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网财经:

    由于我国经济转型和人口老龄化加速,养老金缺口或将呈现出不断扩大之势。日前,人社部、财政部会同多部门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启动建立养老保险第三支柱工作,第三支柱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和商业养老保险也正式进入了制度建设启动阶段。在此背景下,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希望抓住国家推出个人稅优商业养老保险政策和提出建设第三支柱养老金制度的契机,于2018年7月15日在上海召开“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上海峰会”,此次峰会由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主办、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承办、华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协办。来自政策部门、学术单位、境内外资产管理和服务机构的有关代表以及大型养老金资产委托人等业内专家将出席会议,并围绕“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的理论问题探讨”的会议主题进行探讨交流。中国网财经现场直播,敬请关注!

    时间:2018 年 7 月 15 日 星期日

    地点: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松江校区)——图文信息中心

    08:30-15:00 会议主旨发言、圆桌论坛(第二报告厅)

    15:10 -17:10 分会场专题讨论(第三、四、五报告厅)

    时 间 议 程 内 容
    08:00-08:30 嘉宾签到入座
    开场主持:王赓宇 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副秘书长
    08:30-08:50 致欢迎辞
    董克用 中国养老金融 50 人论坛秘书长、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夏建国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校长
    童 威 华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
    会议主持: 史健勇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党委副书记
    08:50-10:05

    主题发言(一)

    汪 泓 上海市宝山区委书记

    钟蓉萨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副会长

    刘传葵 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副秘书长

    董克用 中国养老金融 50 人论坛秘书长、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10:05-10:15 嘉宾合影留念、茶歇
    10:15-11:45

    主题发言(二)

    党俊武 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
    鲍淡如 上海市人社局原副局长

    吴 忠 上海理工大学副校长

    冯丽英 建信养老金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总裁
    李 文 汇添富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苏 罡 长江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11:45-12:00 会议总结
    金维刚 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学术委员会主席、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院长
    午休
    13:30-13:40 资料分享
    加拿大养老金体系和第三支柱介绍(安集思视频、newsletter)
    董克用 中国养老金融秘书长、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13:40-14:15 主题发言
    郑任远 美国富达投资高级研究顾问
    张维义 美国信安金融集团北亚区总裁
    14:15-15:00 圆桌论坛

    主题: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的关键点(难点与问题)

    主持人: 姚余栋 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首席经济学家

    胡继晔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

    董登新 武汉科技大学教授

    黄王慈明 香港投资基金公会行政总裁

    张小峰 平安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团体业务部总经理
    15:00-15:10 茶歇
    15:10-17:10

    专题小组(一)

    主持人:张兴 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副秘书长
    发言人:胡继晔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

        董登新 武汉科技大学教授

        李 锐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路锦非 华东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

        张春丽 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副教授

        张 熠 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

        罗 娟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社会保障问题研究中心副主任

    提问与讨论:与会人员

    专题小组(二)

    主持人:孙博 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秘书长助理

    发言人:米 红 浙江大学教授

        熊学萍 华中农业大学教授

        雷晓康 西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陈雪萍 中南民族大学法学院教授

        刘德浩 海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

        杨一帆 西南交通大学国际老龄科学研究院副教授

        李含伟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社会保障问题研究中心副教授

    提问与讨论:与会人员

    专题小组(三)

    主持人:朱海扬 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副秘书长

    发言人:邵彦明 长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艾 蔚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管理学院金融系副教授

        张雨萌 景智财富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李志淦 兴业银行养老金融中心总经理助理

        谭 晓 建信养老金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战略研究部副总经理

        闫化海 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特邀研究员

        唐 奎 平安银行医疗健康事业部创新金融部总经理助理

    提问与讨论:与会人员

    2018-7-12 11:06:20

  • 董克用:

    尊敬的汪泓书记、夏建国校长,尊敬的论坛成员、研究员,老师们、同学们,大家早上好!

    2018-7-15 08:30:00

  • 董克用:

    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2018年上海峰会,今天在美丽的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松江校区召开。请允许我代表论坛秘书处,对冒着酷暑参会的代表表示热烈的欢迎,对承办方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协办华安基金表示真诚的感谢!

    2018-7-15 08:31:00

  • 董克用:

    今天峰会的主题是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的理论问题探讨。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年,中国的养老金制度也是砥砺前行的40年。理论打破我们的思想,如果没有思想就没有理论,没有理论实践也就显得很苍白。经过讨论,最终我们定下来就是理论问题探讨。

    2018-7-15 08:32:00

  • 董克用:

    今天我们这次上海峰会有三个特点,第一是聚焦理论特点,今年5月1号个人税收递延养老保险政策在上海试点,22号文件指出中国的第三支柱将全面推开,当然这件事情的推开也是理论界和实践界做的大量工作的结果。随着第三支柱试点开始,整个理论界也在讨论为什么要做第三支柱,我觉得这是官方文件第一次提出来做第三支柱。第三支柱为了什么?怎么有中国特色?对于这些问题,理论还是稍微滞后一点。前期要推开理论做的很多,但是真正临门一脚了,世界杯不是在你那儿传球,而是要射门了,马上明年要全面推开了,这些方面理论还是欠缺。

    2018-7-15 08:33:00

  • 董克用:

    这次研讨在学校,请各方人士参与,我们聚焦理论热点,争取能够回答“第三支柱为什么、是什么、为了谁”这些最基本的问题,看看能不能帮助我们做出中国特色的第三支柱,这是第一个特点。

    2018-7-15 08:34:00

  • 董克用:

    第二,我们之前讨论在校园里面搞一个理论探讨,后来这个消息发出去后,大家的积极性非常高,得到了国内、国际很多专家的支持。

    2018-7-15 08:34:40

  • 董克用:

    今天我们聚集教育界和业界,教育界的各位专家,业界的也有来自银行、证券、保险的人士,大家都非常的积极,大家共同参与探讨这样一个理论问题,这是第二个特点。

    2018-7-15 08:35:00

  • 董克用:

    第三,我们这次峰会密切联系实践,虽然是理论探讨,我们也提供这样的一个平台,参与者来自各方,我们会后还会利用这个机会安排一些实践活动。一方面进行理论探讨,一方面感受实践,特别是感受在上海的这样一个试点有什么进展,听听业界的相关看法。

    2018-7-15 08:36:00

  • 董克用:

    今天的会议有以上几个特点,能够在上海召开,能够在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再次感谢汪书记、感谢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感谢华安基金,预祝本次研讨会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2018-7-15 08:37:00

  • 主持人:

    感谢董教授,下面有请夏建国校长致辞。

    2018-7-15 08:37:30

  • 夏建国:

    尊敬的黄书记、金院长、董秘书长,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企业界的朋友,各位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上午好!

    2018-7-15 08:38:00

  • 夏建国:

    今天我们相聚在美丽的上海工程技术大学,隆重举办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2018上海峰会,借此机会请允许我代表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党政领导,向长期关心和支持工程学科发展的各位领导、专家学者以及企业界的各位朋友表示诚挚的感谢,向参加论坛的各高校老师、企业界的朋友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同时对本次论坛的成功举办表示祝贺!

    2018-7-15 08:39:00

  • 夏建国: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晨曦诞生,走过了40年的发展历程。目前,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已经发展成为以工程技术为主,经济管理艺术设计等多学科为辅,本科教育为主,研究生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协调发展的普通高等院校。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是我国首批的重点高校。

    2018-7-15 08:40:00

  • 夏建国:

    在长期的办公过程当中党政班子始终围绕着高素质应用型的办学单位,以现代产业发展为导向,以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堆积产业链、技术链,和行业协同办学的模式,形成鲜明的特色。

    2018-7-15 08:41:00

  • 夏建国:

    今天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正在为攀登学校发展的新高峰,常见一所高水平、现代化应用型特色大学而努力奋斗。

    2018-7-15 08:41:30

  • 夏建国:

    近年来,我国社会保障事业受到全民广泛关注,连续多年排在民生最关心的第一位,探讨最新的社会保障研究成果,可以促进学术创新,我校社会保障学科具有良好的办学基础,已经发展成为上海市重点学科。我校无论社会保障团队,还是国家队的团队,该学科拥有凝聚力强的学科团队,承担国家基金项目,上海市政府决策重点项目等国家和省部级的重点科研项目100多项,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奖,决策咨询研究成果奖等省部一级奖励20多项,积累一大批的学术成果和咨询报告,为国家的社会保障事业提供了重要的决策和参考。

    2018-7-15 08:42:00

  • 夏建国:

    社会保障学科,社会保障定量分析、政策与务实研究方向已经形成了鲜明的特色,我们的学科聘请了社会保障领域的著名专家学者和政府人士20多人,与国内外相关机构学者以及政府职能部门有长期的合作关系,与上海人力资源和保障局建立了社会保障产学研基地。

    2018-7-15 08:43:00

  • 夏建国:

    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由中国人民大学董克用教授,联合华安基金等多家发起,于2015年12月9号成立的,已经成为养老高端领域的智库,产生重要的学术影响,这个会议放在我们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参加会议的工程大的全体师生,一定会吸取论坛营养,共同夯实论坛基础,推动我国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作出我们的贡献。

    2018-7-15 08:44:00

  • 夏建国:

    最后,希望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在思想的碰撞中结出累累硕果,预祝本次论坛取得圆满成功,祝各位专家、领导身体健康,万事如意!谢谢大家!

    2018-7-15 08:45:00

  • 童威:

    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老师们、同学们,大家上午好!

    2018-7-15 08:46:00

  • 童威:

    近年来看到中国的养老金融引起了各方面的关注,发展也在不断地加深,其中有一支重要的力量推动中国金融的蓬勃发展,这就是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华安基金作为这次会议的协办方,非常的荣幸!

    2018-7-15 08:46:40

  • 童威:

    实现老有所养,既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也是促进社会长治久安的基石,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逐渐加深,我国面临的养老问题也会日益严峻,比如我国养老金的整体发展水平还偏低,养老金三支柱的发展不平衡,再比如养老金的目标替代率偏低等等问题。可以说这次会议的召开恰逢其时,也必将对我国养老金第三支柱的建设产生重要的影响。

    2018-7-15 08:48:00

  • 童威:

    今年以来我国第三支柱建设的好消息不断,2月份公布了养老金投资制度指引,向大众提供规范化的养老基金服务;4月份五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开展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的通知》在上海、福建和苏州正式试点。

    2018-7-15 08:49:00

  • 童威:

    试点开始以后,公募基金纳入个人商业养老账户投资范围,公募基金行业为这一历史性的到来做好全面的准备,持续提升行业的风控水平和服务水平。

    2018-7-15 08:49:30

  • 童威:

    从全球范围来看,公募基金都是服务养老体系建设的参与者,是养老金投资的主力军,我国的公募基金尽管历史不长,但是从20年的发展历史来看,为服务养老金方面进行了丰富的实践,截至2017年合计达到1.5万亿左右,在养老金市场份额占比中超过50%,从2011年开始,这些公募基金参与养老建设投资的收益率年化是8.4%的投资回报,我们看到公募基金也作为我国资产管理的一员,为我国养老金的保证增值做出了贡献。

    2018-7-15 08:50:00

  • 童威:

    今年是我国公募基金行业20周年,一个非常重要的时刻,公募基金行业走过20年的发展历程,面向广大的普通投资者提供公投服务,是我们的出发点,华安基金作为首批成为的公募基金之一,20年来我们坚持专业和创新的精神,比如说最主要的公募基金形式开放基金,也是我们华安基金率先推出的。我们尝试将成熟市场的投研、风控的经验引入中国市场,目前形成覆盖权益、固收、另类、海外等多领域全面的资产配置能力和较成熟的产品体系。我们也期望为投资者提供稳定的回报。

    2018-7-15 08:52:00

  • 童威:

    展望未来,华安基金非常希望与行业内外的各界人士携手,为我国养老保障的体系以及第三支柱的发展贡献我们的微博力量,预祝本次会议取得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2018-7-15 08:53:00

  • 主持人:

    首先第一位给我们进行演讲的嘉宾是来自上海宝山区区委书记汪泓教授,给我们带来的主题是新时代养老模式的新思考。

    2018-7-15 08:53:40

  • 汪泓:

    尊敬的各位专家和同学们,大家早上好!今天在这儿有机会跟大家分享,新的养老模式,特别是长期护理险实现的一个思考。

    2018-7-15 08:54:00

  • 汪泓:

    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当中提出构建推出医养结合,加快养老事业的发展,特别是总书记的要求是一些失能的老年人,或是失能的人们更有尊严和体验的生活。弘扬传统美德,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养老社会服务产业发展和拓展,这是一个重要的举措。

    2018-7-15 08:55:00

  • 汪泓:

    长期护理险要解决什么问题?主要还是老龄化的阶段,即将到来的快速老龄化阶段,到2020年我们全国来说老龄化人口将达到2.48亿。第二阶段到2050年是加速的老龄化阶段,人口将增速到2.7亿,到重度的时候老龄化峰值将达到4.37亿,老龄化规模基本上稳定在这样一个格局,我国是全世界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

    2018-7-15 08:56:00

  • 汪泓:

    中国老龄化趋势引起了长期护理的需求,怎么能够更有尊严的生活,发达国家和地区加紧了研究和推进。因此,长期护理保险在中国应运而生,16年全国在5个城市和2个重点省份启动,使老年人更有尊严的生活。

    2018-7-15 08:57:00

  • 汪泓:

    60岁以上的患病率是全人口的3.2倍,人工智能以后使得失智失能的人带来一定的好处,但是人的肌体随着年龄的增加疾病的增多和整个医疗资源的消耗,使得在人群当中成为必要性。

    2018-7-15 08:58:00

  • 汪泓:

    老年人变化的轨迹,特别是到了60岁以后,到75岁到80岁,特别是85岁以后集聚的衰弱,我们看到15%的老年人基本生活需要照料,不能完全自理的老年人占15.1%,70岁以上的老年人达到40%,全社会老年人依靠子女照顾的占50%,和配偶一起生活的15%,依靠保姆的7.3%,上海10个区100个居委会,我们访问了1000位65岁以上的老年人存在的身边无子女的54.3%,女性独居平均年龄为72.8岁,100岁以上的老人大部分都是独居比较多。我看到105岁的老妈妈身体特别好,打太极拳什么的都比较好,但是需要有社会对她的支持,老年人的日间照料都是她首选的,在一些沟通渠道上有更多的照顾,生活中依靠子女照顾的比较多。据调查,高龄老人60.85%需要子女的照顾。

    2018-7-15 08:59:00

  • 汪泓:

    对家庭、对社会,对失能的老年人来说是一个护理难题,是重大的民生工程。从国内长期的护理保险发展来看,人社部2017年已经颁布了相关意见,觉得在青岛和上海推进,在青岛做了大量的推进,为我们开展工作提供了很好的经验。上海找三个区先行先试,现在是全面推进,当时制定的政策,在指导意见以后,上海有一个贯彻落实的实施办法,即60岁以上的覆盖到职工,然后是城镇居民,然后是城乡居民,最后实行60岁以上的全覆盖。

    2018-7-15 09:00:00

  • 汪泓:

    试点过程当中,不同的国家不同地区不一样。例如65岁以上退下来的老年人,我们现在有4种情况,一个是试点仅仅覆盖城镇职工的参保人,之后推到城乡,接着是部分城乡居民,最后是城镇居民到城乡居民全覆盖。从上海来说要做到全覆盖,我们区里面试点的农村,特别是外地来的在农村里面实行农场工作的,是没有。我们重新改造区里面推广的,在农场里面,或者在农庄工作的社会保障、医疗保障和养老保障的实现全覆盖,制度衔接。

    2018-7-15 09:02:00

  • 汪泓:

    前期青岛试点的除了调整基本医保统筹基金以外,其他的试点单位地区都是用多渠道资金筹措,主要有三种模式:一个比例投资,按照工作期工资比例确定一个比值的,例如我们上海职工单位1%,个人的0.1%,但是个人还没有交;第二,不同的部门根据地区的投资水平来确定标准;第三,混合标准,城镇的居民筹资,主要根据当地的财政水平,财政的负担能力。

    2018-7-15 09:03:00

  • 汪泓:

    从国外的长期护理险的经验,很多国家是20世纪以后建立的,经过一段时间可以看到荷兰是比较早的,1968年开始,美国是70年代中期,以色列和韩国德国都不同的建立,值得我们借鉴,英国、欧洲、瑞典、奥地利的资金来自于国家的收入,低收入的老年人是普惠性的福利方式,美国是个人资源,走市场化的道路,政府监管,商业保险偏中的,前几个国家是津贴制的。混合模式主要是法国,日常的津贴,还有医保康复,社会医疗保险来承担,我们可以借鉴这些模式。

    2018-7-15 09:05:00

  • 汪泓:

    整个来看都受到各个国家社会传统,执政文化和民众的观念,再加医疗卫生体系的特色不同,大部分将护理险变成切实的服务,有政府强制力的参与实现人口覆盖面的目标,成为一个社会性的保险制度,体现了商保、社保有机结合,居家护理为主,实现支付有限,合理定义的医疗边界。美国、以色列、德国、日本、韩国为代表的,在立法上都有国家的护理保险法得到保障。服务类型也是不同的,有居家的4种不同的形式,既有医院当中经过特殊评估的,手术以后,或者说在护理当中的,更多的是居家的,还有社会组织的,还有护理站的,我们现在就是护理站,还有养老院,现在政府补贴以后,有了叠加,有交叉,也有取代,看制度怎么衔接,有多种形式的,6级进行分类。我们遵循了三个,一个是护理保险尊崇医疗保险的规则,一个护理保险尊崇养老保险的规则,还有一个互助共计的原则,对各个国家进行了分析,这个事后我们再探讨。

    2018-7-15 09:07:00

  • 汪泓:

    长期护理险的资金问题,包括资金的筹措和费用的支付,一般政府和财政人员交费由2部分构成,跟各个国家老龄化程度有关,老龄化程度越高的费用往往越高。跟国家财力相关,国家财力多费用越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国家的重视程度。

    2018-7-15 09:08:00

  • 汪泓:

    从这个当中可以借鉴,护理模式可以是居家的机构为主,满足需求,从国际经济来看长护理保险主要对失智失能的,方式多样化,可以是现金的,可以是提供服务的,家属通过家属专业评估,鼓励专业护理,由家属提供服务,通过向家庭提供社会加贴社会保险进行鼓励,中国好的制度一定要有好的文明的诚信的社会次序来保障,不然好产品在我们这儿也会严重的失实。

    2018-7-15 09:09:00

  • 汪泓:

    中国宝山是第一大邮轮港,也是世界上第四大邮轮港,港口的条件,我们是最好的最大的最优的船,也是全世界老年人选择最多的旅游方式,不用拖着箱子,最高的86天,也有三五天的和7天的,老外觉得这个中高档的产品,价格卖不到美国的70%到80%,大概是50%到60%。为什么呢?中国人希望东西越来越好,产品越来越好,价格越来越低,但是接受的服务比较差,基本上自助餐19个餐厅,一个一个吃过来,整个食物消费量是国外的3倍,吃1/3,浪费2/3,船上设置的活动,都是穿着拖鞋,休闲装。我们的好制度好产品,有的时候没有好的文明利礼仪就会冲击很大。一个最大的船为17.8万吨,6千个游客,两三千个工作人员,而且船上没有我们政府的人员维持秩序就天下大乱,老外给我们投降,说你们能不能上来一点人帮我们维持次序。本来是好事情,但是做不好,还要讲诚信,还要讲法律。我们中国百姓一定要培育起来,现在大家比较害怕居家的护理会走歪,对失能老人还有对家庭道德的评估。同时,既要有效对于医疗资源的使用,同时又不能过多的占用医疗资源,让康复护理,甚至我们的这些资源有机的结合起来,使资金的用途和后续的护理保障有机地衔接起来。

    2018-7-15 09:11:00

  • 汪泓:

    另一方面,我们感觉到政府养老基金或者医保基金的,因为现在上海是在医保基金里面,划出来你要用多少?先试点,大概有多少量,我们区是2千万还是4千万,稳固以后,今后就在制度设计上,可持续发展上,就像工商保险一样,个人能不能拿出来0.5千万做保障,政府对于养老基金的设计,以及市场的发展推动起来,需要认真研究体系的问题。

    2018-7-15 09:12:00

  • 汪泓:

    在长护险上,国内有15个城市在推动,保障力度比较低,评估比较简单。保险公司开展的途径,有社会购买资金购买商业保险补充的,也有针对个人客户受限寿险当中护理+产品,也有人力资源管理过程当中,人寿保险里面这个模式里面的护理险。

    2018-7-15 09:13:00

  • 汪泓:

    从长护险的垂直角度来看,社会的救助慈善和商业保险平等的制度衔接,从护理城城市上也是一个多层的,解决制度全覆盖,分医疗照顾的体系和生活照顾的服务体系,和长期照顾体系相互之间的衔接。

    2018-7-15 09:14:00

  • 汪泓:

    怎么来进一步的发挥长护险在现有的医疗模式中的对策研究,还是认为有这么几个方面,一个是保障方面,长护险对长期处于失能状态的人员保障,重点解决重度失能的相关医疗护理的费用,试点地区根据基金的承受能力确保具体人群的保障内容,我们主要是指60岁以上的老年人,并随着经济发展逐步调整保障范围和保障水平。

    2018-7-15 09:15:00

  • 汪泓:

    参考来说,主要是分职工基本的养老保险人群,随着刚才讲的几种模式上进一步扩大,平衡资金的筹措和需要,合理确定参保氛围,调节职工医保费用的途径,能不能建立一个相当于生育和工商的保险基金的一小块,这样才能可持续发展,能够使得筹资的水平,切实保障长护险的运作。

    2018-7-15 09:16:00

  • 汪泓:

    等级提供的方式和差别化的待遇政策要比较完善,上海有一个具体操作办法还是非常可行的,基金管理长护险参照现有的保险基金,基金单独管理,专项专用,能不能更好的运用市场的机制和基金管理的办法,有效的进行推进。

    2018-7-15 09:17:00

  • 汪泓:

    从服务人员的等级有一个培训,社会组织管理和基金,对于服务质量的认同,建立第三方监管机制,加强对护理行为的监管和护理费用的确认,经办管理,整个流程,整个管理模式必须有一个有效的制度和监管的要求。

    2018-7-15 09:18:00

  • 汪泓:

    充分发挥商业保险各类社会机构作用当中提高我们的水平,如果政府做,不用社会机构和保险来运作的话,在很多运作上有更多的瑕疵。要尽快建立基本长期护理的保险制度,将护理保险嵌入到居家养老的体系当中。我们特别强调的,社会保险制度当中,特别是长护险当中,还要强调职业精神文明的建设和社会公德建设。

    2018-7-15 09:20:00

  • 汪泓:

    以上是对整个长护险当中的一些思索和探讨,供朋友们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2018-7-15 09:20:30

  • 主持人:

    接下来有请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副会长钟蓉萨,她带来的主题是“个人养老金的社会化影响”。

    2018-7-15 09:21:00

  • 钟蓉萨: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大家上午好。这么多年听董教授也说了,我们原来做了很长时间的顶层设计,前段时间做的理论比较多,这段时间我自己也在做很多能推动政策落地的东西。因为我觉得除了政策出来,能够真正的落地,这是我们比较关心的问题。

    2018-7-15 09:22:00

  • 钟蓉萨:

    因为董教授在做课题,我们也在跟董教授参与这个课题,看到今天的名单里面有各地高校的老师们,在董教授的呼吁下来到这儿,一起讨论理论的问题。

    2018-7-15 09:23:00

  • 钟蓉萨:

    这段时间读了德鲁克的一本书:《养老金革命》。当时4月份政策出来以后,华安的王总给我说,政策在中国先落地以后,一定会先改变中国人的生活方式,而且一定会改变我们资本市场的方式。

    2018-7-15 09:24:00

  • 钟蓉萨:

    给大家分享一下养老金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因为个人养老金的发展,会引起社会的调整,这本书里面包括政治、经济、宗教,也包括企业的各种关系的调整,也包括整个经济社会的各种关系的一些变化,对我很有启发,所以我想给大家做一下分享。

    2018-7-15 09:25:00

  • 钟蓉萨:

    首先是人口老龄化的趋势不可逆转的,这也是我们经常提到的。这本书里面谈到,美国从五六十年代,应该是二战之后的婴儿潮开始,人口平均年龄逐渐提高到了65岁左右。我们中国也是同样的在经历这样的一个过程,很多经济社会的关系,我们一定要考虑人口结构的变化,然后来调整我们所有的经济社会的关系。

    2018-7-15 09:26:00

  • 钟蓉萨:

    作为我们中国来讲,其实大家也知道,左边这个图,这是联合国的一个数据,左边这个图是50年代的时候,一家可能有五六个孩子,现在我们每家孩子太少了,接下来我们搞计划生育,人口急剧下降;现在90后已经开始步入家庭,大家可以看到四世同堂的还是很多,两个小夫妻上面,有6到8个老人,不能说是常态,但其实还是非常多的。

    2018-7-15 09:27:00

  • 钟蓉萨:

    在之前一个会议上我分享过一个数据,国外专家觉得非常的惊人,说你们2点多亿的老年人口相当于欧洲好几个小国家加起来的人口;未来可能是三、四亿的老龄人口、超老龄的人口,80岁以上的老龄人,其实是非常严重的问题。

    2018-7-15 09:28:00

  • 钟蓉萨:

    其次是长寿的问题,我们人活着钱没有了,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2017年人均寿命到73岁了,已经达到了发达国家的行列,我们中国老百姓号称我们储蓄非常多,大家也知道这么多年来,尽管我们有钱了,其实我们还是喜欢刚兑的产品,喜欢保底保本的产品,其实保底不一定能够保本。实际上我们老百姓有钱了,储蓄率高,目前是55万亿,未来到2022年可能突破80万亿。目前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36396元,是1979年的90倍。我记得我刚上班的时候利率是9%,那个时候我有400多块,他们跟我讲买了保险以后,等我55岁的时候一个月可以拿2千,那个时候觉得好多钱,现在还没有开始拿这2千块的时候我,已经觉得这2千块是不够的,那个时候是9%的利率,这是非常不一样的。

    2018-7-15 09:29:00

  • 钟蓉萨:

    大家看到左边这个图是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长情况,右边这个图,如果从我们每个月交的五险一金来看,不断放进去的钱确实也是在增加的,左边灰色的线是增长的蛮快的,橘色的线是取出来的,人不断的老了,要拿出来给付给老年人,这个速度也是增长的,实际上增速还不如我们拿进去的钱,财政补贴的钱逐渐在增加的,养老金的支出面临着非常大的压力。

    2018-7-15 09:30:00

  • 钟蓉萨:

    这张图是我们经常用的小板凳,我们中国的板凳是一个坡腿的板凳,最长的是基本养老的板凳,但是我跟外国专家分享的时候,作为一个14亿的国家,虽然我们的公共养老的第一支柱,比如说养老金7.3万亿,左边的板凳解决了8亿人,将近9亿人的基本养老问题,这本书里面其实把社会保险变成了社会福利,在座的很多都是同学,同学们还没有工作,工作以后单位缴了养老金,第一支柱是养老。大家找工作,你单位除了给你们工资以外,还给你们交了保险。

    2018-7-15 09:31:00

  • 钟蓉萨:

    在我们中国一支柱覆盖了八、九亿人,二支柱经过10年发展只有2300万,相较于14亿人规模是很小的;第三支柱刚刚起步,上海也是试点区,我们希望未来每一个年轻人都可以为你们自己的未来做好更好的准备。比如说你们的爸爸妈妈可以帮你们存,五六十年代的人,他们很多人当中没有很好的工作,孩子工作以后,可以帮助你们的爸爸妈妈,如果这种制度非常的完善,我相信对我们的社会保险,我们养老金的安排,大家心里会更踏实,这是我们现在的现状。

    2018-7-15 09:32:00

  • 钟蓉萨:

    这本书一直在强调,美国从一开始的社会基本保险为主的方式,逐步变成企业为大家负责任,最后变成个人的账户,自己为自己负责任。我们现在是社会保险,我们基本养老这一块,刚才说的第一条腿,占了将近87%的比例,其他的二支柱很小,三支柱刚刚起步,美国个人部分,他们叫私人养老部分,包括企业年金的DC模式,加上AI模式,占了80%,跟我们正好反过来。如何通过建立个人账户,减少国家的负担,这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2018-7-15 09:33:00

  • 钟蓉萨:

    个人养老有很多的变化,这本书里面谈到通过养老金,最后投到真正的实体经济,让养老金变成所有上市公司的股东,变成生产资料的所有者,大家知道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所谓的社会主义,要变成生产资料的所有者,其实如果能够变成上市公司的股东,通过养老金变成上市公司的股东,是整个社会主义实现的基本原理。

    2018-7-15 09:34:00

  • 钟蓉萨:

    我们基础资产是股票和债券市场,未来如何把这些资源配置到产生稳定现金流的项目当中,用投资基金,不是投你在的产业,而是市场里面进行稳健的组合投资。养老金就是上一层的资产配置,然后来实现我们保证养老的基本方式,这是一个良性循环。

    2018-7-15 09:35:00

  • 钟蓉萨:

    整个美国的变化,其实就是生活资料化社会化来实现雇员利益的分享,社会资源的利润,用税收的方式来实现的模式,整个养老金成为了资本形成和资本分类的最新渠道,最终成为生产资料的所有者,这是这本书里面核心的理念。通过这种养老金的方式改变了工会和企业的关系,改变了企业主和雇员的关系,这是整个分配控制权的变化。

    2018-7-15 09:36:00

  • 钟蓉萨:

    这是一个例子,通用汽车通过建立年金的计划方式,通过基金的方式到资本市场里面直接持有股份,这是一个非常大的变化,而且在通用的这些制度里面,在50年代的时候他们试,然后用到74年的改革法案里面,几个重要的观点,通过基金的方式让专业的人进行专业的运作,这是通用特别大的变化。

    2018-7-15 09:37:00

  • 钟蓉萨:

    养老金用投资基金的方式进行专业的运营,独立的进行管理,这是第二个原则;必须最低限度投资自己被雇佣的企业,投资任何一家公司不超过10%。这几条原则被用在74年养老金的法案里面,这是比较大的几个变化。

    2018-7-15 09:38:00

  • 钟蓉萨:

    通过公募基金进行专业化的运作,美国不管是AI还是DC的模式,应该50%以上的资产,通过公募基金投到资本市场里面了,这跟欧洲银行的模式保险的模式有很大的区别,中国的公募基金,中国在金融体系里面不管是银行,还是保险,还是基金,除了英美以外,用专业语言沟通的应该是公募基金,这个制度确实是抄来的,但是我们抄的比较像,而且比较彻底,确实落地了。

    2018-7-15 09:39:00

  • 钟蓉萨:

    有这么几个关系,首先就是受托关系,钱和管理人之间的钱是分开的,公募基金的注册资本,估计也就是两三个亿,实际上净资本,经过二三十年的积累四五四万,最后管到的是几十万亿的资产。大资产管理要求一定要进行尽职化管理,基金的会计,童总他们应该有四五十个会计,我们是单独的,而且是专业化运营的,是规范的信息披露,非常严格的监管,这是不一样的。

    2018-7-15 09:40:00

  • 钟蓉萨:

    通过公募基金实现了美国整个基金行业的发展和创业创新,真正把钱投到实体经济当中,通过资本运营和股权的实现,实现了生产资料的所有,实现了养老金社会主义的概念。这就是美国带给我们的启示,整个社会来看养老金看不见的革命,没有带来阶级斗争和带来社会的变革,但是实现了养老金在企业的所有权,而且养老金导致新的多数派的诞生,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福利的调节,通过养老金推动社会平等,这是非常不一样的变化。

    2018-7-15 09:41:00

  • 钟蓉萨:

    我们协会除了推动政策落地以外,我们大家也在做一个理论到实践的研究,我们现在也在编排推出,估计九、十月份会跟大家见面,希望通过董老师的平台都能够提供我们的理论水平。非常感谢大家!

    2018-7-15 09:42:00

  • 主持人:

    接下来请到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副秘书长刘传葵,刘秘书长带来的题目是保险资管机构在养老第三支柱作用上应有的作用。

    2018-7-15 09:43:00

  • 刘传葵:

    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来宾,大家上午好,非常高兴参加这次论坛,根据论坛的主题,结合自己在保险资产管理协会工作经验谈点个人的见解,在养老金领域如果有一些认识不到的地方,请大家指正。

    2018-7-15 09:44:00

  • 刘传葵: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全面建成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我用这句话大的指导来作为统领。尤其是近年来中国的养老金取得很好的成绩,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和矛盾,比如说整体能力不足,仅为四层到五层。第二支柱企业年金发展滞后,第三支柱刚刚起步,未来一段时间补齐短板,第三支柱要大力建设成为群众安心养老安全养老的重要支点。

    2018-7-15 09:45:00

  • 刘传葵:

    刚才钟会长讲了希望基金发挥重要的作用,养老金应该说各路的资管机构,只要你有管理能力都应该为民谋福祉。

    2018-7-15 09:45:40

  • 刘传葵:

    商业保险是养老金的先行者,也是一个主力军之一,一直以来商业保险积极呼吁推动发展第二、第三支柱,凭借专业能力支持资金管理和养老金服务。接下来,我将会分4点阐述保险机构在第三支柱建设上更好的进行一些作为。

    2018-7-15 09:46:00

  • 刘传葵:

    第一,保险机构可以在这个领域更好的发挥作用;第二,保险金在养老金上有很大的契合度;第三,保险机构本身参与第三制度建设受到监管部门顶层设计方面的大力支持;第四谈点个人的想法。

    2018-7-15 09:47:00

  • 刘传葵:

    首先:保险机构在这个领域更好的发挥作用,大部分国家和地区都比较重视养老金的风险保障属性和长期的储蓄功能,注重发挥商业保险在风险管理技术、专业化、标准化以及长期负债资产管理的方式。政府通过让利税收激励企业参与个人养老金计划。我这里不展开讲了,比如说德国2011年的李斯特养老计划,英国也是信托和个人的养老金。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复杂的养老金体系,由保险和央行等管理机构一起完成体系的建设,个人账户形成第一支柱和第二支柱的有效补充。

    2018-7-15 09:49:00

  • 刘传葵:

    第二,从政策方面来看国家非常支持商业保险参与第三支柱建设,促进保险服务业与养老服务业的融合发展,14年8月国务院颁布了保险业的“新国十条”,充分发挥商业保险对于基本养老医疗保险的补充作用,推动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发展,14年的11月发布了《关于加强商业健康保险的若干意见》,17年的6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商业保险的若干意见》,对第三支柱做出了路径的规划。

    2018-7-15 09:50:00

  • 刘传葵:

    第三,保险机构在养老金管理上有初步的实现和成效,在养老的第一支柱、第二支柱是重要的参与者。在企业年金上面承担了账户管理人和投资经理人的角色,2017年末保险占了投资管理的七成和五成的市场份额。保险养老业在养老金中,以企业年金投资为例,在去年人社部的数据21家具备企业年金管理机构,保险机构有7家,在保险规模上达到了6.6799亿元。目前有6家保险机构取得了资格,资金逐步到位以后会尽可能良好的运行。

    2018-7-15 09:51:00

  • 刘传葵:

    第二个方面想表达一下保险基金,因为养老金是投资,在投资上面有很大的共性和契合度,体现三个方面,首先是资金的特点是相似的,保险资金是期限长;然后是规模大,截止到今年5月的数据保险基金达到了15.55万亿;第三,追求长期收益;第四是安全性高。因为这4个特点,我们看到了,一一对比下,养老金肯定是需要长期的、终身的。资金规模大因为是全民的,养老金当然还需要安全的,可能是第一需要强调的,养老金跟保险相似,保险在资产管理上追求绝对收益,不是追求排名。我们的养老金也是有固定的资金成本。一一对比下来,确实特点上有很大的共性。

    2018-7-15 09:52:00

  • 刘传葵:

    在投资管理的理念方法上也是相通的,第一是投资目标高度一致,都是追求安全、审慎、长期稳健。第二是投资理念相当,保险基金主要是以固收类为主,体现的还是刚才提到的审慎稳健,追求长期投资和价值投资,这和养老金的收益稳健,满足安全收益是契合的。

    2018-7-15 09:53:00

  • 刘传葵:

    保险基金在资产管理投资主体当中,是投资最多元化的主体之一,或者是靠前的,拥有了大量的资产配置能力,在养老金投资上面有很大的空间。

    2018-7-15 09:54:00

  • 刘传葵:

    在风险管理上面也是要求相同的,保险监管部门始终对保险风险管理有非常严格的要求,实践上也有很多的做法,包括风险性的预警、保险信息披露、资产负债匹配以及资产托管方面也是加强适度监管,还有偿付能力的监管,这是保险独有的,更加科学的计量风险,这是第二。

    2018-7-15 09:55:00

  • 刘传葵:

    保险金在顶层上受到高度重视的,尤其是今年的陆地陆续,今年以来开展个人税收养老保险业务管理暂行办法等一系列政策出台,标志着中国版的养老金第三支柱正式启航,在这方面银保协会严格把关。目前有16家保险公司获得业务资格,在机构的资格能力上进行严格的管控。

    2018-7-15 09:56:00

  • 刘传葵:

    与此同时,在资金投资运作方面,在安全性流动收益方面也有特殊的管理要求,6月22号银保监会发行管理暂行办法,《资金办法》顺延了养老本身的特点,对保险资产通用的规则下,因为是顺延性养老,在风险管理监督管理上做了专门的安排。对顺延养老,引导市场上最优质的资产机构,包括保险管理机构、证券投资基金公司,为顺延养老投资管理服务,共同提出,包括投资经理和组合经理,在中国资产保险业协会进行登记注册,还有后续培训的安排。资金办法还提到养老金的长期化,包括多资产、多策略的资产优势,根据实践提炼到制度规范当中,总的来说这一系列政策的出台进一步激发保险业参与市场的活力。

    2018-7-15 09:58:00

  • 刘传葵:

    保险资管更好的参与第三支柱建设,第一就是做好税延养老保险资金的投资管理,我不展开了。第二高度重视风险防范和化解,包括政策,包括各个公司在业务安排上尽量争取做的更好。第三是进一步提高养老金投资管理的服务能力,体现了养老金管理部门和市场对保险资管机构的认可。高度重视,在投资团队的建设上更加的注重。第四,发挥协同优势,发挥保险养老产业链,参与多支柱的建设当中,保险业对这一块的理解非常深刻,比较好的实现养老金养老服务和养老产业链的有效联通。很多大型的保险机构普遍关注和实施大健康大养老相关的布局,利用保险主业和养老产业相关联度高,保险基金和养老产业匹配的优势,有效增加养老服务的供给,不仅在投资管理上,在相关产业上也能够提供,有些保险企业在社会上也做出一定的反响,促进养老市场和保险业的融合发展。

    2018-7-15 10:00:00

  • 刘传葵:

    从长远考虑养老金是一个开放的市场,是一个合作共赢的市场,包括第二、第三支柱养老金的发展,需要保险、证券、基金等各种金融机构的共同参与,大家分工合作,发挥各自的优势,只有各种优势群体的共同参与,才能促进我们养老金体系更好的发展,从保险资管业来说愿意同各类主体共同携手互相支持。最后,希望本次峰会取得丰硕的成果,谢谢大家!

    2018-7-15 10:01:00

  • 主持人:

    下面请出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的发起人、中国人民大学著名的董克用教授,下面有请董教授给我们做精彩的演讲。

    2018-7-15 10:02:00

  • 董克用:

    谢谢主持人,刚才谈到了我们正在承担一个课题,因为22号文件提出的税延养老保险政策正在试点,1年以后全面推开;部里面也正在承担这个课题,同行并行研究,今天给大家讲一下我的想法。

    2018-7-15 10:03:00

  • 董克用:

    我讲4个问题,第一个是建立背景与功能定位,第二个是覆盖范围和目标群体,第三个是核心理念和制度设计,最后一个是业务流程和平台建设。

    2018-7-15 10:03:30

  • 董克用:

    第一部分是为什么要建?全球老龄化的过程,本世纪末全世界都是老龄化,到那个时候老龄标准也会相应的往上提。刚才讲的三条腿板凳,政府、用人单位和个人三方面共同负担,中国人提的最早,我们在1991年的文件当中就提出来,但是我们走的比较慢。我们拿美国和加拿大和中国做比较,美国第三支柱养老金资产占GDP的34%,加拿大二、三支柱占当年GDP的29%,我们国家占1.6%,我们是没有存钱,我们的基本养老保险一支独大。5月1号开始宣布税延养老保险试点,但是开始购买并不是5月1号,6月21号我们才有1万个保单,1千万对于个人来说是大数。

    2018-7-15 10:05:00

  • 董克用:

    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替代率水平发展趋低,我们从当年的百分之七八十一路下滑,现在不到50%,要想维持你在职收入时候的基本相当,要到百分之七八十,这个差距哪儿找?我们曾经寄希望于第二支柱,我们业界当时高兴了一段,后来发现各种原因,特别受制于第一支柱缴费太高,这些年我们的第二支柱基本上停滞了。

    2018-7-15 10:06:00

  • 董克用:

    按照统计口径,如果拿全部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来说不到7%,因为第二支柱是雇主主导的,必须是有单位的,拿这个做基数也不到9%,不管怎么算90%都没有,当然这是说的企业,机关事业是另外一回事。

    2018-7-15 10:07:00

  • 董克用:

    第二支柱中还有一个问题,近些年很多个体经济,灵活就业方式越来越多,他们没有办法和渠道参加第二支柱,所以必须要做第三支柱。我们有没有钱呢?我们有没有条件呢?中国到了这个时候是不是应该开始做了?我们看到了我们的居民储蓄,中国人存了很多钱,我们储蓄上,我们的居民储蓄余额,也相当于我们GDP的80%左右,后来没有统计了,我看到钟会长有,后来不出了,恩格尔系数已经降到30%,城市人口人均住房面积有30多平米了。剩下做什么呢?当然医疗很重要,另外就是养老很重要,因为各位领导给我们显示了,活的越来越长,在北京和上海这样的大城市,养老非常重要。

    2018-7-15 10:08:00

  • 董克用:

    第三支柱有什么样的功能定位呢?有4个。一是养老金的收入补充。基本养老保险替代率是百分之四五十左右,剩下的怎么办?尤其是第二支柱没有办法参加,剩下的就是第三支柱。二是养老金制度的补充。没有办法参加第二支柱的就参加第三支柱,同样参加税收优惠。第三是推动理念的转变。过去我们都是长期的存钱和储蓄,当然不是为了养老,今后要把储蓄养老变成投资养老。从国际上长期来看,一定是投资高于储蓄,即使有资本市场上的波动,要把过去储蓄的,农业社会为主的,有钱,把钱藏起来,用一个罐子搁地下埋着,考古的时候很高兴,一挖就出来了,但不是现在的办法,现在要投资,要改变这种观念,变储蓄养老为投资养老。最后的制度安排会帮助我们完善资本市场。资本市场需要一些长期资金,而不是短期资金,养老金就是一个长期资金。

    2018-7-15 10:09:00

  • 董克用:

    第三支柱的覆盖人群是经济活动人口,首先第三支柱是什么?我们认为是个人自愿参加、享受税收优惠的制度。要不要以参加第一支柱为基本条件,参加基本养老保险才能参加第三支柱,我们研究了一下还是不要设这个门槛,因为你设这个门槛,参加第三支柱的时候首先要过一关,这一关可能会遇到很多麻烦,很多人离开本地等等各种复杂问题,如何验证?我们有2亿劳动力在流动,怎么验证参加了呢?特别是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是一种自愿的形式,跟城镇职工不一样,城镇职工发工资的一刹那就扣掉了,我们第三支柱从理论上可以不参加,我们要担心这个事吗?不用担心,因为城镇职工没有选择的,工资单位代扣,对于城乡居民保险,我们的这套制度在缴费端,国家财政有补助的,当然是各地财政补,补的不一样,有的地方高,有的地方低,只要我们制度完善的大家会参与。基本养老保险第一支柱已经覆盖9亿人了,那一点点没有加进来是各种各样的原因,我们不用第三支柱反推它。

    2018-7-15 10:11:00

  • 董克用:

    第三支柱的目标人群既不是低收入人群,也不是高收入人群。为什么不是低收入人群呢?真正的低收入人群是靠第一支柱,政府兜底的公共养老金,既可以是不缴费的,也可以是缴费型的,因为公共养老金的目标就是保障基本生活,抵御风险。第三支柱是为了补充40%到50%的空缺。同时,第三支柱不能成为高收入人群避税的天堂,通过这个不缴税了,年老以后花。不是的,从国外的情况来看,美国第三支柱账户持有人以中等收入水平,收入的中位数每年是9万美金。我们中国中等收入规模怎么样?中国已经形成了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中等收入群体,如何统计?有多少?这还在统计,有的研究说有4亿,随着中国的经济发展,中国的中等经济收入群体还会参加。

    2018-7-15 10:13:00

  • 董克用:

    既然有这样的需求,有这样一些人要来参加,我们的制度怎么设计呢?我们也进行了调研,通过调研我们看到还是很受欢迎的,其中有一个问题,从流程上来看,你怎么购买?怎么样得到税优?从流程上面看还是一个产品制,为什么说是产品制呢?因为目前是先购买,然后去核实和退税,然后再留在账里面。产品制有好处,很清晰自己买的是什么产品,但是也有一些问题。比如说在同一公司不同产品之间没有问题,但是如果转移到其他的公司,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将来我们银行、基金都要参与进来,22号文件说了,这个转移的时候就有制度上面的问题,更重要的是退税模式,手续复杂,人工成本很高,怎么办呢?有人提出来是不是从目前的产品制走向账户制。

    2018-7-15 10:14:00

  • 董克用:

    什么叫账户制?通过建立唯一账号的个人养老账户,每个人将来都要开一个第三支柱养老的账户,实现税收优惠、个人投资选择以及权益记录,所有符合条件的产品,无论是基金产品,还是保险产品,还是养老产品都进入到这个账户中,无论哪个环节中都避免重复缴税。从这个地方到那个地方工作了,没有问题,独有的账户一直存在,并且这样的账户制可以和第二支柱统一,可以有效衔接,就像美国第二支柱和第三支柱互相联通的,更多的是第二支柱到第三支柱了。

    2018-7-15 10:15:00

  • 董克用:

    第三支柱的发展动力是什么?就是税收优惠,我们不但考虑税收优惠,适当的情况下还要探讨财政补贴,税收优惠有几点:一个就是今后希望采用限额额而不是比例制。二是我们希望将第二、第三支柱的税收优惠打通,特别是没有参加企业年金计划的人,90%的企业没有企业年金,这部分人能不能多享受一些,增加第三支柱的吸引力。三是适当的时候推出财政补贴,德国就是财政补贴。钟会长提到的也有启发,年轻人可以给老人,可以下一代给上一代。

    2018-7-15 10:16:00

  • 董克用:

    这种税收优惠在几个阶段?一个在缴费阶段,也可以在补贴,在运营阶段我们要区分本金和资本利得,资本可能是亏损的,我们要区分本金和资利得,中间这个利是不征税的。

    2018-7-15 10:17:00

  • 董克用:

    提取阶段,目前试点办法25%不征,剩下的75%是按照10%个人所得税征,利得是动态的,最后算的时候很清楚,我们征的是谁?是不是考虑终身领取,我们就鼓励你,就实现免税了;你想分次领取可以是中等收入税收水平;我一次拿走,那你就得至少10%了。因此要有一些税收上的差异化。

    2018-7-15 10:18:00

  • 董克用:

    账户制是一种基金,基金要追求投资收益?基金运行的原则是什么?作为非常独特的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它的投资原则是什么?第一是安全,养老金的特点安全性应该在首位,它是长期不取的钱,你们22岁就业,你们这代人退休一定超过65了,有40多年在那儿,一定安全第一,你们买的产品可能消失了,或者你们委托的公司可能倒闭了,他们都是商业机构,但是不要紧,那个钱还在,一定不会让你走,积累的资金不会消失。

    2018-7-15 10:19:00

  • 董克用:

    账户制是一种基金,基金要追求投资收益?基金运行的原则是什么?作为非常独特的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它的投资原则是什么?第一是安全,养老金的特点安全性应该在首位,它是长期不取的钱,你们22岁就业,你们这代人退休一定超过65了,有40多年在那儿,一定安全第一,你们买的产品可能消失了,或者你们委托的公司可能倒闭了,他们都是商业机构,但是不要紧,那个钱还在,一定不会让你走,积累的资金不会消失。

    2018-7-15 10:20:00

  • 董克用:

    接下来是便捷性,老百姓的金融知识有限,一定要提供便捷清晰的投资渠道,不能太复杂。

    2018-7-15 10:20:30

  • 董克用:

    我们这个平台将来希望把多类养老产品都纳入选择氛围,满足不同人的选择偏好,年轻人的风险偏好不要怕。我们要建立产品准入制度,进入这个领域的产品,一定要经过评估,不是说随便的,如果大家进去了这个账户,暂时没有来购买,一个月1千,每个月参加吗?如果暂时没有购买没有关系,我们有默认投资工具的机制,你们主动投资,我们就事先默认产品。

    2018-7-15 10:24:00

  • 董克用:

    同时,还要加强投资者的保护,加强投资者金融知识的教育,加强投顾的培训。我们要相信年轻人,他们有很多的渠道,这也是我们正在做的另外一个课题,如何推进养老金融教育。

    2018-7-15 10:25:00

  • 董克用:

    最后一个业务流程和平台建设,首先是个人开户,个人到银行开设个人养老金账户,社保卡就是身份证号,而且具有唯一性,终身使用。第二步就是个人缴费,既可以单位代扣,比如说我,我发工资的时候把五险一金都扣了,再加一个个人养老金就可以了。第三步是个人投资,到这个平台上你买什么,如果不投资就是默认产品,也可以集体来做。第四步是个人查询,这个平台上随时可以查询到这个情况,我投了多少钱,我的钱增值情况如何?买了不同产品的情况如何?都可以查询。最后就是个人领取,平台将这个资金转移到个人当年开的户里面,入口出口监管。

    2018-7-15 10:26:00

  • 董克用:

    这样一个理想化的流程就需要一个平台,这个平台的性质是什么?它是一个商业平台吗?它是一个商业机构吗?我们课题组提出,第三支柱平台建设由中央政府提供的、应对老龄化完善我国养老金体系的基本公共服务平,因为享有基本公共服务是公民的权利,提供居民公共服务是政府的职责。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政府要自己做,也可以购买;但是它的性质是基本公共服务,不是赚钱的商业机构。为什么是基本公共服务?因为它有基础性、广泛性、迫切性和可行性,我就不一一列出了。

    2018-7-15 10:28:00

  • 董克用:

    这个平台有一些技术要求,第一是统一性,第二是交互性,第三是透明性,第四是流动性,第五是安全性,第六是动态性。谢谢大家!

    2018-7-15 10:29:00

  • 主持人:

    接下来要发言的是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党俊武,带来发言主题“从第三支柱到应对老龄社会的金融战略”,有请党主任。

    2018-7-15 10:30:00

  • 党俊武:

    尊的各位、各位专家、各位同学,大家上午好,我长期从事老龄社会研究工作,涉猎的范围比较广,今天这个话题也是我很关注的话题,特别是听了前面几位老师,尤其是董老师介绍的方方面面非常好,我也非常的赞同。现在我们的任务就是怎么能够把这个东西变现,我的主题就是从第三支柱到应对老龄社会的金融战略。

    2018-7-15 10:31:00

  • 党俊武:

    谈之前我提三个关健词,首先就是飞起来,第三支柱讨论到现在有20多年了,尤其是最近几年大家觉得第三支柱是一个风口,为什么在这个风口仍飞不起来呢?我提这个关健词希望大家一块思考这个问题。

    2018-7-15 10:32:00

  • 党俊武:

    第二个关键词是动力,刚才董老师讲第三支柱要成长起来必须要有动力,谈到税收激励的问题,税收激励的确重要,但是还需要刺激,要危机意识。

    2018-7-15 10:32:40

  • 党俊武:

    第三个关健词是理论,在理论上很多问题非常想明白,具体方案出来了,背后的理论还需要再思考一下。

    2018-7-15 10:33:00

  • 党俊武:

    首先,讲一下第一支柱困境的根源。什么是困境呢?大家都很清楚,17年的GDP是82万亿,住户存款是65万亿,非金融企业的存款是57万亿,我们的寿险业务是2万亿,现在的保险业务是15-17万亿。07年我们投1千万,当时30到59的人口是6.35亿,40到59岁的人口4.27亿,怎么应对老龄化的问题?对现在的老年人、年轻人来说,将来怎么办?问题可能更大。

    2018-7-15 10:34:00

  • 党俊武:

    第三支柱发展缓慢,我们当前的老龄/养老金融空缺巨大,未来的缺口更大,总结一句话,三四十岁的人钱不够,要买房子,也有钱存银行里面的人,但是不是养老金。此外,还有就是房地产也把大家的钱掏走了。

    2018-7-15 10:35:00

  • 党俊武:

    第三支柱发展困境的根源很多,我不多说。谈一下应对老龄金融顶层设计,第三支柱飞不起来的原因在于第一支柱和第二支柱,第三支柱加上前面两个支柱是社会保障的问题。但是,社会保障制度之外的问题,例如公共税收财政体系的问题。今天是三种理论探讨,三支柱的问题在社会保障之内,在之外,还是在哪?是整个社会保障制度的问题,或者养老金融的问题,我叫老龄金融的问题,根在于我们应对老龄社会的金融顶层设计,总书记16年说过要加强顶层设计,但是具体的是没有。

    2018-7-15 10:36:00

  • 党俊武:

    国家的金融顶层设计层面有吗?针对老龄社会的,还不是我们的三支柱,三支柱还是比较狭窄的。个人的全民的养老金融方案有没有?还是不清楚的。我们三制度理论飞不起来,是不是说法有问题?或者是水土不服?

    2018-7-15 10:37:00

  • 党俊武:

    我们现在主要谈一下怎么把第三支柱关联起来,我们是不是在三支柱之内谈三支柱,在社会保障之内谈三支柱,理论探讨就是思维框架,如果框架错了就比较难,应对老龄化社会的提法是十九大报告的提法,更准确的表达是应对老龄社会。

    2018-7-15 10:37:50

  • 党俊武:

    金融机构的观念体制技术落实于时代,老龄金融,整个金融体系还处在年轻的社会,已经不能适应老龄金融的需要。目前第三支柱飞不起来,仅仅是社会保障制度出现的一个突出问题。我们要采取更大的动作,要不然第三支柱起不来,第三支柱到我退休的时候如果还飞不起来,可能50后60后问题不大,70后、80后、90后问题就非常严峻了。这是第一个问题。

    2018-7-15 10:39:00

  • 党俊武:

    第二,如何看待第三支柱?第三支柱本身的理论是不是有问题?是不是水土不服?理论本身是不是有问题,我提出来作为一个思考,三支柱理论是看个体人和生命周期,对人看的不够。

    2018-7-15 10:39:20

  • 党俊武:

    还有一个问题,第三支柱理论不是从老龄社会的角度建构新的金融体系,这是我的看法。三支柱理论是根据发达国家,结合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状况提出来的,到我们中国很多地方水土不服,比如说政府责任的问题、财税问题、观念的问题,还有城乡二元的问题。

    2018-7-15 10:40:00

  • 党俊武:

    三支柱的现状,大家都说了很多,我不说了,第一支柱的问题,全国统筹还要商量,这个问题已经到了不是商量,不是出台一个意见的问题,要采取大动作的状况,有点像1982年计划生育出台之前,有的说多生,有的说少生,这个东西不能商量,基础养老金就应该有这样的高度,不应该各省再去博弈,应该有一个基本国策支撑它,不然全国统筹也很难实现。

    2018-7-15 10:41:00

  • 党俊武:

    地缘税是个好东西,现在目前运行的还可以,但是光靠这个还是不够的,银行基金收入,还有其他的渠道怎么驱动?如果没有大动作,如果第三支柱没有发展起来,结果会怎么样?这应该是50人论坛应该研究的问题,2020年完成任务,能不能完成十九大的任务很难,未来70后、80后、90后有一个很好的晚年,还是有点问题的。

    2018-7-15 10:42:00

  • 党俊武:

    结论,我们不是第三支柱本身的问题,而是第三支柱之外的第一支柱和第二支柱的问题,第一、第二、第三支柱这三个问题加一起就是社会保障之外的问题。我们应该把第三支柱的问题和社会保障之外的问题提到老龄化本身的问题。结合自己的国情才能飞起来。

    2018-7-15 10:43:00

  • 党俊武:

    在全社会广泛深入开展老龄社会超老龄社会长寿风险的金融教育,这个事情应该是党和政府去做,而不是金融机构,如果是金融机构做老百姓觉得是骗人,政府第一要务开展金融教育。第二是把积极应对老龄化上升到基本国策。 第三支柱的问题不是个别几个部门商量的问题,应该是最高层的决策问题。第四抓紧研究制定应对老龄社会的中长期金融规划。

    2018-7-15 10:44:00

  • 党俊武:

    养老金融50人论坛要搞顶层设计,三支柱的问题是人社、财政、发改相关部门为办法,董老师已经提了很好的方案,但是这个方案必须要把它纳入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基本国策这个大篮子里面进中南海,然后再出来这个方案,才能落地,第三支柱才能飞起来。谢谢。

    2018-7-15 10:45:00

  • 主持人:

    接下来有请上海市人社局原副局长鲍淡如,他发言的主题是“关于第三支柱的养老金的若干思考”。

    2018-7-15 10:46:00

  • 鲍淡如:

    首先讲一下,第三支柱叫什么名称?我个人建议是个人养老金,我从三个角度思考:首先从现状来看,第一支柱是国家支柱,第二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第三是个人年金。

    2018-7-15 10:47:00

  • 鲍淡如:

    从国际经验来看,美国比较典型,三个支柱的比例是1:6:3,现在已经是28亿了,时间也不长;第二支柱是1979年推动,与我们改革同步,40年时间积累这么大一笔,第三支柱占到30%,也是比较可观的。

    2018-7-15 10:47:30

  • 鲍淡如:

    我们国家养老金叫统账结合,实际上是统账混合。我们基本养老金现在有5亿多的结余,个人缴纳的钱从开始到现在都不止这些,这是统筹的结余还是账户的结余?应该是账户的结余,而且还欠了账户的账。70后的或者是80后的人缴纳的全部账户全部做实,“老人”的钱再慢慢还,就把统账分清楚了,就涉及到第二个问题,账户还放在基本养老金里面,由国家管理。国家只管基础养老金,只管统筹养老金,把账户做实了以后,账户变成普惠性的,我们现在就有8个百分点,在这个基础上12个百分点的继续推行,基础就有了,然后再释放出第三块个人自主投入的养老金,这样的话三个层次,国家是国家责任,单位是单位的吸引力和单位的战略,也有政策。三是个人,个人的选择。

    2018-7-15 10:49:00

  • 鲍淡如:

    原先这个制度为什么会混杂在一起呢?因为我们这个制度起步比较晚,是从劳动保险制度转变过来的。原来就是大锅饭,国家统包统揽的,需要一代人离开岗位以后转变才有机制,比如说我这个年代的人,50年出生的人都已经退休了,这个年代的国家慢慢还;80后和90后跟我们观念完全不一样,应该用新的观念把第二支柱建起来,如果用这种选择,我们国家一夜之间就会有世界上最大的第二支柱,规模非常大,积累速度也会非常快。第三支柱完全强调了个人,因为第二支柱还有单位,只要结构调整,我们跟大的格局可以保持一致的。这是第一个问题。

    2018-7-15 10:50:00

  • 鲍淡如:

    第二个问题,不同支柱的功能有什么区别?国家养老金是保基本、保公平,效率因素应该降低。公平主要是机会公平和规则公平,大家在一个政策制度下做到一致,这应该是我们政府养老金追求的目标。

    2018-7-15 10:51:00

  • 鲍淡如:

    单位养老金涉及到年金改善待遇,讲求效率,跟企业的战略发展目标应该吻合,应该发挥这个功能。我们上海80%是10人以下的企业,如果按照第二支柱的做法,职代会,80%的人讨论通过才能设立方案备案,人社局审批的时候也是这样来的,这样做的成本很大。应该推出若干个计划,不是单一的,谁的集合计划更有利于企业,更有利于企业的人才,就被大家所选择。

    2018-7-15 10:52:00

  • 鲍淡如:

    个人养老金满足需求,讲究自主。只要个人愿意投就应该敞开大门,没有年龄限制。老了不可以投吗?现在老人被骗太多了,老人说要安全,给我一个稳定回报可以吗?可以,功能明确,满足需求,讲究自主,这是第二。

    2018-7-15 10:53:00

  • 鲍淡如:

    第三,管理的建议。第三支柱的覆盖应该尽可能广泛,我们现在出台的税延养老真正用了10年的时间;税延以外是补贴,上海对老年人有补贴,对困难人有补贴,可以纳入这个账户,通过这个账户强化意识,这就是个人都要依靠的第三支柱的账户。然后是奖励,比如可以强调义工兑换,用账户的形式体现出来,你为老人服务了,你需要人为你服务的时候怎么办?所以第三支柱应该更宽泛,覆盖尽可能广泛。

    2018-7-15 10:54:00

  • 鲍淡如:

    在个人养老金操作的时候兼顾宏观和微观,宏观上我是主张应当有三支柱,微观上不一定人人都三支柱,都要全,情况千差万别,比如说灵活就业的人,更倾向于希望往第三支柱走,新业态在互联网经济,人工智能背景下,新业态产生很多,就业态淘汰很多,怎么办?还有很大的一群人叫非劳动关系形态,比如说家政服务人员、保姆,是民事雇佣关系,两个人都是民事主题,也是雇主和雇员,但是他不是法人雇主,像这样的一些是被我们的基本保险制度排斥在外的,比如一个保姆的月收入是15000到20000,一般钟点工在上海的水平五六千,你排斥她干什么?除了保姆不建议劳动关系,我们的劳动管理并没有渗透到最底层,大家都说送外卖的,有保险吗?快递小哥有保险吗?网约车有保险吗?新业态非劳动关系的人群很多,有一个地方是第三支柱,先把他们纳进来,为自己储存一笔养老钱,然后才有条件发展到第二支柱和第一支柱,国家第一支柱应该更广的覆盖。

    2018-7-15 10:56:00

  • 鲍淡如:

    老人已经超过了60岁退休了,领养老金了,能不能有第三支柱,我觉得可以有,省得他们老受骗,可以扩大一些。

    2018-7-15 10:56:30

  • 鲍淡如:

    搭建平台通用账户系统,要用超前眼光建平台,刚才所说的各种需求,在平台里面都要有,各个金融机构跟这个平台要连接,税收、监管、金融等部门信息共享,同时这个平台为长远的机构调整预做准备,我们的卡太多,社保卡是社保卡,身份证是身份证,美国就是一个号,没有卡,各个地方为了显示地方观念,在社保卡的基础下又有市民卡,何苦呢?一张卡走天下,账户也是这样,一个账户管终身,这就是综合金融财产。

    2018-7-15 10:57:00

  • 鲍淡如:

    我们老龄化缺资金,但是还有很大一笔资金,我们很多资金被房产吸纳了,建行做了一个很好,把你的租赁权拿过来,钱就来了,很好的养老,但是这个要很好的推进。存房养老,变成和消费的资金。

    2018-7-15 10:58:00

  • 鲍淡如:

    这些结构的调整,我同意是综合金融考虑,老百姓有关乎终身的金融账户,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把各种功能安排好、协调好、互相配合好,我相信我们眼前的这些困难,如果放开眼光打开思路,我觉得很多困难也就很容易迈过去了。

    2018-7-15 10:59:00

  • 鲍淡如:

    我们用20年时间建成一个世界项目,覆盖最广的社会项目,再用20年建成一个结构最合理,对老百姓惠及最大的世界羡慕的灵活的社会保障大系统。谢谢。

    2018-7-15 11:00:00

  • 主持人:

    接下来是来自上海理工大学副校长吴忠,他讲的主题“上海养老模式的拓展性研究”,有请。

    2018-7-15 11:01:00

  • 吴忠:

    大家上午好,我今天的主题是上海养老模式的拓展性研究。上海这些年在养老事业上取得很好的进展,上海市民也享受到很好的福祉,但是新的形势下有很大的变化,也暴露过一些问题,关于养老的三个主体:家庭、社区、机构的问题,上海市妇联今年着重研究家庭的责任,因为养老的第一问题就是家庭,家庭养老从学界研究也分成很多阶段,从我们的前期研究阶段到中期研究阶段,再到高级研究阶段,我们做了一个梳理,古代社会时期更多的是从血缘的关系,或者是政治的角度,或者是伦理的角度研究家庭养老,到了初级养老阶段,比较多的是从制度的角度研究家庭养老,到了中期阶段是从多学科的角度。

    2018-7-15 11:02:00

  • 吴忠:

    今年上海市妇联研究家庭责任的支持机制,上海这几年出台很多支持政策,但是对家庭养老怎么去支持,这方面的政策力度是不够的,我们作为家庭养老子女在父母生病的时候,在家里照顾,子女希望父母有一个比较好的老年生活,父母比较好的,子女就想不给父母多增加负担,家庭养老是一个主体,我们上海“124”未来过度到224,上海的老龄化程度特别高,可能达到三成,新的特点、新的趋势,需要我们有新的命题。这是第一。

    2018-7-15 11:04:00

  • 吴忠:

    第二,上海的老龄群体需求呈多样性,上海的人均GDP达到近2万,在这个前提下上海老人的知识结构、收入结构都呈现了与其他地方不同的特点,呈现了和过去不同的特点,需要我们破解新的问题。

    2018-7-15 11:05:00

  • 吴忠:

    第三,养老资源的供需不平衡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对我们上海现有的养老模式提出更大的挑战。上海市政府今年提出如何拓展上海现有的养老模式,如何更好的发挥家庭、政府和机构各自在养老当中的作用。

    2018-7-15 11:06:00

  • 吴忠:

    全国其他城市在养老服务方面做的也非常出色,我们从资源整合的角度,包括创新形式的角度,包括技术支持的角度,把全国各地的养老模式做一个梳理,辽宁提出“养老产业”的问题,北京提出“适度普惠”的模式、以房养老,南京的租售换养,租售同权的问题等等。还有旅游养老,比如说大连,还有青岛,它可能是一个旅游养老,还有一些老龄互助养老,比如说宝山等等。

    2018-7-15 11:07:00

  • 吴忠:

    技术支持角度,互联网+时代,包括人工智能时代,互联网+实际上是思维的角度,我们所谓的平台思维,跨界思维等等都在互联网+时代得到应用,人工智能无论是在我们比较靠近的精准医疗领域还是围绕服务领域都可以发挥重大的作用,比如说南京有很多IBM做的智慧养老项目,互联网+的手段引进这个企业,比如说宝山的机器人,老人躺在床上,用遥控可以帮助老年人翻身。

    2018-7-15 11:08:00

  • 吴忠:

    国内城市从资源整合创新形式以及技术支撑的形式做了一个梳理,这里面有很多种形式,大家可以看一下,这些内容不一一解释了,每个养老方式之间不是尽善尽美的,可能也有一些缺点,说到我们的混合养老,它主要是把家庭养老、居家养老、机构养老有一个切换的过程,把中华传统孝顺的美德和技术进行了结合,这个方法非常好,跟上海的“973”有很多近似的地方,但是多种模式养老的切换难度还是有的,我们对这个进行了梳理。

    2018-7-15 11:09:00

  • 吴忠:

    怎么借鉴先进的呢?我们从城乡从政策格局、区域的角度、技术手段的角度和医养护需求四个角度,对上海的两大养老服务格局,二十种主要养老模式的有适合不足进行归纳总结。养老机构里面可以设置医院,或者医院里面设置养老机构,上海现有的养老模式是这样的,也可能是在家庭养老,也可能是以房养老,医养护,医养结合。技术手段是互联网智慧,城乡是城市和农村的问题。

    2018-7-15 11:10:00

  • 吴忠:

    9073从05年开始实现到现在,有贡献,也有问题,9073的占比还是可以研究的,90变成95,还是90变成85等等占比的问题。我们从供需的角度,无论是时空数量质量都是不平衡的。我们家庭和社区养老的家庭责任在哪儿?怎么定位的问题,我们城市老年人得到了更好的服务,我们郊区老人的问题,我们养老机构怎么引入社会资本,在这些责任当中我们政府承担了什么样的角色?在9073的格局,有巨大成就当中应该考虑的问题。

    2018-7-15 11:11:00

  • 吴忠:

    建立“五位一体”的格局来说,目前来看还是有很大的难度,特别需要参与主体的协调配合。

    2018-7-15 11:12:00

  • 吴忠:

    技术手段角度,上海在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领域都是处在全国前列的,我们利用互联网+的手段,推进先进制造业,甚至我们养老产业实行转型升级,促进新兴行业和养老产业的协调发展,借鉴北京的一些例子进行深度融合,我觉得很有基础的。

    2018-7-15 11:13:00

  • 吴忠:

    问题还是要考虑的,智能设备需要很热,但是还是属于开发阶段,特别是一些老人对于智能设备的使用还是有问题的。

    2018-7-15 11:13:30

  • 吴忠:

    信息安全在中国社会也是无法回避的问题,包括我们要实行“五位一体”的监管,监管和跟踪,包括可能要实行互联网+,可能有很多投资,回收,包括赢利水平等等,能不能吸引民间资本进来。

    2018-7-15 11:14:00

  • 吴忠:

    智慧养老,在上海如何利用智慧养老,我们的用户在家里住着,利用呼叫中心,请风险服务商,包括生活服务商等等提供心理服务,我们的医院方,可能有急救医院,三甲医院等等。

    2018-7-15 11:15:00

  • 吴忠:

    嵌入式养老,这个可能适用于把所有生活照料的因素,包括医疗健康心理关注等等,实行常者照顾之家。这个地方非常好,但是床位是不够的,成本回收比较困难,特别是一些社区内部用地非常紧张,比较多的依赖于政府的投入,高端的养老模式,针对可支配收入比较高的那些。还有一些混合式养老模式。

    2018-7-15 11:16:00

  • 吴忠:

    对于农村的一些情况,比如说抱团养老,土地养老,这个比较符合我们上海郊县的现状,随着城镇化的推进,远郊的土地上涨价格非常快,以土地为基础的养老模式的可持续性问题。

    2018-7-15 11:16:30

  • 吴忠:

    现在比较流行医养结合,问题在于我们的养老和医疗属于民政和卫生,养老机构提供生活照料,医疗的能力比较差,这都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2018-7-15 11:17:00

  • 吴忠:

    长护险我不多说了,最大的问题就是部门险业的问题,政策落实的问题,包括专业人员的培训问题。

    2018-7-15 11:17:30

  • 吴忠:

    必须对上海的养老模式进行创新,借助国外的方法,提出三步,第一步近期可实现的,从类似主体服务模式,拓展嵌入式社区养老,开发一些养老产品,这是近期。中期通过建议和整合,社区服务设施,包括政府建立公共服务平台,包括民生规划。远期未来的规划,我们是模仿医护照的模式,打造没有围墙的养老院。

    2018-7-15 11:18:00

  • 吴忠:

    无论从内容配置模式技术手段,拓展的形势,建立有效的机制,我们要建立动态的数据库,从老年人生命周期的角度出发,提高服务的精准性和针对性,包括从服务人群的差异性出发。我们要打造智慧养老平台,有效进行资源配置的问题。谢谢大家。

    2018-7-15 11:19:00

  • 主持人:

    接下来发言的是建信养老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总裁冯丽英,有请冯总。

    2018-7-15 11:20:00

  • 冯丽英:

    各位领导、各位朋友,大家上午好!前面7位的演讲嘉宾都为我们第三支柱的理论研究做了非常好的铺垫和高论,最后轮到我讲的时候,可以明显看到,大家都聚焦到账户,最后就是养老。轮到我讲的时候就非常好讲了,还要声明一点,作为一个机构的管理者来说,与理论界来讲有很大的不同,我们更多关注于政策和实操性。

    2018-7-15 11:21:00

  • 冯丽英:

    有三个问题跟大家分享,第一是打通三支柱的个人账户到底行不行?第二是打通个人账户谁来管理?第三是打通第三支柱个人账户以后对老百姓有什么好处?

    2018-7-15 11:22:00

  • 冯丽英:

    首先是看打通三支柱个人账户到底行不行?主要从三个方面阐述,第一,有没有可能性?第二,有没有国际上的可借鉴性?第三,打通以后有利于什么?

    2018-7-15 11:22:30

  • 冯丽英:

    在第一支柱里面实现的是基本养老保险社会统筹加个人账户,第二是单位养老金制度,它实现的是共账户和个人账户。第三支柱本身来讲就是一个以个人账户为基础的个人养老金账户。个人账户的属性是什么?我理解就是个人缴费加个人权益,首先就是你个人缴费了,个人权益是什么?无论是基本养老保险还是单位的养老保险按照一定比例进入你的个人账户,我们认为是你的权益,个人账户里面体现的都是个人的产权属性,为我们打通一二三个人的账户提供了可能性。

    2018-7-15 11:24:00

  • 冯丽英:

    我们看美国的401账户,你不工作了或者退休了以后,可以把个人账户里面转到IRA里面,这些都为国内打通一二三个人账户提供了可借鉴性。

    2018-7-15 11:24:40

  • 冯丽英:

    既然个人账户的属性有个人的产权,我们打通一二三支柱以后,刚才几位嘉宾讲了,在个人账户里面本身没有实现到个人投资的自主化,打通以后会增加个人的自主权。

    2018-7-15 11:25:00

  • 冯丽英:

    打通第三支柱的账户到底有谁来管?肯定不能有个人管,由谁管呢?我有4个方面的想法跟大家分享。

    2018-7-15 11:25:30

  • 冯丽英:

    第一,发挥各个行业的协同作用。今天上午刘秘书长讲了,第三支柱的养老金业务一定要靠多机构不同地发挥自己的优势、协同作战,我特别赞同这个观点。我们是说在个人账户的管理上,应该提倡的是多类机构的充分参与。在整个金融科技的发展当中,在我们前面的基本养老保险和企业年金制度的实践当中,各个机构,银行、基金和保险,包括专业的养老公司在信息服务和终端设施方面具备较强的能力,在养老金管理方面也积累很多的经验,应该可以根据不同的特点和优势,为参与计划的人提供有针对性的特色服务,包括账户管理的服务。在美国符合条件的都可以选择商业银行、商业保险和证券基金来开自己的账户,刚才董教授举例到银行开设个人账户,也是一种形式,我们主张多机构共同参与,包括个人账户的开设和服务。

    2018-7-15 11:27:00

  • 冯丽英:

    第二,发挥现有载体的作用,基本养老保险的载体是社保卡,在社保卡的基础上辅助个人卡的功能,为未来养老服务提供一种综合服务。

    2018-7-15 11:27:30

  • 冯丽英:

    第三,还是要发挥商业银行的基础功能的作用,商业银行吸收公众贷款和发放贷款为基础的服务。

    2018-7-15 11:28:00

  • 冯丽英:

    第四,无论什么形式都要必要设立一个受托服务的角色。个人很难做自主性的选择,可以考虑在默认选择等方式之外设立由机构担任的受托角色,帮助个人选择受托投资或者自主投资,帮助实现第三支柱的个人投资权和专业性。以上是我分享的第二个问题。

    2018-7-15 11:29:00

  • 冯丽英:

    第三是打通第三支柱给个人什么实惠?正如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一贯倡导的养老金融,至少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养老金金融,二是养老产业金融,三是养老服务金融。打通以后私人账户的唯一性和私有性,能够使个人获取更多的,除了养老金服务以外的养老产业服务和养老金融服务。

    2018-7-15 11:30:00

  • 冯丽英:

    从两方面来说,个人账户打通以后,为个人退休后提供更加充裕的养老资产,这就需要我们银行、基金、证券和保险行业多加机构为真正的养老个客户提供多样化的投资产品,特别是要开发以养老目标型投资产品为主的投资方向的产品,让个人来做一个选择,我们退休前的养老金和退休后能够支配的养老资产之间的有效配置。

    2018-7-15 11:31:00

  • 冯丽英:

    另外一个方面,个人账户打通以后,可将参加养老计划的人提供全生命周期的服务,使退休前的养老服务和退休后的养老服务相匹配。个人账户打通以后实现一站式的养老综合金融服务。

    2018-7-15 11:32:00

  • 冯丽英:

    养老保障体系三支柱的协调发展,全面建成覆盖全民的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我们看到无论是提高覆盖率还是扩大覆盖面,都使更多的人群享受到了国家制度的优越和红利,增加了制度的普遍性和广泛性,如果打通三支柱的个人账户,保障个人账户资金的融通性,有效集合投资工具,促进个人账户资金的增值,让老百姓得到更多的实惠,真正实现养老金融从“普”到“惠”。谢谢。

    2018-7-15 11:33:00

  • 主持人:

    接下来有请汇添富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文,他演讲的题目“发挥公募资金投资优势,助力个人养老金扬帆启航”。有请李总。

    2018-7-15 11:34:00

  • 李文: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大家上午好!非常高兴与大家再次相聚,尤其是相聚在上海、相聚在漂亮的上海工程技术学院。

    2018-7-15 11:34:30

  • 李文:

    在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峻的当下,建设一个适合中国国情、能够真正解决中国百姓个人养老问题的第三支柱迫在眉睫、功在千秋。但我们欣喜地看到,在包括养老金融50人论坛及在座各位领导和专家的大声疾呼和持续推动下,我国养老金第三支柱的制度设计和发展路径正越来越清晰明确。

    2018-7-15 11:35:00

  • 李文:

    今年 4月12日,由五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开展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的通知》,开启了我国养老金第三支柱建设的道路探索和经验积累,标志着我国养老金第三支柱建设从理论走向了实践。过去的一段时期,各家保险公司已经紧锣密鼓地开展试点工作。而今年3月2日中国证监会发布《养老目标证券投资基金指引》后,包括汇添富基金在内的多家公募基金公司也积极申报了相关的产品,可以预期首批养老目标基金即将到来,为公募基金在2019年5月试点结束后对接个人账户做好充分准备。

    2018-7-15 11:36:00

  • 李文:

    今天大会的主题是“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的理论问题探讨”,作为来自基金行业的代表,下面我从个人养老金投资管理的实践角度,谈一下如何“发挥公募基金权益投资优势,助力个人养老金扬帆起航”这一话题。一、个人养老金投资需要长期稳健的较高收益。首先,我们知道,个人养老金投资需要确保有长期稳健的较高收益。为什么呢?为是由个人养老金的属性所决定的。纵观养老金第三支柱发展的国际经验,我们可以看到,个人养老金拥有其独特的属性,具体来看:

    2018-7-15 11:37:00

  • 李文:

    一是具有资金的长期性。养老金从积累到使用,跨越了一个人从工作、到退休、到死亡的数十年生命历程,具有显著的长期性特征。它会放大养老金投资的复利效应。

    2018-7-15 11:37:40

  • 李文:

    爱因斯坦曾说,“复利堪称是世界第八大奇迹,它的威力甚至超过了原子弹”。举例来说,假设小李和小张两个同龄人一起从大学毕业,他们工资基数相同,工资年增长率均为5%,每人都从工资中结余8%积累35年后用于养老,不过他们选择的产品收益率不同,小李是8%,而小张是5%,那么到两人退休时,他们累积的养老金差多少呢?老李的养老金积累总额要比老张高出60%,这个例子充分说明了时间的力量、岁月的可怕、复利的强大。在长期投资中,基础的投资收益率失之毫厘、差之千里。所以,个人养老金必须要追求长期稳健的较高收益。

    2018-7-15 11:38:00

  • 李文:

    二是追求长期稳健的较高收益。养老金不仅要实现保本,更要在长寿风险不断增加的情况下追求长期稳健的较高收益,才能满足退休后的生活支出需求,因为无形的通胀会在不知不觉中让人陷入 “人活着,钱没了”的困境。

    2018-7-15 11:38:30

  • 李文:

    且不说过去15年上海的房价,就以我们的大米为例,按照国家统计局数据统计显示,过去15年,大米价格年化涨幅6.5%。也就是说,如果过去15年养老金投资收益率不足6.5%,则养老金的增值幅度还赶不上米价的上涨,更别提负担退休后的医疗、娱乐支出和美好生活了。而我们知道同期3年期银行定期存款利率最高也只有5.4%,目前只有2.75%。所以说,养老金必须追求长期稳健的较高收益。

    2018-7-15 11:39:00

  • 李文:

    目前,“多元投资”的个人账户已经成为我国养老金第三支柱的共识。未来在个人投资选择的资金配置中,不仅要有保本保收益的产品,更需要有高收益的产品 。那么什么才是个人养老金投资的理想高收益产品呢?国内外的实践经验均表明,只有权益资产才能保障养老金的长期收益率。

    2018-7-15 11:39:30

  • 李文:

    二、权益类资产为什么可以获得长期稳健的较高收益。权益类资产的高收益核心来自于其投资标的。股票是权益投资的标的,优质的股票资产代表了优质的上市公司,其成长背后源自经济的持续增长。

    2018-7-15 11:40:00

  • 李文:

    以资本市场发展最为成熟的美国为例,在大类金融资产中,股票资产的投资回报率持续领先其他资产。研究表明,在1802年至2012年的210年时间里,股票资产的年化收益率为8.1%,长期国债年化收益率为5.1%,短期国债年化收益率为4.2%,黄金年化收益率为2.1%,美元年化收益率为1.4%。在这210年中,尽管经历过多次金融危机和大的股灾,但一个美国普通股多样化投资组合的年复合实际收益率仍然可以达到6%至7%,而且其长期表现异常稳定。

    2018-7-15 11:41:00

  • 李文:

    中国市场的实际情况同样如此。伴随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大量优质上市公司利润大幅增长,为投资者创造了大量的投资机会,使得投资者可以分享中国经济增长的红利。虽然股票资产存在一定的短期波动,但从长期看,其提供的高收益是能够有效弥补这种波动风险的。

    2018-7-15 11:41:30

  • 李文:

    回顾历史,尽管目前A股市场指数涨幅有限,但优质个股的涨幅惊人,比如说贵州茅台、云南白药等一大批业绩高速增长的优质企业。数据统计显示,贵州茅台上市20年来,企业的净利润从1.47亿元增长到290.06亿元,复权股价累计涨幅高达147倍。云南白药自1993年上市以来,股价累计涨幅174倍,净利润更是增长了236倍,为投资者创造了持续可观的回报。而这种收益回报就源自经济增长的基本动力,源自上市公司效益的提升。(净利润数据来自上市公司2017年年报;股价数据来自Wind,截至日期为2018年6月30日)。

    2018-7-15 11:42:00

  • 李文:

    展望未来,我们相信,随着中国资本市场不断成熟和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进一步提高,资本市场将在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同时孕育更多优秀企业成长,为投资者通过权益投资获取中长期稳健收益提供坚实的基础。所以说,无论从国内外的实践经验看,还是从A股的历史轨迹和未来趋势看,科学的权益投资能够承担起获得长期可观收益的重任。

    2018-7-15 11:42:30

  • 李文:

    三、公募基金在权益投资方面具备显著优势。那么谁来为个人养老金提供权益类资产呢?公募基金。我国公募20年的发展历程已经证明,公募基金在权益投资已经形成较强的专业能力,在整个资管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并实实在在为持有人创造了长期可观的投资收益。数据显示,自开放式基金成立以来至2017年底,偏股型基金年化收益率平均为16.5%,超过同期上证综指平均涨幅8.8%,远超现行三年定期存款利率13.8个百分点。同时,在全国社保基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和企业年金的投资管理中,公募基金也是主力军,并创造了长期稳定的较高收益。更为关键的是公募基金的这些数据背后有其投资能力的支撑,其业绩是可验证、可复制的。

    2018-7-15 11:43:00

  • 李文:

    首先,公募基金行业确立并长期坚持科学的投资理念。公募基金积极倡导和坚持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理念,是真正的长期投资、价值投资者,致力于推进ESG责任投资,将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等非财务因素纳入投资决策,关注上市公司的长期风险和长期价值。

    2018-7-15 11:43:40

  • 李文:

    以汇添富基金为例,自成立以来,我们始终坚持“一切从长期出发”的经营理念和“客户第一”的价值观,坚持以深入的企业基本面分析为立足点,挑选高质量的证券,把握市场脉络,作中长期投资布局,保持较低的换手率,以获得持续稳定增长的较高的长期投资收益。

    2018-7-15 11:44:00

  • 李文:

    其次是形成了完善的投研体系。公募基金通过良好的制度设计和严格的监管自律,形成了一套成熟、高效的包含投资决策、风险控制和研究支持等的投研体系。比如在汇添富基金,我们建立了完善的权益投资流程和垂直一体化的股票投研管理架构,形成了投资研究互动机制,分级投资决策机制,公平交易机制,动态风险测控机制等,打造了专业的权益投资能力,被誉为“选股专家”,旗下股票类基金主动投资管理收益率最近5年累计高达142%,位居前10大基金公司第1名。管理的主动权益类资产位居行业前列。

    2018-7-15 11:45:00

  • 李文:

    三是打造了专业的投资团队。虽然行业的流动率仍比较高,但公募基金通过持续完善公司治理,优化考核和长期激励约束等市场化机制,不断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已逐步打造一支长期稳定、专业过硬、理念正确的优秀投资管理团队。

    2018-7-15 11:45:30

  • 李文:

    在汇添富,我们提出打造行业最“硬”的脑袋,多年来坚持通过校园招聘自主培养,拥有超过百位一流人才,形成了领军人才、骨干人才、专业人才、潜力人才的投研梯队。研究团队均来自海内外一流学府,拥有多名业内优秀专家;投资团队平均从业年限超过10年,拥有多名金牛基金经理;同时,对基金经理的业绩按照三年考核。同时,公司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坚持“客户第一、正直、激情、团队、感恩”价值观,倡导汇添富“每日三问:今天你幽默吗?今天你分享了吗?今天你尽最后1%的努力了吗?”。另外,公司在各方支持下,在行业内较早完成员工参股计划,实现了个人利益与客户利益和股东利益的一致,成为事业的共同体和命运的共同体。所以,汇添富的投研团队长期保持高度稳定,离职率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2018-7-15 11:46:00

  • 李文:

    四是构建了丰富的产品体系。公募基金目前已形成包含100多个品类、5000多只的产品体系,其中权益类基金数量超1300只,涵盖了不同行业、主题、风格、策略等,完成可以满足个人养老金在权益类资产方面进行配置的需要。

    2018-7-15 11:46:30

  • 李文:

    汇添富基金高度重视、持续强化权益投资能力,通过创新建立了完整的产品线,也创造了中国基金行业的数十项第一,目前共管理涵盖股票、指数、QDII基金、混合型基金等数十只权益类基金,并在医药健康、消费和科技等方面形成完善的细分产品布局。尽管我们说公募基金创造了良好的投资收益。但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公募基金行业最为人诟病的“好业绩没有带来好回报”“基金持有人缺乏获得感”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这其中有中国证券市场发展不成熟、波动性大的原因,有投资者不成熟、频繁申购赎回的影响,也有部分公募基金公司经营理念短期化的原因。但相对来说,个人养老金因为具有长期性和累积性的特点,它可以很好克服这些缺陷,切切实实的提升养老金的投资收益率。

    2018-7-15 11:48:00

  • 李文:

    通常情况下养老金的积累来自于投资者定期的工资收入,具有每期定时、少量供款、分批买入投资产品的属性,它和基金的定投十分相似。我们知道,基金定投是基金投资的一种方式,它与养老金第三支柱的定期缴费、定期投资方式十分相似。实践表明,通过基金定投,投资者可以有效降低成本、分散择时风险、降低收益波动性、实现长期稳健的较高收益。举个例子,假设一位投资者在2009年初上证指数2000点左右的时候,以汇添富价值精选股票基金和汇添富增强收益债券基金为标的基金,按照80%股票和20%债券的比例进行组合定投,到2018年6月底,其组合的累计收益率超过280%,年化收益率超过15%,而最近的上证指数仅2800点左右。所以说,我们要坚定的在个人养老金中的投资管理中,充分发挥公募基金权益投资方面的优势作用。

    2018-7-15 11:49:00

  • 李文:

    四、立足长远,走好制度设计的第一步。当然,养老金体系的发展成熟和投资者的认知提升都需要一个过程,谨慎和防范风险是必要的,但我们也要强烈的认识到,中国面临的养老压力已使得我们不能在养老金体系建设方面再犯下历史性的错误。必须有机借鉴海外市场的成熟经验,立足长远,走好制度设计的每一步,避免重复已被历史证明的教训。

    2018-7-15 11:49:30

  • 李文:

    包括美国养老金体系建设的教训。早期401(k)也经历了强调低风险产品的过程,但长期来看低风险产品收益率较低,尤其是经历了经济周期后,养老金投资无法分享高速增长的股市红利,甚至无法战胜通货膨胀,最终仍然面临退休金不足的危机。面对这样的挑战,美国的资产管理机构向政府和市场做了大量投资者教育工作,以充分的数据证明过度强调低风险低收益的产品并不能满足投资者退休后的资金需求,养老金要获取较高稳定的收益,必须加大配置权益类资产。

    2018-7-15 11:50:00

  • 李文:

    包括美国养老金体系建设的教训。早期401(k)也经历了强调低风险产品的过程,但长期来看低风险产品收益率较低,尤其是经历了经济周期后,养老金投资无法分享高速增长的股市红利,甚至无法战胜通货膨胀,最终仍然面临退休金不足的危机。面对这样的挑战,美国的资产管理机构向政府和市场做了大量投资者教育工作,以充分的数据证明过度强调低风险低收益的产品并不能满足投资者退休后的资金需求,养老金要获取较高稳定的收益,必须加大配置权益类资产。

    2018-7-15 11:51:00

  • 李文:

    截至2017年末,美国公募基金资产规模18.7万亿美元,养老金作为机构投资者占比高达47.24%。而在美国28.2万亿养老金资产中,31%投资于公募基金,主要是DC计划和IRAs,其中DC计划将其59%,IRAs将其47%的资产投资于公募基金,股票基金占比大。而在整个美国养老金体系的第二、第三支柱中,超过一半的规模都是投到权益类资产。

    2018-7-15 11:52:00

  • 李文:

    2006年PPA法案颁布,生命周期基金(TDF)纳入默认投资工具。这是一款专门为个人养老金投资创新开发的公募基金,其下滑曲线的设计就体现了权益资产在养老投资策略中的重要性:年轻时权益基金规模配比高达90%,到退休前10年这一比例还会高达50%至60%,一直到退休后,权益类基金的占比仍然维持在30%至40%。美国养老金体系的建设经验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

    2018-7-15 11:52:30

  • 李文:

    不同于第一、第二支柱,以个人账户为核心的第三支柱是一个全新的体系,是解决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战略布局,必须从一开始就建立正确的制度基础,建立一个涵盖多种金融产品、个人拥有自主选择权、税优政策到个人而不是产品的账户体系。因此,从长期来看,养老金投资要加大权益类资产的配置比例。

    2018-7-15 11:53:00

  • 李文:

    展望未来,个人养老金发展之路任重道远。为了更好地服务好个人养老金的投资管理,汇添富将各位专家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下,不忘初心、责任为先、提升能力、加强合作,把权益投资优势,切实转化为对个人养老金投资管理的服务能力和投资业绩,为中国养老金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最后祝本次论坛圆满成功,也祝在座各位领导和嘉宾快乐添富、健康长寿,谢谢大家!

    2018-7-15 11:53:30

  • 主持人:

    下面有请长江养老保险有限公司的总经理苏罡先生,他演讲的主题是:中国养老金三支柱的布局与完善思考。

    2018-7-15 11:53:50

  • 苏罡: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上午好!我国养老金三支柱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突出,实际上制约大家追求更好的老年生活了。如果中美比较,尽管中国人善于存钱,但是我们制度性人均的养老储备,只相当于美国人的0.9%。

    2018-7-15 11:54:00

  • 苏罡:

    从市场化的二支柱发展来看,我们也确实看到了这样的支柱发展,进入到平台期,每年增加的企业大概4千家,增加的员工人数大概在7万左右,全部已经进入到中小企业的阶段,但是仍然只能覆盖2300万的人口。

    2018-7-15 11:55:00

  • 苏罡:

    过去这两年,三支柱都出现非常好的政策的推动,全国社保集中统一,社保基金也在推动国有资本跨步,二支柱已经拉开大幕,我们估计后面还有30个项目,在明年6月底完成招标。5千亿的资金将注入市场,为整个市场带来巨大的商机,而且企业年金也会带来新的增长,包括职业年金这些单位的编外人员,因为企业年金市场的放开带来新的推动,第三支柱个人税延养老保险也开始试点。

    2018-7-15 11:56:00

  • 苏罡:

    从国外来看,养老金是逐步通过法规的体系,推动整个社会为养老金的储备作出更加多元化的贡献。怎么才能使得三支柱的关系更协调?养老金缴费率,OECD国家平均缴费率加起来18%到一点,我们中国28%,怎么才能控制公共缴费率占用很多私人养老金可以缴费的空间,这是非常重要的课题。

    2018-7-15 11:57:00

  • 苏罡:

    如何用更加灵活多样的税收优惠和补贴的方式,来推动二三支柱的建设,毫无疑问,个人所得税缴费基数不大,当我们不能完全转换为家庭为缴纳基数体系的时候,怎么让更多人参与第二、第三支柱呢?政府的补贴可能作为一个主要的方式,而不是税收的延收和减免。

    2018-7-15 11:58:00

  • 苏罡:

    从中国的第三支柱养老实践来看,目前为止还是延续中国保险产品,直到去年真正通过国务院的文件,确定2017年正式启动,其实真正启动是2018年5月1号,其实我感觉应该是7月份才是正式的,确实过程非常的艰难。

    2018-7-15 11:58:30

  • 苏罡:

    保险行业为这个东西准备了很长时间,通过传统保险业务,在不断的积累,类似于养老保险的产品形式,有6家保险公司,22个投款里面也有5家保险公司,保险公司已经参与到二支柱当中,保险公司在税收优惠和产品的多样化方面,准备的过程也是很充分的。

    2018-7-15 11:59:00

  • 苏罡:

    如何加快建设养老金的三支柱?我们提出一些建议,首先是在政策方面,需要比较统一产品的标准,特别是规范的税延产品,更加凸现第三支柱的特点。利用征信系统以及税收系统的衔接,现在是用退税的方式,每个月让大家打一张退税凭证,然后再下个月抵扣,十分不方便。第三产品设计方面,保险公司做了准备,三支柱之间怎么打通,不能是孤立的,社会形态多元化,如果孤立起来三支柱的协同效益不能有效发挥。

    2018-7-15 12:00:00

  • 苏罡:

    保险业本身要通过发挥自己在精确方面、风险防范、资产配置方面的良好的经验,更加参与到三支柱的建设当中,相信保险业、证券业,能够为第三支柱的建立,并且成为中国养老金体系的重要来源作出自己的重要贡献。谢谢。

    2018-7-15 12:01:00

  • 主持人:

    我们谢谢苏总,内容丰富,言简意赅,思路清晰,给我们大家争取了宝贵的时间,用掌声再一次感谢我们的苏总。

    2018-7-15 12:02:00

  • 金维刚: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来宾,大家中午好,到了这个时候我都不忍心啦,但还是要做一个小结。

    2018-7-15 12:03:00

  • 金维刚:

    这次会议按照咱们论坛的设计,主要还是围绕着养老保障第三支柱这样一个主题进行探讨,最近这几年围绕着第三支柱的研究和探讨越来越多,建立第三支柱已经是势在必行的,在今天上午的会上我们有10位左右的专家和领导围绕着这个问题发表他们精彩的演讲,听了以后很受启发。

    2018-7-15 12:04:00

  • 金维刚:

    前面的很多领导专家都对于目前我们国家整体上养老保障目前的状况、问题,包括如何构建第三支柱都谈的很深刻,有些情况我不多讲了。

    2018-7-15 12:05:00

  • 金维刚:

    我们如何构建第三支柱呢?确实还在犹豫,有些方面确实没有形成共识。其中包括对于第一支柱里面个人账户的问题,包括第二支柱如何发展的问题?还有第三如何尽快建立起来?这里面确实存在一些争议,我们国家来说很早已经确定了三支柱的模式,前期政府的主要注意力放在第一支柱里面,现在我们说一支独大,去年参保人已经达到了9亿多,覆盖率达到85%;第二支柱这么多年没有发展到它应有的水平,作为一个补充养老保障的作用,发展的很缓慢;第三支柱不能说是空白,只能说在市场的环境下,政府缺少支持,发展没有达到应有的状态,有些事情不能离开现实谈它的发展,某些方面已经错失了一些良机。基本养老保险如果不算上财政补助,整体上还是存在问题的,而且随着人口老龄化的缺口会越来越大。需要关注的是如何进一步完善第三支柱,进一步完善我们的制度体系,构建多层次的保障体系。

    2018-7-15 12:07:00

  • 金维刚:

    从目前来看,最近这些年按照中央和国务院的部署,推进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已经做了很多努力,包括推进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制度并轨、整合城乡居民的养老保险制度,和打通城乡养老保险和职工养老保险关系的转移,包括出台有关的办法,出台职业年金有关的政策,包括出台基本养老保险的办法,包括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记息率也做了一些调整,我们也正在构建比较合理的养老金待遇的调整的机制,适当降低基本养老金的汇率等等,反映了中国在养老保障方面采取很多改革措施,逐步完善这个制度,特别是在第三支柱方面。这些年在业界的大力推动,包括专家的呼吁下已经引起中央和国务院的高度重视,现在人社部和财政部按照国务院的要求,研究第三支柱总体的方案和这方面的总体措施。去年国务院发了59号文,今年4月份财政部还有人社部以及其他单位联合发收了相关的文件,试点已经开始了启动。

    2018-7-15 12:09:00

  • 金维刚:

    构建第三支柱已经从过去主要靠市场自发的生长转化成国家制定一个有关第三制度整体的方案和采取相应的措施的阶段,对个人养老金制度的发展至关重要。在推进制度发展方面,从养老保障总体发展战略的高度来看,从国际上来看,前面几个专家做过分析,对比下来我们国家的差距太大,特别是美国第一支柱占10%,第二支柱占60%,第三支柱占30%左右,我们需要赶紧的补上去,现在主要缺乏政策方面的支持和相关的整体的设计。

    2018-7-15 12:10:00

  • 金维刚:

    我们要明确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制度的建立和发展,需要有国家总体的规划和采取政策来处理,很难由一个行业推动,这是过去的教训。同时,在调整三支柱结构方面,发展抓住一些比较重要的契机,通过合理的调整降低养老金的费用,创造新的环境。政府不仅体现在税收优惠方面,还需要对困难群体给予适当的补助。在第三支柱方面,在将来打造的投资平台,包括对行业的准入方面应当是开放式的,面向所有的符合政府认证资质的金融机构,而不仅限于某一个行业,只有这样才能构建一个满足广大人民群体多元化需求的第三支柱的体系,能够有利于促进整个多层次保障体系建设的发展。

    2018-7-15 12:11:00

  • 金维刚:

    目前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时代的情况下,面对人口老龄化加速,养老保障面临着的问题日益突出,特别是基金输出,探讨养老保障的思路和措施,有利于推进第三制度建设总体方案的设计和相关政策的尽早出台,有利于完善养老保障体系建设,也有利于促进我国养老保障制度的可持续发展。

    2018-7-15 12:12:00

  • 金维刚:

    最后我受董克用教授的委托代表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对出席这次会议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来宾表示感谢,对承办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表示感谢,对协办单位华安基金表示感谢,对新闻媒体表示感谢!谢谢大家!

    2018-7-15 12:13:00

  • 主持人:

    今天上午的演讲嘉宾内容非常的丰富,而且演讲也非常的精彩,引起了我们很多与会代表的共鸣,余下的时间需要有物质的支撑,这个时候可以相互的交流和碰撞。

    2018-7-15 12:14:00

  • 主持人:

    各位与会的嘉宾、老师们、同学们,大家下午好,欢迎大家回到我们下午的会场,我们下午场内容十分丰富,我们期望把时间都严格把控好,现在开始下午场第一个段的内容。首先请出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的秘书长董克用,他给我们带来资料的分享。

    2018-7-15 13:30:00

  • 董克用:

    大家好,下面我给大家介绍一位我们论坛的国际专家,安集思教授,通过他的书结识了安集思教授,把制度设计、养老金公司的投资打通了,当时是魏先生带回来的,组织一些人进行了翻译,但是不知道翻译的怎么样?但是金融翻译的很好,去年的时候我读了这本书,确实非常好。他现在70多岁了,聘请他作为我们养老金论坛的专家,国际专家很难那么远参加我们的会,怎么办呢?他说提供两个支持,一个就是他自己做的期刊。另外一个专门请他做了一段录像,原来想法请他谈一下加拿大的养老金制度,(大家可以下载观看)。

    2018-7-15 13:31:00

  • 主持人:

    我们谢谢董教授很有创意的构想,给我们带来海外的专家对第三支柱的分享,接下来有专门来自美国的专家给我们分享,首先是美国富达投资高级研究顾问郑任远先生,有请!

    2018-7-15 13:32:00

  • 郑任远:

    董教授、各位年轻的朋友大家好,在看全球养老金整个制度的系统,美国的系统可以说是最完备的,覆盖面最广的,但是美国的制度不是天下掉下来的,1974年美国的现代化养老制度开始,走了30多年的错路,经过一代美国人错误的方法,错误的制度以后,终于吸收了错误的教训,2015年把养老金变成政策上的国策,并通过革命性的法律,即 2016年的年金保护法,从这以后基本上修成正果。

    2018-7-15 13:33:00

  • 郑任远:

    我给大家讲一下这段路怎么来的?85年我进入这行以后,30多年的事业一直是在养老金里面,等于跟美国养老金制度过去30多年的变化差不多成长,我做过投资经理人,最后是北美富达的总投资长,一路走来感同身受,有一些看法。

    2018-7-15 13:34:00

  • 郑任远:

    1974年美国国会立法设立现在的年金制度,一二三支柱,一支柱跟中国差不多,老大哥是政府机构,但是74年左右有识之士看到美国长期人口结构的变化,老龄化慢慢出来,感觉一支柱可能不可持续,到金字塔型的结构,一支柱没有办法完成的,所以在1974年的立法,一支柱旁边设了二支柱,就是401K计划。二支柱就是个人账户,当然是很大的试验,因为之前没有人干过,一支柱的投资自己不在个人,在专家,在政府机构,二支柱什么意思?什么是叫二支柱呢?把投资的责任从上面下放到个人,个人有没有本事管自己的钱呢?之前没有人做过,建立这种制度和做法的时候,就做了一些现在看来很想当然的假设,然后78、79年开始实行。

    2018-7-15 13:35:00

  • 郑任远:

    经过十几年的实行二三支柱,在80年的时候,整个市场的占有率,特别是二支柱我们占了90%,我们有极大的个人数据,我们参考这些数据的时候发现问题非常大,跟当时的错误假设有绝对的关系,最错误的核心假设就是我们经济学的基本假设,人是理性的,大错特错,人绝对不是理性的,如果你不懂投资,虽然你自己要投资,如果银行资管公司整个产业,整个政府做大量的投资教育,个人账户你自己的钱怎么不好好学习一下呢?钱多总比钱少好。

    2018-7-15 13:36:00

  • 郑任远:

    为了鼓励投资参加二三支柱美国政府给了极大的税优,举个例子二支柱是放进去的钱立马减税,以美国平均税率来说,只要放一块钱进入401K,立马有30%到40%的保证报酬,因为不缴费了,立法的时候设立企业年金二支柱的东西,员工每放一块钱进去,比如说是30%,放一块立马就是三毛,加上税延的优势,放一块钱进去立马有60%到70%的报酬。如果汇添富发一个基金立马60%到70%,肯定排到浦东。401K当时在美国的参加率非常低,有一部分的人不参加没有退休机制,这是很严重的问题。

    2018-7-15 13:37:00

  • 郑任远:

    人是喜欢选择的,选择越多越好,因为美国人的风险喜好不一样,90年初的时候二支柱有不同的基金选项,94年我进入北美富达通常基金选项越多的401K越少,这跟传统经济理论不合的。基金选项越多的公司,401K平均个人账户的投资率越低,基金产品选择太多造成困惑,困惑以后就停滞不前,人不是完全逻辑的机器,人是很情绪化的,绝大部分的401K投资人把长钱当短钱看,短期的恐惧主导长期的投资行为,从热门基金做微调,这个问题非常的普遍,资产配置都完全错误,等一下我给各位看数据。股票不是太多就是太少,现金不是太多就是太少,这是一代人的问题,我们相当大的数据,市场90%,很要命的。

    2018-7-15 13:38:00

  • 郑任远:

    雇主也对我们提了意见,你们提供的二支柱三支柱有大问题,什么问题?难道我们的基金不行,他说基金很好,但是我们的员工不能有效的运用,根据美国法律规定,个人账户是个人决定的,我不能替他决定,没有法律依据,尽管我知道他怎么做,但是不能帮他做,只能劝导,但是没有什么用。

    2018-7-15 13:39:00

  • 郑任远:

    截止90年初的时候,雇主跟员工面对二三支柱的问题,不是投资的问题,是惰性和行为的问题,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二三支柱的投资事倍功半可能都说不上,麻烦非常大,退休危机嘛。

    2018-7-15 13:40:00

  • 郑任远:

    给大家看一个图,左边100到10,这就是你的资产退休二三支柱里面,资产配置的权益型的百分比,权益型的股票越高越靠左,投资者的年龄从20岁到75岁,我们都有数据,年轻跟风险的组合,这不是理论组合,是数据的真正组合,有多少人有这个年龄风险组合,这个数据是06年2000年的数据,中间黄带是什么意思?一个正确的二三支柱个人退休,里面最要紧的是风控,风控是什么意思?你的资产风险随着年龄递减,因为投资说穿了就是拿时间换财富,时间越多拿的风险越多,时间越少拿的风险越少,只要风险年龄组合在黄带子上基本上达标,没有什么大问题,可以改善,但是不会出什么大问题。2000年6月的时候,绝大部分的人不论年龄100%把钱放在股票里面,2002年股票崩盘,那个时间不知道赔多少钱。不管年龄,所有钱都放在货币市场基金,永远不赔钱,但是退休的时候保证钱不够,这是问题。1990年,大概有1/3,有35%的人全部在股票,有40%的不分年龄全部在货币市场基金,不赚钱,后面那些完全停止,基本上没有几个人在黄色地带上。

    2018-7-15 13:42:00

  • 郑任远:

    给大家看一个图,左边100到10,这就是你的资产退休二三支柱里面,资产配置的权益型的百分比,权益型的股票越高越靠左,投资者的年龄从20岁到75岁,我们都有数据,年轻跟风险的组合,这不是理论组合,是数据的真正组合,有多少人有这个年龄风险组合,这个数据是06年2000年的数据,中间黄带是什么意思?一个正确的二三支柱个人退休,里面最要紧的是风控,风控是什么意思?你的资产风险随着年龄递减,因为投资说穿了就是拿时间换财富,时间越多拿的风险越多,时间越少拿的风险越少,只要风险年龄组合在黄带子上基本上达标,没有什么大问题,可以改善,但是不会出什么大问题。2000年6月的时候,绝大部分的人不论年龄100%把钱放在股票里面,2002年股票崩盘,那个时间不知道赔多少钱。不管年龄,所有钱都放在货币市场基金,永远不赔钱,但是退休的时候保证钱不够,这是问题。1990年,大概有1/3,有35%的人全部在股票,有40%的不分年龄全部在货币市场基金,不赚钱,后面那些完全停止,基本上没有几个人在黄色地带上。

    2018-7-15 13:44:00

  • 郑任远:

    这个问题怎么解呢?1994年北美富达让我想办法解答这个问题,看资料搞了6个多月没有办法,后来我有一个想法,跳出三阶段,不要用纯投资的方法,我开始考虑到红利,如果401K投资个人观点,如果正确的执行,哪些事是非做不可的,第一个就是资产多样化,分散;第二个是常常看市场变化,调整投资组合,这些都是非做不可的。最重要的就是风险要随着时间递减,我在94年10月份的时候,这要怎么做?我不知道,就是要加入,定期存,以时间换取财富,我一看这几个,只要把这些都做到了基本上达标。问题是当时的产品除了这个红的以外其他都做,红的动态风险最重要的,这个如果不做是大空白,是短板。如果我设计出来一个产品,一个基金,它的风险随着时间自动减少,问题解决了,这个东西就是TDF,这就是目标定期基金的来源。

    2018-7-15 13:45:00

  • 郑任远:

    风险到底怎么减?这是很复杂的数学问题,牵扯到物理上的,差不多做了3年,1996月10月富达北美发行了第一个现代化基金,如图横轴年龄从25到40,总产是资产配置的权重,红的是美国投资人设计的,黄的是国际的,黄线的顶端就是现在国内非常有名的华尔兹曲线风险随着时间而降,这是非常严格的动的分控形式。后来,我慢慢的了解到这种产品的威力在什么地方?因为在TDF创设以前,投资对于一般的民众来说是非常复杂的问题,因为金融市场的复杂性增加很快,要知道高收益公债,新兴市场等,老百姓哪有劲搞这个东西,经有TDF的结构,我们把极复杂的东西变成极简单的东西。一个投资人的观点来看,只要他选择一个跟他退休年龄匹配的,设计良好的,经过华尔兹曲线,从那天以后一直到他退休以后,二三支柱退休经历的风险,永远是客观性科学性的,跟他能够承受的风险紧密配合,最重要的问题用一个结构解决掉了,这是一个极重要的东西。

    2018-7-15 13:47:00

  • 郑任远:

    解决了投资的问题,但是有另外一个是参与的问题,有一半人不参与投资,为什么呢?根据理性的假设,制度非常的重要。如果我是美国公司的一个员工,今天是新员工,过了一个月的试用期,我有资格参加,我怎么参加呢?拿着大量的税优,到人社处或者福利部填表签字盖章等等一大堆,然后我才参加。我看过多少的案例,到了45岁40岁参与率是0,不是不想做,是惰性。

    2018-7-15 13:48:00

  • 郑任远:

    慢慢我们从数据里面学到一个事情,知易行难的问题,大家都知道什么是好事,跟真正的做好事是两回事,换句话说,怎么样让大部分的民众不约而同自发自动的做好事?政府要经过制度法律的机制,让做好事变得非常安全,非常的简单,不费吹灰之力,大家就做好。90年代末期发现预设制度和目标基金的结合,是解决退休问题最有效的方法。什么意思呢?经由预设制度,以前的预设是放在货币市场基金里面,永远不赚钱也不亏钱,对员工没有利,对雇主是有利的,雇主为了保护自己采取一个无可奈何的东西,二三制度为什么生产呢?是给雇主好处还是员工好处?这是很荒谬的做法。

    2018-7-15 13:49:00

  • 郑任远:

    如果是用TDF做预设,你加入的这个公司就自动参加了401K计划,参加以后怎么投资?只要你不给我说,我就放在跟你年龄差不多的里面,因为没有法律保护步骤,我把青年才俊的钱放在2050的基金里面,万一市场赔了,你可以告雇主,雇主胆大包天,开始用这个办法,这是一个大社会实验,从来没有人干过,如果把员工预设在TDF里面,他们一转身跑回来,到人社处,慢慢用公司的401K方法,自动参加,预设,我们盯的很紧,到了2003年以后整个北美富达全国最大的401K平台上,大概有6%到8%的客户开始用这个,从数据上来看,预设进去的员工有多少出来呢?90%留下来了,我们了解到经由这个制度,我们把人性的缺点惰性变成优点,经这个制度转化过来。03、04年美国退休危机严重,怎么解?美国赤字很高,用制度跟TDF结合,而且我们有大量真实的数据证明这个。

    2018-7-15 13:50:00

  • 郑任远:

    04年开始我们到美国国会游说,那个时候只有我们富达有这个产品,用这种方法说服了美国政府,其中包括一个非常好玩的数据,器官捐赠,器官捐赠是好事,不用了给别人,让别人活下去,是非常高贵的事情,身上要带一个捐赠人卡,万一有事及时采用。但是,自愿捐赠器官的人是德国和奥地利,在德国有12%的人愿意捐赠,在奥地利90%,同种文化,后来我们仔细一看是制度不同,在德国怎么样做好事?捐赠器官,你要自己主动的当地的警察局红十字会填一堆的资料,然后给你一个卡。在奥地利是预设,到成年了以后会接到一张器官捐赠人的卡,你要觉得痛没有问题,你自己到当地警察局签掉又有90%,有这些证据,我们说服了美国的国会,一定要有政策国策的支持,第三支柱才能启动。

    2018-7-15 13:51:00

  • 郑任远:

    美国国会2006年把下一代的养老金正式立法变成国策,美国养老金制度的革命。最重要的是对二三支柱,个人账户设立了所谓三自动,第一个是自动参加,不必到人政部去,就跟奥地利捐赠器官一样。第二是自动预设投资。第三个自动增加,法律上没有明文规定,一开始是3%,然后到10%到12%,怎么从3%到12%呢?自动,今年是3%,明年3.5%,后年3.7%,然后3.75%,要给你说吗?不用,如果你不需要到人政部拿掉,给了雇主法律上的免责权,如果员工短期之内亏了钱,你告诉雇主。

    2018-7-15 13:52:00

  • 郑任远:

    这个法案一通过之后美国第二、第三支柱就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2001年的时候我们已经有250亿左右了,但是在整个的系统里面缓增,2002年已经差不多400亿了,缓增,这个变动非常慢,方向对,速度是龟速,到2005年已经有将近800亿美金了,2013年、2014年、2015年,现在还在增长,证实了二三支柱的退休制度问题不是投资问题,你要把它当做投资问题,你就慢慢干,一旦观念转变过来变成国策政策,法律,一旦有了正确的法律制度政策,不管是对公司还是个人投资极为容易,效果就是事半功倍。TDF是我发明的,过去20年跟这个东西息息相关。

    2018-7-15 13:53:00

  • 郑任远:

    要解决一个国家的养老金问题,特别是中国,不是纯理论,理论的很多东西可以小打小闹做一做,一旦放到14亿人民的规模上就不管用。什么东西是行之有效?目前我们知道的只有TDF。谢谢。

    2018-7-15 13:54:00

  • 主持人:

    谢谢,下一位有请来自美国信安金融集团北亚区总裁张维义先生,他给我们介绍的是巴西养老金体系,有请。

    2018-7-15 13:55:00

  • 张维义:

    各位领导、各位学者、同学们,大家下午好。今天下午跟大家一起分享我很高兴。

    2018-7-15 13:56:00

  • 张维义:

    今天早上很多学者分享了美国的体系,美国的确有很多东西值得我们借鉴,有些东西也不能完全搬过来,搬过来还是有些水土不服,作为一个全球的养老金公司介绍一下我们在巴西的经验,因为巴西跟中国都是一个新兴市场,也跟中国一样是人口大国,跟中国面临的问题很多方面都是一样的,我们跟巴西当地最大的国有银行有一个合资养老,做了接近20年,给大家分享一下这20年的经验和我们领悟的道理,希望对大家的研究有一些借鉴的价值。

    2018-7-15 13:57:00

  • 张维义:

    巴西是一个拥有2亿人口的大国,采用了世界银行的多支柱体系,有基本的社会福利,给社会上最穷的底层提供养老保障;还有第一支柱,跟我们的社保很像,参与的人数是5250万人口,占全人口的1/4;巴西没有第二支柱,没有一个跟工作有关的养老制度,没有强制性的,或者企业年金类型的第二支柱,他依赖的是第三支柱,就是补充制的养老金。

    2018-7-15 13:58:00

  • 张维义:

    补充制度的养老金有两种做法,一个是开放的体系,一个是封闭的体系,封闭的体系就是为一个公司和主体特别设计的计划。开放式的,比如我是一个商业公司,推出一个计划谁都可以参加,只要你达到交税的资格都可以参加。做了20多年参与第三支柱的人口只有1200万,占他人口的6%,累积的资产大概有3千多亿人民币。

    2018-7-15 13:59:00

  • 张维义:

    巴西人口结构跟中国很像,2050年老年人比例大概8%,中国是6%;占GDP的比重,中国和巴西一样的,它的财务状况非常薄弱的,中国的社会保障如果不算财政拨款的部分,3年前我们已经进入一个赤字状况,巴西很早已经进入赤字的状况,实际上每年都是处于亏损的状态,巴西对第三支柱的依赖非常重要的,扩大第三支柱的参与,对他未来养老的支撑非常重要。

    2018-7-15 14:00:00

  • 张维义:

    第三支柱有一个补充养老,通过开放式和封闭式养老金的方式,刚才我谈到封闭式是专门为主体做的,开放式的大家都可以参与,开放式的东西可以帮你启动这个东西,或者你作为个人,可以到一个银行买这个产品,它的好处是什么?它是多元化的投资,有不同的基金可以选择;有一个税收的筹划,让你能够避税,因为巴西的个人税接近25%到30%。它有一个遗产传承。如果我参与这个,我发生事故了,如果我是税后的资金参与,有一个非常简化的流程,让你把累积的资产马上转移你家人手里。如果是税前就要论证这个钱的确是税前交的,认证以后这个钱可以传给你家人。

    2018-7-15 14:01:00

  • 张维义:

    有一个补充性的收入,早上鲍教授谈到的,你可以为家人做一些养老计划。在巴西的体系里面可以为你的孩子做他的养老计划,除了你自己和你太太,你也可以为家人做养老的储蓄。

    2018-7-15 14:02:00

  • 张维义:

    巴西的第三支柱不单单考虑累积的阶段,也考虑给付的阶段,为什么这个很重要呢?在这么多国家考虑到第二支柱和第三支柱,你只考虑累积的阶段,今天早上都谈到了,如果我65岁退休,我的寿命比如说活到85岁、90岁都有可能,如果我65岁退休,活到90岁,我中间有25到30年的时间,如果退休那一天生一个小孩,这个小孩完成大学生孩子,这个时间非常长的。考虑到给付的阶段非常重要的。

    2018-7-15 14:03:00

  • 张维义:

    巴西第三支柱体系里面,你退休的时候,有三个选择,可以把钱完全拿出来,可以留在这个计划里面继续做投资。你可以买一个年金,或者一部分钱拿出去做年金,退休的时候钱拿了很多,可是不知道怎么处理?人投资的时候有一个惰性,希望把很多事情交给专家做,这个产品就是考虑到这个方面的因素。

    2018-7-15 14:04:00

  • 张维义:

    巴西第三支柱20年累积的过程是怎么样呢?请大家看这个图,桔红色的线是他每年缴费的部分,他是以10亿巴西币的计算,第一年是100亿,今年是1200亿。蓝色的线是它的累积资产,年化增长率是22.5%。发展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02年到07年,实际上98年就开始了,前十年的累积度很慢,07年开始缴费的速度才是前10年的两倍。为什么是这样的呢?有两个原因,第一是需要一个教育的过程,人家要了解这个产品怎么弄?公司要建立体系的过程,前5到10年的增长率没有大家想象的这么快,可是一旦体系成熟以后增长就会非常快。第三支柱占他的经济GDP的24%,美国的养老金占GDP的140%,是三个支柱加起来的,美国的第三支柱占养老金总规模的30%,140除以30%,大概是30%,他现在是24%,还是有增长的空间。

    2018-7-15 14:06:00

  • 张维义:

    你参与第三支柱的时候有两种选择,可以是税前的资金,或者是缴税后面资金参与,你领取的时候怎么缴税,你时间放的更长,你交的税就越低,为什么呢?最早只有累进的方式,为什么后面是累退的方式,就是要独立人长期投资,如果你只有累进的话投资的时间会很短,鼓励长期持有的习惯。

    2018-7-15 14:07:00

  • 张维义:

    做了这么多年,会看到前5个最大的公司都是跟银行有关系的,都是银行集团下面的一个养老金公司,我们信安是第一大,为什么呢?刚才谈到了,在这个产品第三支柱,大家要关注一点,你是完全自主的,每个人投资不是专家,需要有一个人带着他教育他怎么做投资,银行扮演的角色非常关键。

    2018-7-15 14:08:00

  • 张维义:

    在规模方面,客户数也是银行最大,规模也是银行最大,在销售渠道的过程当中,我们要考虑到有没有专家帮他解释这个产品,银行的优势就是他对于客户的情况比较了解,销售的时候有他的优势。

    2018-7-15 14:09:00

  • 张维义:

    总结一下,简单看一下巴西的情况有几点可以借鉴:第一,在养老体系里面,三支柱要同时进行,巴西第一支柱做这么久只有6%的人参与,其余94%的人怎么办?美国也只有50%,另外一个50%怎么办?也是要靠第二支柱和第三支柱,第二支柱也很关键,第三支柱是自愿参加,你投的能力要跟上,不然产品累积的速度很慢。要考虑领取时候的税收方式,最好有一个累退的方式,鼓励人家能够长期投资,因为只有在长期投资的情况下才能用到郑总的TDF的方式。谢谢大家。

    2018-7-15 14:10:00

  • 主持人:

    下面进入圆桌讨论环节。

    2018-7-15 14:11:00

  • 姚余栋:

    刚才我沉浸在精彩的演讲之中,我觉得养老金融50人论坛给中国的养老界带来全球性的经验,我们这次的主题是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的关键点,难点与问题。有哪些难点和问题?

    2018-7-15 14:12:00

  • 黄王慈明:

    本来我预备了一些材料,综合今天早上所听的,为什么第三支柱飞不来?结合刚才代表提到的,从美国的经验,根据我们在香港做很多调研,尤其是跟投资人接触,人家怎么处理退休这一块,退休是很遥远的。要放弃现在的,比如说我去旅游,为孩子储蓄,肯定不会,退休肯定是放在最后的。刚才富达的同事也讲过,一定要在机制上去落实,但从法规上怎么扶持?海外上有一个用的机制,自动帮你加入,你可以选择退出来,如果你达到一定的条件,就自动加入。

    2018-7-15 14:14:00

  • 胡继晔:

    第一个问题就是法律的问题,因为我来自中国政法大学,2012年的养老金保护法案,斯坦福大学有一个年轻的学者写了一篇文章,对丹麦4100个养老金数据进行了分析研究,最后发现85%的人都是懒惰的,或者说根本不会主动的投资,只有15%的人是积极的投资者,我们是照顾80%还是15%,当然照顾80%,首先第一点就是要建立我们的法律制度。

    2018-7-15 14:15:00

  • 胡继晔:

    第二是如何建立我们的沙化制度,沙化就是上海、福建,还有工业园区,明年我们这个制度如果落地,不光是保险,更多是放在类似于目标制基金,还有更多的权益类里面。第三如何选择基金公司?下一步基金公司应该做出更大的努力。

    2018-7-15 14:16:00

  • 董登新:

    中国的第三支柱慢慢在落地了,会不会虎头蛇尾,我们希望第三支柱能够超越第二支柱,中国的第三支柱能不能打开局面,有4个痛点:

    2018-7-15 14:17:00

  • 董登新:

    第一,中国刚刚走出温饱,养老意识比较单薄,国民理财和储蓄投资没有导向就没有方向,也不懂,我们的保险公司,基金公司能不能在这方面开一个好头,这是一个痛点,又痛又痒,能不能抓住居民养老的需求,理财的需求,把你的产品推出去。

    2018-7-15 14:18:00

  • 董登新:

    第二,中国没有像美国那么完善的纳税申报意识,中国更喜欢税收豁免掉,而我们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打造是117,将来还是要缴税的,老百姓很善于比较,我们中国人更习惯税收的减免,纳税意识单薄,这也是政策引导的问题。

    2018-7-15 14:19:00

  • 董登新:

    第三,第三支柱和第二支柱是不可分割的,如果离开第二支柱看第三支柱,有点虚,美国就是第二第三支柱的融合,美国有基金版,有银行版,还有其他版,二三支柱融合一定是一个整体,分开不行,第二支柱的示范不好,对第三支柱构成威胁。

    2018-7-15 14:20:00

  • 董登新:

    还有就是保险版,基金版什么时候推出来?保险版什么时候推出来。中国的资本市场能不能提供超越房地产的收益?我是投房的收益,怎么给投资人一个既稳定的又不低的投资收益?以上是把市场做大做强的4个关键方面。

    2018-7-15 14:21:00

  • 张小峰:

    我本身从保险行业来看一些问题,第一就是政策的协同性,今天上午很多专家都提到这个问题,为什么说政策支持?我们国民的现状,传统文化等等,今年4月份出台的政策,作为行业来说比较开心的,试点的地区不多,但是门打开了,政策算是落地了。6月份的时候各位专家老师应该知道,人大出台诸多税收政策的意见稿,这里面有两点值得我们思考的,第一个就是税收的提高,对我们个人税的影响非常大,用我们的模拟数据来看,这个政策对我们覆盖的可参加人群的影响接近60%,原来2千万人覆盖的,现在可能1千万都不到,政策的覆盖面就大大减少,政策的有效性就降低了。比如说个人的教育,子女教育,大病,住房的贷款利息非常好,我们又看到个人养老方面的东西,因为之前有一个低税,低税政策就成了鸡肋,如果10月份出台,1月份实施对我们的效果大大减弱。

    2018-7-15 14:23:00

  • 张小峰:

    以美国为例,基金为主导,其实也有保险为主导的,在这里几个行业的机构参与者,怎么能够发挥他的优势,这是我们需要思考的。其实保险也是先试点,每个行业绝对有它优势的地方,肯定也有它弱势的地方。我们在这个体系下,我们怎么能够设计这样的产品体系,或者说政策管理的办法,让各个行业都发挥优势,如果一个模式的话,可能就变成第三个产业了,在一个策略配置的固定下,它的投资收益90%,打比方股票只能投20%,债券20%,它的投资就有90%,无外乎就是个股选择的问题。如果让三个行业都参与,共同发挥各自的优势,制度非常重要的,一个模式肯定不行,怎么分开,涉及到监管管理的问题,包括明年5月1号全国试点放开,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2018-7-15 14:25:00

  • 张小峰:

    在建设的过程当中,我探讨的比较多,我跟消费者接触比较多,经常听到一些他们的心声,公平和效率,我们做制度的时候更多讲的是公平,就像刚才的几位外国专家一样,都讲公平,但是最后没有效率,我们制度其实也有这样的问题,比如说1000钱6%的问题,6%对我们实物操作影响非常大,我们在制度讲究公平的时候效率有很大的损失,特别是我们做制度的时候要多多考虑它落地以后真正的参与者,无论是我们机构的参与者还是企业的HR,如果他们对这个事情无感,政策的效果就比较差。除非我们政策的优惠足够大的时候,我们才不厌其烦的做这个事情,如果没有这个参与率就比较低。

    2018-7-15 14:27:00

  • 姚余栋:

    个税这一块豁免了中低收入者,这个还是有必要的,税基扩大了,虽然短期缩小了,但是长期扩大了,个税改革还是有利的,税收递延短期是好的。我们能不能有后发优势?像美国、巴西,我们能不能有后发优势,现在TDF支付,郑总美国试了这么多年,供给创造需求,我们需要克服的最难的问题是什么?投资者没有看到甜头。

    2018-7-15 14:28:00

  • 黄王慈明:

    我觉得投资是细水长流的事情,要等很多年才能看到成绩,大家在谈的时候,保险、基金、银行,其实从一个投资人的角度,我们面对这么多市场主体的时候,我怎么样去挑?大家有没有从雇员的角度?刚才董教授讲了很重要的,没有一个平台,能够有公共的平台比较好,从一个信托人换到另一个信托人,填的表格这么复杂,会中途放弃,不要低估效率的重要性。

    2018-7-15 14:29:00

  • 黄王慈明:

    最重要的一点是监管,大家来谈的时候,不同的监管机构来批,我有点忧虑,不同的行业超前,尽快出产品,有没有一个监管机构把这些统一起来,是人社部还是财政部?如果没有的话你的规则怎么能够有标准,不但涉及到产品,有哪些人可以来参与?还有投资顾问,这个顾问不光是投资的,如果你要投资,要税务,甚至是遗产的,怎么来统一?以后的监管谁来牵头?现在不同行业之间有很多的竞争,我觉得要理情谁来负责。

    2018-7-15 14:31:00

  • 胡继晔:

    我个人认为这个问题最重要的是什么呢?我们到底要采用账户制还是产品制?如果采用账户制比较简单,现在人社部下面第一支柱的体系是非常完善的,原来第一支柱的个人账户和现在第三支柱的个人账户全部统一起来,将来比较简单,上午董教授也提到一个观点,在同一平台上既可以买保险,也可以买银行类的产品,一个账户制,我觉得应该是第三支柱的牛鼻子,以个人账户来作为统领,作为我个人既可以买保险,也能够买基金,也能够买银行体系的理财产品,比如说建信的,这个时候我觉得是要抓的一个牛鼻子。

    2018-7-15 14:32:00

  • 胡继晔:

    还有就是关于中国储蓄率过高的问题,最高的是丹麦200%,荷兰几年前是100%多,美国、英国、加拿大都是在100%多,我们现在要把原先的储蓄养老向投资养老角度转换。我们第三支柱的核心从储蓄养老转向投资养老。

    2018-7-15 14:34:00

  • 黄王慈明:

    之前有很多历史遗留的问题,我们是否把重点先放在第三支柱,重新成立新的账户,整个系统希望有这个话语权给个人,如果要解决过去历史遗留下来的问题,第一二支柱谈了这么多年没有解决。

    2018-7-15 14:35:00

  • 姚余栋:

    你说的很对,这就是为什么今天养老金融50人论坛,包括整个社会各界的责任,20和8,8就搞错了,还整个虚拟的,什么时候能够有钱还,让第一支柱都用了,赶快第三支柱做好,今天的讨论很重要,顶层设计,今天一小步,几年以后就是一大步。事实上已经形成了几个部门同时在做的,既竞争又合作,要承认现实,赶快找到难点痛点,我们总比国外好吧,国外只是几个基金公司统,我们至少还有几个部门统,因为中国分到了,我一千要么分到基金行业,要么分到银行,要么分到保险。

    2018-7-15 14:37:00

  • 董登新:

    第二、第三支柱都是叫私人养老金,它是第一梯的,第三制度是一对一零售式的,我们人事部,应该叫银保监会,将来应该让银行版或者基金版,或者保险版,一对一的零售非常低的。

    2018-7-15 14:38:00

  • 姚余栋:

    主要看第三制度。有点太远了。

    2018-7-15 14:38:30

  • 黄王慈明:

    不要打雇主其他的,就要雇主有话语权,从第三制度开始,以后把第一支柱、第二支柱放进去。我们也做过一些研究,他们有很多的方法,他们觉得企业研究有太多的问题,不要这么贪心,先把第三支柱建起来。

    2018-7-15 14:40:00

  • 董登新:

    个人是买房还是买养老金?

    2018-7-15 14:41:00

  • 姚余栋:

    大部分城市都已经限购了。

    2018-7-15 14:41:20

  • 嘉宾提问:

    假设我现在是财政部的官员,我假设现在问你,你在第一支柱的这些人,所谓的中产阶级参加了第三支柱,从现在开始,就像你说的非常好,我也从现在开始,第一支柱每年的待遇调整,对于参加第三季度的人不参与调整了?

    2018-7-15 14:42:00

  • 姚余栋:

    第一支柱是普通老百姓保基本的,第二支柱是当企业赢利的多时做的计划,第三支柱是个人自我选择的关系,跟个人税收没有什么关系。

    2018-7-15 14:43:00

  • 张小峰:

    新的这个意见稿对我们影响比较大,如果第三支柱仅仅因为我们个延税的政策,少部分人参与的话,社会的反应可能不是特别好;作为一个系列政策,作为开头我非常赞同这样的政策,后面有没有免的,还有补的配套的出来,让稍微有钱的或者比较穷的都有一定的补助或者支持,我相信第三支柱会走的更好一些,否则我们做了也会被质疑。现在老百姓说你们搞这个东西,其实不是我们搞,是我们推销这个事。

    2018-7-15 14:44:00

  • 胡继晔:

    第三支柱是如何解决穷人和富人的问题,我认为可以学习李斯特计划,比如说德国,只要参与类似于第三支柱的个人养老金,可以给你200欧元作为你的启动资金,这样就很好,鼓励年轻人早做投资;当然现在新的问题马上出来了,我们的财政能不能给一个年轻人拿出来2千块人民币作为第三支柱。第三支柱应该成为绝大多数人对未来的期望,同学们,你们将来的养老光靠第一支柱没有戏的,第二支柱的也没有戏的,第三支柱的才有希望。

    2018-7-15 14:45:00

  • 姚余栋:

    中国的经济发展,更多的人会触及税收递延的,不是说挣的很多给我税收递延1万,没有这样做,处理的时候还是讲究公平的问题,这个问题不是主要的重点,不要没事找事,主要的事就是TDF,我们支付在这儿,中国的TDF有什么产品?让中国老百姓觉得税收递延了,投不投,一投赚钱了,让老百姓轻松愉快能够赚到钱。你们同意吗?

    2018-7-15 14:46:00

  • 台下嘉宾:

    现在必须要考虑财政部在这个问题上的角度,他怎么能够同意我们?你们说的我都赞同,但是得考虑可操作法案,作为财政部来说,未来3年7个省不行了,一点钱没有了。

    2018-7-15 14:47:00

  • 黄王慈明:

    其实我们在定位第三支柱的时候,会不会太依赖于这个税优,没有税优活不下去,其实我们思考这个的时候会不会太多参考美国的模式?还有刚才说的TDF,也是同一个问题,TDF就是一个灵丹妙药,如果你看2008年的时候,当时也出了问题,怎么把峰值减下去?其实这个很影响回报的,我们要重新想一想,外国有一些模式可以参考。

    2018-7-15 14:48:00

  • 姚余栋:

    不要再花时间了,再花20年还是TDF,我们都已经探讨出来了,这次银保说的办法非常好,有没有大量资产配置的能力?然后才有什么产品?TDF就是老百姓的需要。

    2018-7-15 14:49:00

  • 黄王慈明:

    我不是说TDF不好。

    2018-7-15 14:50:00

  • 姚余栋:

    我们要有远见,我们要超越过去。

    2018-7-15 14:50:20

  • 姚余栋:

    有不同的策略,第三支柱我认为主要就是大量资产的配置能力,TDF行不行?BOF行不行?不管是保险还是基金给老百姓提供一个满意的产品,财政部已经出台了就是税收递延,中国的税收不是靠个税。

    2018-7-15 14:51:00

  • 胡继晔:

    除了TDF之外还有目标基金,我认为目标基金是最优的,比如说2040年退休就买2040的,去年7月1号退出来证券市场投资的管理办法,根据这个办法可以对投资者进行适当的管理,对他的风险进行评估,这两大类的目标基金,我个人认为应该是第三支柱养老金主流的投资方向。

    2018-7-15 14:52:00

  • 场内嘉宾:

    刚才问到目前市场上的商品,我来自于保险公司的经纪人,我们目前规划的产品是特殊的人寿价值保险,6年前中国市场没有这样的商品,过去6年我们用这样的商品为客户累积财富,用这样的产品锁定长期收益率,为客户带来终身的收益,持续的资产增值,市场上有没有哪个基金今天就预测明年的收益率,能不能保证5年以后的收益率?监管机构不允许,也没有办法做到,但是现金价值人寿保险,它的现金价值是用。

    2018-7-15 14:53:00

  • 场内嘉宾:

    保险是有经纪人协助客户在市场上选的,目前我们有两大类产品,一类是年金;另外一个就是现金价值人寿保险,它累积财富,在美国有1200亿的人寿保险,是由企业和银行购买的,银行用人寿保险作为它第一类核心资本,稳定银行业的财务。

    2018-7-15 14:54:00

  • 张小峰:

    他说的我赞同。

    2018-7-15 14:54:50

  • 米院长:

    针对咱们这个主题我认为,第三支柱最要害的有三个问题,一个就是关于第三支柱的缴费人口,人口的精算,我们不能简单的说4亿,肯定50后也算在里面,大概从60到73,大概从72到85,整个人口大概有5亿,这5亿人中农民工和低收入者占的比重非常大的,我们乐观的估计这5亿人口40%是我们的缴费人口,也就是2亿,这是第一点。

    2018-7-15 14:56:00

  • 米院长:

    关于和第一支柱的关联性,如何进行论证?如何说服我们相关的财政官员,不在这儿赘述了,同意各位学者的观点,讲的很好。但是在操作的过程当中,让国家主管部门觉得是可持续的,而且对第一支柱没有影响的,对第一支柱不仅没有影响,而且促进了他。这是第二点。

    2018-7-15 14:57:00

  • 米院长:

    最后一点,特朗普对我们中国发起贸易战的情况下,巴西紧跟着美国,对巴西的大豆也涨价了,恰恰对我们投资农业生产,特别是订单农业,这次在南疆看到我们茅台酒厂的原料地,一亩高粱净收2千,10万亩就是2个亿。现在我们的红枣、苹果都很低,从关东一直往西都在种植,大量的土地,其实非常的可惜,如果能够对农业的产业结构进行调整,这个收益会非常大的。其实我们基金公司可以考虑更大的,我做养老金这么当年,我始终认为我们的国家领导人,我们的政府领导非常聪明的,在很多方面,比如说高速公路,地下官网等等都赚很多钱,但是没有我们养老金的声音,我们国家电力系统每年都要向银行借很多钱,收益都很高的,但是都没有我们养老金的。谢谢。

    2018-7-15 14:59:00

  • 姚余栋:

    谢谢米院长,各位浓缩一下第三支柱难点与问题各说一个,一人一分钟。

    2018-7-15 15:00:00

  • 张小峰:

    第三支柱应该是出台以后开了好头,我觉得后面接着一定要连续的政策配套出来,否则的话就会变成我刚才讲的,个税的调整,政策的效益,我们的税延出来,针对另外一个群体税优出来,无论是从公平来说也是覆盖了,对我们参与者来说我们有更多的目标客户,去销售也好,卖也好,买也好,能够真正的铺开。

    2018-7-15 15:01:00

  • 董登新:

    怎么样加速加快个人养老的意识,我们尽可能丰富一下。

    2018-7-15 15:02:00

  • 胡继晔:

    把第三支柱相关的政策,尤其是法规进行完善。其次就是产品近期推出,目标基金尽快推出,能够尽快落地。

    2018-7-15 15:03:00

  • 黄王慈明:

    第一就是监管方面有一个顶层的设计,不能给不同的监管机构或者是行业有不同的标准,肯定要有一个机构来牵头。第二,我很同意董教授讲的公共平台,对以后市场进入很重要,因为我们经历10几年的痛苦经验,开头不好以后很难。

    2018-7-15 15:04:00

  • 姚余栋:

    同意,4位嘉宾,还有我们的米院长做了很精彩的发言,刚才还有几位领导嘉宾的回应,今天的主题关于第三支柱的理论问题探讨非常重要,我之前以为很多形成共识了呢,现在看来还远远没有形成共识,第三支柱的问题、难点,税收的影响,投资者教育,顶层设计,账户问题,产品能不能挣钱,而且跟房地产的投资是怎么样的平衡,还有实际操作的问题,个税怎么处理的问题,有太多的问题。但是有一点我相信,这样的圆桌特别重要,站在历史的关键时刻,当历史发生时我们在现场,我们今天多做一些努力,哪怕一点点努力就能够使第三支柱设计的更好一点,我们就能够总结国外内甚至上百年的经验,让中国的第三支柱养老有一个跨越式的飞跃。谢谢大家!

    2018-7-15 15:06:00

  • 主持人:

    我发现这次的主题特别引起大家的共鸣,说句实在话学术的讨论应该是无尽界的,是为了我们未来生活的更好,让我们的国家更加富裕,很多老师和同学都说这样的话题内容都很好,希望有更多的时间进行交流。

    2018-7-15 15:07:00