所以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政策。在去年9月末,人民银行和银保监会发布了通知,明确了符合条件的城市政府可自主决定在四季度阶段性放宽新发放首套房贷利率下限。政策出台后,一些城市政府积极作出相应调整,带动了新发放房贷利率有所降低。根据我们掌握的数据,12月份新发放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全国平均为4.26%,和去年12月同比下降1.37个百分点,这是2008年有统计以来的历史最低水平。这一次新调整的政策主要是建立新发放首套住房贷款利率政策动态调整机制,在前期政策取得较好效果的基础上,按照“因城施策”原则,根据各城市房地产市场发展状况,动态调整允许阶段性放宽新发放首套房贷利率下限的城市范围,形成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
关于房价,统计局按月公布70城房价的同比、环比数据,对于70城之外的城市,当地政府有关部门也是掌握数据的。对70城的历史数据作过分析,发现房价确实存在明显的周期性波动规律。出现连续三个月上涨或者连续三个月下降,能够说明房价出现了趋势性变化。这个趋势性变化形成的时间往往是比较长的,按照新政策,虽然城市政府每季度评估房价变动情况,但是到达触及条件,真正要调整房贷利率下限这个周期可能要远远超过评估周期的,也就是说房贷利率政策既是根据房价走势动态调整,同时这个政策又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建立动态调整长效机制后,新发放首套房贷利率政策能够实现“因城施策”原则下的双向动态灵活调整,既能够有效支持房地产市场面临较大困难的城市政府,用足用好政策工具箱,也能引导房价出现趋势性上涨的城市政府及时退出,促进当地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谢谢。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
过去两年金融管理部门在推进平台经济整改过程中都做了哪些工作?目前取得了哪些进展?接下来对于平台经济整改,包括金融科技监管的政策取向是什么?谢谢。
马贱阳:
谢谢你的提问。刚才我已经简单提到了,下面我再作点补充。2020年11月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领导下,按照金融委工作部署,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等金融管理部门指导督促蚂蚁集团等14家大型平台企业针对过去金融业务存在的无牌经营、监管套利、无序扩张、侵害消费者权益等突出问题扎实开展整改。一年多来,在各监管部门尤其是14家平台企业非常积极,也非常理解,取得了一些积极成效。目前,大多数问题已基本完成整改,大型平台企业合规经营、公平竞争,消费者保护意识明显增强,金融业务不断规范。与此同时,金融管理部门标本兼治,加快监管制度建设,在第三方支付、个人征信、互联网存款、保险、证券、基金等领域出台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制度文件,平台企业金融业务常态化监管制度框架已经初步形成,为后续常态化监管奠定了良好制度基础。
下一步,金融管理部门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坚持发展和规范并重,支持平台经济健康发展。一是继续推动相关平台企业加快剩余少数问题整改,善始善终完成整改工作。二是提升常态化监管水平,进一步完善监管制度机制,加强监管科技力量建设,支持平台企业合规经营,稳慎发展金融业务,并对违法违规金融活动零容忍。三是研究制定促进平台经济健康发展的金融支持措施,支持平台企业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服务质效,巩固和增强国际竞争力,在引领发展、创造就业、国际竞争中大显身手。谢谢。
总台央视记者:
对于2023年美联储加息以及溢出效应,央行有什么预测和政策准备?在外贸形势比较严峻的情况下,人民币是否会延续年初的升值趋势?谢谢。
宣昌能:
2022年以来,美国、欧元区、英国等主要发达经济体大幅度收紧货币政策,大幅加息,这对全球金融体系造成了紧缩效应,新兴市场经济体跨境资金面临流出压力。对于2023年美联储加息,市场有一定预期。对我们来说,我国宏观经济体量大、韧性强,应对疫情以来,我国坚持实施正常的货币政策,没有搞“大水漫灌”,而是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稳固。我国金融体系自主性、稳定性增强,人民币汇率预期稳定,这些都有助于缓冲和应对外部风险,特别是发达经济体加息带来的溢出效应。总的看,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调整对我国影响有限,对其他比较小的新兴市场经济体影响可能比较大。
下一步,人民银行继续综合施策,积极稳妥应对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调整。坚持稳字当头、以我为主,根据国内经济形势把握好稳健货币政策的力度和节奏,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发挥汇率调节宏观经济和国际收支自动稳定器功能,引导市场主体树立风险中性理念,加强跨境资金流动宏观审慎管理。强化预期管理,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的基本稳定。特别是引导企业做好套保工作,树立风险中性理念。
关于人民币汇率形势。2022年11月中旬以来,随着国内稳经济政策措施的落地见效,优化疫情防控措施和金融支持房地产政策的相继出台,加之市场预期美联储将放缓加息步伐,美元指数高位回落,人民币对美元汇率逐渐转向升值态势,12月5日即期汇率升回到7.0以内。
当前和今后人民币汇率走势会受到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国际收支、市场风险偏好等多重因素影响,短期测不准是必然的。总的看,保持基本稳定有坚实的基础。近期,中国经济总体延续恢复的发展态势,疫情防控动态优化,在全球高通胀背景下我们保持了物价的基本稳定,考虑到主要经济体经济景气指数下降,我国贸易顺差增速可能有所回落。在多种力量综合作用下,我国人民币汇率将总体保持平稳运行。经过多年金融改革与开放,我国外汇市场的深度和广度大大提升,人民币汇率弹性增强,市场预期平稳,跨境资本流动有序,国际收支自主平衡,人民币汇率将继续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
谢谢。
寿小丽:
最后两个问题。
新华社记者:
一些国家的通胀压力引发了市场关注,央行在报告中提出要警惕未来通胀风险。请问,央行是否认为2023年我国会出现通胀?对此风险将如何应对?谢谢。
邹澜:
在三季度的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确实有这样的表述。我们也注意到,公布之后各界讨论比较热烈。刚才宣昌能副行长也提到了,从全球范围来看,去年经历了数十年不遇的高通胀浪潮,与之形成鲜明的对照,我国保持了物价水平的基本稳定,这个成绩十分不易。如果再往回看长一点时间,过去五年、过去十年,我国的消费物价年均涨幅总体维持在2%左右。这充分证明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宏观调控的有效性。这得益于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统筹抓好能源、食品等关键领域保供稳价。同时,我们坚持实施稳健、正常的货币政策,坚决不搞“大水漫灌”,为保持物价稳定营造了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
2023年,我们预计我国通胀水平总体仍将保持温和,但也要关注通胀反弹的潜在可能性。一方面,我国供给总体充裕,需求尚在恢复,过去也没有超发货币,通胀是有望保持稳定的。当前,我国经济还处于恢复发展过程中,产业链、供应链运转较为通畅,有效需求不足仍是主要矛盾,产出缺口依然为负。短期看,通胀压力总体可控。中长期看,我国是全球主要生产国之一,经济供需大体平衡,货币政策保持稳健,居民通胀预期平稳,具备保持物价水平基本稳定的有利条件。另一方面,物价走势的不确定性仍然存在,因此对于通胀形势也不能掉以轻心,对其未来升温的潜在可能性要保持密切关注。从国内看,一段时间以来,我国M2增速处于比较高的位置,这不排除对物价的影响是发生滞后的显现。随着疫情防控措施的优化,居民消费动能会逐步释放,总需求趋于升温后也可能伴随一定通胀上行压力。从国际看,地缘政治冲突依然扰动全球能源供给,发达经济体通胀仍然处在高位,所以输入性压力也需要警惕。
下一阶段,人民银行将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稳健的货币政策精准有力,兼顾短期和长期、经济增长和物价稳定、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加强政策间协调配合,促进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澎湃新闻记者:
12月末,M2同比增长11.8%,比上年同期高2.8个百分点。请问M2维持在较高水平的原因是什么?如何看待后续走势?谢谢。
阮健弘:
谢谢记者的提问。从公布的数据看,2022年末,M2余额266.43万亿元,同比增长11.8%。这个速度比上个月(2022年11月末)低0.6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2021年末)高2.8个百分点。M2的增速较高,主要是由于金融机构对实体经济的资金支持力度加大,派生的货币相应增加。
一是金融机构的债券投资增加较多。2022年,金融机构债券投资增加6.92万亿元,同比多增1.58万亿元,其中,政府债券投资多增1.39万亿元。
二是人民币各项贷款平稳增加。2022年,人民币各项贷款增加21.31万亿元,同比多增1.36万亿元。
三是金融机构的股权及其他投资多增较多。2022年,股权及其他投资增加5225亿元,同比多增5663亿元。
同时,中央银行上缴利润1.13万亿元,增加财政可用财力,经财政支出后,推动M2增速升高约0.5个百分点。
2023年,人民银行将坚决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保持对实体经济的信贷支持力度,预计M2增速将保持平稳,继续保持全社会流动性合理充裕。谢谢。
寿小丽:
谢谢各位发布人,谢谢各位记者朋友。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就到这里,大家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